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電子商務還有“稅收“!

電子商務還有“稅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16 10:19  瀏覽次數:25
  中國電子商務剛發展起來,網絡零售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3%,許多人已主張收稅了。
 

美國電子商務占比更高,達到7%,卻年復一年地緩征稅。美國人不怕稅收流失嗎?美國有本書,叫《權利的成本:為什么自由依賴于稅》。難道美國在如此大的問題上算錯了賬嗎?美國人確實有時會算錯賬,但在這件事上,不像算錯了賬。
  問題可能出在測評電子商務的方法上。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在計算電子商務的產出時,有一筆相當大的賬被算漏了。電子商務中出現未被觀測的價值,這個價值大到足以抵消稅收的價值。這時對電子商務收稅來說,實際可能表現為“少就是多”。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讓我們扯遠一點。
  在工業化初起的時候,當時的地主階級也算漏了工業化獨有的價值,就像今天工業化經濟學家算漏信息化的價值一樣。當時代言地主的人與代言資本家的人,有一場有趣的爭論。爭論的問題是:木材加工成桌子,價值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資本家的代言人認為,價值增加了,因為加工創造價值;地主的代言人卻認為,價值減少了,因為加工看不見摸不著,而原來一大堆木材變成桌子后,體積的減少是顯而易見的。
  今天看起來,地主代言人的說法像是一個笑話。但五十步笑百步的是,今天主張對電子商務課以重稅的人,將來看起來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支持電子商務的人會說,電子商務創造了分享的價值;但傳統工業化愛好者卻會說,分享是虛擬的,看不見摸不著,因此不具有價值。
  我們來算算固定資產分享的價值。電子商務平臺給店主免費提供網店平臺和開發工具,是在分享固定資產。當然,這種分享是通過拷貝進行的,復制一套網店與復制1700萬套,成本沒什么差別。我們算筆賬:到2020年,預計城鎮人口年均增長1700萬左右。按照人均30萬元左右計算,配置就業所需投資規模,未來8~10年每年大體需要新增5萬億元固定資產投入。如果固定資產投入通過拷貝實現,其中需要由稅收支持的公共產品投入,就可以大大節省,等于無形增加了稅收,并把這種稅收用到了該用的地方。
  我們再算算電子商務給農民創造的未被觀測的價值。農民從事電子商務,首先免了轉崗培訓費。一位叫孫寒的農民,從事電子商務賺了錢,本來想保密,但親戚來串門,“培訓”在半小時內就完成了。而全村幾乎家家都有親戚關系,這種以小世界網絡的結構、自組織的形式、零成本的價格迅速推廣的“培訓”,不用國家掏一分錢,但足以抵掉國家為就業培訓轉移支付的人力資本費用。
  所有這些“漏算”,都可以歸結到同一個算法的漏洞上:電子商務平臺在維護自身運行的同時,向社會提供了足以沖抵稅收的外部性、公共產品。以往的公共產品本來應該是由稅收支出提供的。現在既然由電子商務提供了,按理就不應再向電商平臺收。再收不僅不能提高實際稅收,反而相當于降低了稅收,因為國家要花更多的錢去做同樣的事。
  電子商務提供外部性與實體經濟提供外部性,不同在于電子商務是通過復制和分享提供的,這與修建大橋、提供國家安全等公共產品有本質的不同。彌補算法漏洞的關鍵是,要把財產可復制,與財產不復制,區分計算。
  這樣看來,美國人對電子商務緩征稅,不是因為傻,而是因為精。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