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騰訊入股京東:來者有意受者無情

騰訊入股京東:來者有意受者無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1-08 13:24  瀏覽次數:31
  有消息稱,騰訊因為易迅增長緩慢,有意入股京東,希望在電商行業里強強聯手對抗阿里帝國。
  不過,這個說法應當只能證明騰訊一廂情愿的落花有意,不過京東大概只能流水無情的表示矜持了,因為他們現在年滿心都撲在“柔化”品牌的建設上,恐怕無暇接納騰訊的聯姻請求。
  這個得從2013年最后一天的事兒說起。
  當內部郵件逐漸淪為市場宣傳的手段,各大互聯網公司也開始在文案內容上費盡心機的雕琢,既要夾帶一些所謂的干貨用以不負“內部”之名,又要體現出公司希望傳遞給公眾看到的某些動作,博得有限的注意和掌聲。
  相比通稿,媒體顯然更加待見內部郵件這種形式,除了作為新聞標題可以帶來更多的流量之外,其蘊藏的風向也有著咀嚼和議論的意義。
  2013年12月31日,京東集團副總裁兼開放平臺總經理蕢鶯春面向POP部門的一封內部郵件曝光,稱“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用自己無處安放的青春一起做了幾件大事,1、開放,2、規則,3、柔化,4、品類協同效應,5、試錯,6、服務意識”。
  其中,“柔化”是一個標桿性的定調。
  我在《京東的“青春”激情燃燒》一文中簡單提過,因為在品類擴張上需要滲透到服飾、美妝、生活等行業,而這些行業的消費者多以女性為主,所以京東正在使勁洗刷自己固有的工業味道,通過設置女性購物專區來改變“陽盛陰衰”的用戶結構。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京東接連上線了“青春”頻道——類聚劃算的單品精選平臺、“搭配購”頻道——類蘑菇街的個性導購平臺、“喜歡秀”頻道——類Pinterest的瀑布流圖片社區,而且還要即將推出一個名為“紅”的品牌特賣頻道,類型與唯品會極為相近。
  聚劃算、蘑菇街、Pinterest、唯品會……無一例外,全是當下互聯網中女性用戶扎堆的主流產品,京東簡直就像著了魔一樣的不斷在內部迭代試驗子頻道,再用2.2億的日均訪問量去檢驗結果。
  阿里巴巴副總裁張宇(語嫣)在大概2009年的時候,有過一次分享,她說淘寶的頁面,從一開始就是根據女性的審美去做的,包括淘寶的廣告都有很強烈的女性化的痕跡,因為女性用戶雖然在占比上略微低于男性用戶,但是她們在互聯網上所體現出來了“力量”,卻讓阿里巴巴十分重視,這個“力量”,一方面指女性對商品口碑的特有貢獻,會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為網站帶來很多新增用戶,另一方面則是女性的購物思維偏重于“逛”,而不像男性用戶在購物時貪圖直接快速的找到“解決方案”,所以女性用戶的訪問黏度極高,形成多次銷售的機會也更多。
  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很早就開始通過收購來調整用戶性別的平衡杠桿,時尚購物網站Endless、奢侈品電商網站Shopbop、尿布及嬰兒用品零售商Quidsi都在2005年之后相繼成為亞馬遜的囊中之物,經過數次整合,亞馬遜也創建了旗下的一系列女性垂直站點,并與主站形成流量互通和品牌共振。
  更重要的是,女性通常扮演做出消費決策的角色,《經濟學人》甚至曾經發明過一個新的詞匯“女性經濟”來表明女性對商業世界的征服。對京東而言,“柔化”成了長期偏科之后的必要補課——當然,偏科并不意味著京東的歷史軌跡建立在錯誤的發展觀上,而是一個以男性商品起家的電子商務平臺,需要在擴建成全品類的電子商務社區的時候,去重新思考如何打動那些曾經被它忽略的女性用戶。
  2011年的時候,劉強東去美國硅谷,特意在Google總部見到了當時還沒有被挖到雅虎的硅谷女強人瑪麗莎?梅耶爾,后者正在Google除了兩名極客創始人之外的象征人物,以極高的出鏡率平衡Google過于科技而缺乏性情的品牌。過了半年,劉強東從美銀美林投資銀行撬來蕢鶯春做京東的副總裁,并說“絕大部分的零售平臺,男性用戶超過50%永遠是要虧錢的”,從那時開始,京東的“柔化”志向大概就已啟動。
  現在,蕢鶯春說得也很坦白:“只有柔化了的形象,從頁面到姿態,才可以承載柔美的衣裝、美妝、家裝、食材。”
  站在這個角度,攜仍以3C商品為主營業務的易迅而來的騰訊,對京東而言只能算作背道而馳的負資產,易迅加京東也不僅不能達到1+1>2的結果,反而是在相互拖累。
  據可靠消息,京東在“柔化”的應用選擇上,閃購模式將是重要的一塊拼圖,因為“爆款”商品對平臺、對供應商、對消費者的利益總值是相對最高的,京東需要做大入口流量,供應商需要處理庫存和尾貨,消費者需要找到具有高購買動機的商品,當女性用戶占比高達75%的唯品會能夠在平衡了三種需求之后順利上市并在一年之內股價番了近四倍,京東也打起了復制吸收再創造的心思,因為相比大多數閃購網站在供應鏈上的短板,京東認為自己能夠提供從上新到清庫的全流程解決方案,一款商品,可以先在“青春”頻道露個臉,再導入“搭配購”組個團,賣得差不多了再轉入“紅”頻道甩凈尾貨,享受多層流量的同時,降低商品的滯銷風險。
  理想固然豐滿,現實是否骨感,就不得而之了。
  京東的難題在于,與淘寶當年攻入女性用戶市場時的增量環境不同,中國的互聯網普及速度早已開始下降,女性用戶市場的增量已經十分有限,多數已被淘寶、天貓、唯品會、聚美優品、樂蜂網等平臺瓜分,如果不能擺脫同質化、拿出差異化的服務和設計,這些女性用戶可能不愿輕易支付遷徙成本,將京東納入到“線上逛街”的范圍里。
  所以,京東還得慢慢思考,閃購也好,導購也好,你的殺招在哪兒——比如,專供京東的PRADA限量版定制品?
  總而言之,很多時候“解鈴仍需系鈴人”,“用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的幻想,京東已經放棄了,騰訊也到了需要好好琢磨的時候了。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