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上市地點終于塵埃落定。昨天(3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已啟動該公司的上市事宜,首次公開募股地點(IPO)確定為美國。公司稱,這一決定將促使公司更加透明、國際化,進一步實現阿里巴巴的長期愿景和理想。“如果未來條件允許,將積極參與回歸國內資本市場,與國內投資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長。”
這意味著阿里已經放棄赴港上市。不過,阿里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并未透露目前具體進展,也未告知到底是在納斯達克交易所還是在紐交所掛牌。
在業內看來,這一選擇可謂是“等不起”的選擇。如果阿里不在2015年完成上市,將無法回購雅虎所持的股權。另外,從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發展與外界面臨的挑戰來看,阿里上市已經成為馬云當下最迫切的事情。“新浪微博便是一個最好的案例,失去了最好的上市時機,在互聯網業內地位將變得很被動。”
融資或超150億美元
據悉,阿里承銷商為瑞信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其最早將于本月提交上市申請,并于4月在美國上市。
? 報道稱,阿里此輪IPO將融資額超過150億美元,雅虎和其他現有股東將在IPO中出售股票。這一交易將成為美國資本市場今年最受關注的一筆。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表示,根據上市前的一些原始股交易數據來看,市場對阿里巴巴的整體估值大概在1400億到1600億美元上下。“這個數值扣掉了一些中介費用和利潤分成,所以市場上預計的差不多。”
2013年開始,市場便一直傳聞阿里欲赴港上市,但這一過程并不順利,期間經歷了多次坎坷。業界認為,最關鍵的阻礙是阿里的合伙人制度。
去年9月,雙方會談破裂,進入僵持狀態,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呼吁監管機構改變上市規則以留住阿里。盡管香港方面表示可能采用公眾咨詢制度確定是否接受阿里的規則,但是直到近日,也并未有實質性進展。
“如果針對阿里搞特殊,那將會對整個香港證券交易市場的法治體系造成威脅。”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但如果想要修訂上市規則,是需要漫長的審批時間的。”還有消息稱,阿里當時已經與港交所達成了協議,但最終未能說服香港證監會修改上市規則。
無論如何,留給阿里的時間已經不多。港交所的一成不變,最終讓阿里選擇了赴美上市。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董事長蔡崇信此前無奈表示,盡管港交所是阿里上市的首選地,但阿里不會為此調整合伙人制度,未來將會考慮港交所之外的上市地點。
去年10月,阿里收到來自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的書面確認,表示他們將允許阿里發行兩種擁有不同表決權的股票。彼時,這一消息被外界認為阿里巴巴在向港交所施壓,但知情人士稱,阿里從那時起就已經開始制定赴美上市的計劃。
據悉,阿里計劃最早于4月赴美提交IPO的申請。目前,該公司正與紐約盛信律師事務所(SimpsonThacher&BartlettLLP)合作,商談赴美IPO事宜。前述阿里內部人士透露,赴美上市將更加有利于阿里巴巴國際化發展,且未來會有更多走出去的業務或并購。
美國投資公司B.Riley&Co分析師薩米特·辛哈(SameetSinha)認為,阿里決定在美國上市對該公司和美國投資者都有利。“這為投資者提供了又一只大市值股,又一家可供投資的高品質企業。如果公司想讓自己的股票被廣泛持有,美國市場或許是最理想的地方。”
對此,港交所相關人士回應稱,每家公司選擇適合自己的上市地是自己的安排,其實這宗上市涉及上市規則的修改,不是港交所自己可以決定的。
搶先于京東上市
在業界看來,真正讓阿里感覺等不起的是騰訊微信的崛起,以及不久前騰訊與京東的結盟。在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這兩大核心領域,阿里未來都將面臨更大挑戰。
去年除夕,京東商城突擊宣布赴美上市,但因為承銷商路演情況并不理想,上市一度受阻。為了提高企業估值,強如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也不得不引入騰訊作為幕后股東。此前,騰訊宣布戰略入股京東,并向京東提供微信和手機QQ客戶端的一級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臺的支持,而雙方也將在在線支付服務方面進行合作。
不難看出,騰訊最大的籌碼依然是微信在移動互聯網的入口。未來,京東所有的交易均可與微信支付形成強大的閉環。騰訊也為自己的微信支付創造了有利的支付場景。微信、電商、支付這一系列的環節足以完善騰訊O2O在現階段的不足。
業內人士分析,同樣將電子商務作為核心的京東商城如果搶先一步上市,阿里估值會受到影響。可以說,內在的時間迫切與外在的競爭影響,促使阿里選擇赴美上市。不過,如果阿里搶先于京東上市,后者估值將大打折扣。
記者查閱雅虎歷年財報發現,阿里從2010年開始,收入與毛利進入高速增長。2012年,阿里平均每個季度收入增速都超過了50%,甚至有時候高達80%。如果增速持續,到2015年,阿里將超越騰訊,成為國內營收最高的互聯網公司。
此外,從2012年第四季度開始,阿里凈利潤超越騰訊,成為中國互聯網最賺錢的公司。尤其是在去年第三季度,其營收為17.8億美元,同比增51%;凈利潤為8億美元。
良好的業績表現,也是阿里赴美上市的重要契機。分析認為,因為有了阿里的上市預期,京東的估值比以前的200億美元有所下降。艾瑞咨詢分析師徐昊認為,阿里之前已經考慮去美國,現在又要去的原因主要是近期中概股行情不錯。
或通過融資進行并購
根據預測,此次阿里IPO募集資金或許將會超過150億美元。今年1月29日,高盛在研報中稱對阿里巴巴的估值為1500億美元。業內保守估計,該公司的市場估值會超過1300億美金,該宗IPO也將成為美國最大規模的IPO案例。
前述不愿具名投行人士表示,上市無非三種考量,融資、品牌溢價、穩定的籌資通道,而阿里上市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融資和獲得籌資通道,未來可以展開大規模的投資并購。
今年以來,阿里圍繞 “云+端”戰略布局,在資本市場的動作不斷,1.7億美元投資中信21世紀、11億美元并購高德、62億港元入股文化中國、數千萬美元投資佰程旅行網以及未來繼續增持新浪微博等等。
阿里通過投資并購的手段不斷延伸自己的產業鏈,不斷完善自己的布局。“說實在的,阿里最好的上市時機應該是去年下半年,今年上半年遭遇了騰訊的巨大壓力。現在應該是阿里需要資金的時候,它需要通過融資來大幅收購,補齊移動互聯網的短板。”
而對于廣遭詬病的淘寶知識產權問題是否會引起投資者訴訟,張毅認為這都不是問題。“阿里是可以控制這一問題的。另外,對投資者來說,最看重的還是公司的前景與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