“雙11”已經提前透支了消費者的錢包,瘋狂網購的后遺癥還未消散,“雙12”又殺到。然而競爭當前,各家電商仍然全情投入狂歡,市場一片混戰。自12月開始,眾多電商已經紛紛推出活動搶跑“雙12”,淘寶推出“1212年終盛典”,蘇寧易購有“為愛提前購”,易迅網推出“雙12”特惠,國美在線叫響“夜總惠”,京東捧紅了“1212感恩鉅惠”。“雙12”作為全年壓軸的網購狂歡節日進入最后沖刺階段。南都記者留意到,今年“雙12”最明顯的一個改變是手機購物時代正在悄然拉開大幕,各家不再停留在營銷手段的創新,而更著力于移動端的圈地與練兵,各家都在想著怎么把用戶往自己的移動端上趕。
借微信入口易迅叫板唯品會
2013年國內電商行業的最后一 場 大 戰 — ——“雙12”的戰幕已經拉開。隨著“雙12”的臨近,各大電商企業的策略也一一浮出水面。借助微信電商,在今年雙十一期間火了一把的易迅,將在今年“雙12”來臨之際,聯手順豐速運、微信和Q Q網購,推出“易迅+”的戰略合作,全面升級用戶體驗,力求在區域覆蓋、物流體驗、移動電商和品類擴張上取得突破。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與微信的合作。易迅網高級副總裁潘彪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雙12”期間易迅微信“精選商品”賣場將再度升級為微信商城。
全新的微信商城,將在原有每天15款精選商品的基礎上新增“一日一品”、“品牌特賣”、“禮品店”等不同細分購物頻道。據潘彪介紹,“品牌特賣”即為閃購模式。這也意味著,該模式將直接叫板唯品會的商業模式。
此次“雙12”期間,易迅與開放平臺Q Q網購合作的面向服裝等新拓展品類的“品牌特賣”頻道將出現在微信“雙12”賣場上,其目的是讓消費者在移動端也能選擇更多、更優價格的品牌特賣頻道。
“品牌特賣”的商品主要來自PC端的“名品會”,這是騰訊電商自營平臺易迅和開放平臺Q Q網購第一次全面融合的項目,也被稱作騰訊電商唯品會模式。
但如果做特賣模式,唯品會將是繞不過的競爭對手,由于它和很多品牌商簽訂了排他協議,也讓其他電商短時間內難以追趕。對此,潘彪認為,一方面易迅到達目標用戶精準度相對較好,可以根據數據的優勢,去對接品牌和目標用戶。“從服飾來說,品牌過多,很難讓一個消費者真的只忠誠一個品牌,其他公司就算想要一些排他協議,也簽不完。”其次,騰訊流量非常適合做品牌特賣。“騰訊流量是激發式流量,因為能夠定點向一個群眾推送。當有足夠好商品,同時又是聚集式推廣,效益一下會起來。”
據悉,易迅網將力爭在“雙12”當天沖擊8億元訂單金額、100萬訂單量的全新目標。“從歷史數據看,‘雙11’和‘雙12’會是最高峰,第二天會達到第二高。今年‘雙12’促銷期是9到13號,目標是做15億元左右。”
移動端練兵戰
除了獲取銷售額,相對于“雙11”這種的銷售額大戰,“雙12”更大的意義在于各家在移動端的圈地與練兵。
南都記者觀察到,相對于微信已經建立的移動端入口優勢,淘寶也在力求用各種手段吸引用戶到手機端上。今年新一輪關于“雙12”的現金紅包,大部分放在手機淘寶上發放,其中搖一搖抽紅包、手指刮卡等都需要用手機完成,此外還有一系列手機上的專有秒殺商品。
最新的消息顯示,淘寶花費近3600萬元購買12月12日開獎那期雙色球彩票的所有投注組合,并將于當天零點,通過手機淘寶免費發放給用戶。淘寶方面預計,此次彩票活動會有110多萬人中獎,業內人士預計下載淘寶客戶端的用戶數量在12月12日前將會快速增長。
“這是一場切膚之痛的變革和革命,我們必須馬上行動。”一個多月前,阿里巴巴集團C E O陸兆禧在“A LL IN無線”內部動員大會上,確立了公司“無線優先”的策略,同時確定了手機淘寶、來往等無線端產品優先的方向。從目前1212年終盛典的公開信息來看,所有計劃、資源、產品創新、用戶激勵,全都指向手機淘寶所在的這塊小小的屏幕。
阿里巴巴無線事業部總監尚文向南都記者表示,“手機屏幕只有這么大,就算全部塞滿商品或廣告,能推薦的也只有那么幾個。為此在手機淘寶上,我們將通過全新的推薦和定閱方式幫助商家召回老客戶,同時也幫助用戶獲取自己收藏、購買過的商家的優惠信息。”
“雙12”期間,手機淘寶客戶端的公眾賬號平臺———微淘將成為連接商家與消費者的橋梁。通過微淘,用戶可以發現商家最新的商品資訊和優惠信息,還可以隨時互動。而商家也可通過該平臺為老客戶和粉絲設置微淘“粉絲專享價”等。
有賣家向南都記者表示,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崛起引發了阿里、騰訊兩大巨頭的瘋狂掐架,馬云、馬化騰“二馬”爭奪移動互聯網市場的火藥味要格外重一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阿里在電商后臺店鋪的管理和前段的產品營銷比騰訊有優勢,騰訊微信則是移動端的巨大入口且有精準營銷的優勢,“雙12”更大的意義在于雙方在移動端的圈地。
阿里、騰訊瘋狂掐架,有啥看點?
2013年,以微信為平臺、財付通為開路先鋒,在電商領域一直被阿里壓著的騰訊,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機會。“雙11”那天,由易迅網運營的微信賣場首次試水,推出新小米盒子等爆款商品的微信專享價格,小試牛刀就破了8萬單的訂單量。和阿里系350億元的交易額相比,這個數字固然是小巫見大巫,不足一提。但不可否認的是,移動互聯網市場發展帶來的移動電商崛起,正在讓那些刷手機的“碎片時間”爆發出大能量。
于是,在熱熱鬧鬧營銷的同時,和“雙11”相比,“雙12”的電商再戰玩的更像是移動電商的實力比拼,而在此背后則是阿里、騰訊國內兩大巨頭的瘋狂掐架。為了把用戶往自己的移動端上趕,阿里想了很多辦法,先是以“紅包”打頭陣,1212派發總額3億元的現金紅包。同時花費3600萬元買下的12月12日雙色球彩票所有組合,贈送給淘寶的手機用戶。
眼下,阿里在其內容和產品全面撤出微信后,正試圖通過其控股的公司業務全面殺入無線領域,以制衡微信的發展。相對而言,阿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對手騰訊倒有點四兩撥千斤的架勢,繼續沿用微信+電商的模式對抗阿里,“雙12”僅宣布將易迅微信“精選商品”賣場再度升級為微信商城。一招以小搏大,先放出挑戰江湖大哥的氣魄,至于結果那是后話。
定眼一看,“二馬”之間的對抗其實頗有意思,比方說馬化騰就只好“微信”這一招,而馬云則動不動就要用全阿里集團的力量,源源不斷地出招。無論如何,移動互聯2倍于PC互聯網用戶的群體數量,已經預示著移動電商爆發式增長的可能性。于是,借了“移動電商”這個東風,從來都是靠邊站,無聲勝有聲的“寂寞”“雙12”,也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年度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