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基于微信的“社交紅利”是根本不存在的。微信過于封閉,基于熟人的詐騙有可乘之機。微信力在打造基于整個微信的閉環系統,賺社交的錢,也在慢慢改變用戶習慣取短信以及通訊錄而代之。微信自身制度缺乏,無處罰制度。
鐵哥有位朋友,號稱是營銷界的王大拿,喜愛與朋友們分享他的營銷理念,最近半年一直將“社交紅利”掛在嘴邊。凡事必提“社交紅利”。
鐵哥也曾經參加過仁兄舉辦的“社交紅利”分享會,終于明白了他心目中“社交紅利”到底為何物,基本就是各種信息在朋友圈中輪番轟炸,尋找關鍵人物進行轉發……鐵哥雖然不是關鍵人物但也接到過這位仁兄的轉發要求,但對于要轉發內容真是不敢茍同始終沒轉發,幾次之后也未再找我,估計拉黑我了。
今年的315晚會上微信朋友圈成為新型詐騙渠道引起了不小反響。不知道該仁兄作何感想?但鐵哥認為“社交紅利”以及如何運用社交渠道做好有效營銷有了新的看法。
首先,目前來看基于微信的“社交紅利”是根本不存在的。社交本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即社交必須建立在真實亦或是虛擬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也就是建立在互相認同以及熟悉的基礎之上的。既是交流溝通,硬塞營銷必然引起用戶反感。對鐵哥而言,朋友圈是自己與朋友交流的一片凈土,通過朋友圈可以比較清楚了解朋友之間的所為所思,但如果看到有朋友利用朋友圈進行營銷征婚基本會拉黑或屏蔽從不留情。對于中國絕大互聯網產品而言,最大的對手并非競爭對手,而是營銷。看看被營銷搞垮的新浪微博吧,那些營銷大號,明星發廣告的,無一不在影響我們的用戶體驗。
其二,微信過于封閉,基于熟人的詐騙有可乘之機。微信力在打造基于整個微信的閉環系統,賺社交的錢,也在慢慢改變用戶習慣取短信以及通訊錄而代之。基于此,在微信中用戶的防備心自然會放低,很容易相信微信中的信息。這也是微信天然的風險性。
其三,微信自身制度缺乏,無處罰制度。315之前微信平臺集中處理了一批公眾賬號以及朋友圈大號,處理依據統一為“用戶舉報”。鐵哥不知道到底哪些用戶舉報也不知道舉報是哪些哪些方面?由目前來看,微信自身已經看出朋友圈以及公眾賬號的營銷已經泛濫,到了必須整治的時候。但用戶的手段以及平臺尚處于發展階段,一直無具體管理辦法。
時刻處于發現問題就直接封刪的階段,而對于用戶來說究竟哪些是雷池,哪些是許可地帶一直是模糊的。之前有傳言說微信官方對于萬人以上的朋友圈大號采取集中刪除,到底是內容不允許還是官方明確表示朋友圈不得營銷還是朋友數量超過限額必須封,我們都不得而知。總之在管理方面,微信始終沒有給用戶清晰的管理辦法,只有“解釋權歸微信官方所有”籠統概括。法不明則政不清,微信朋友圈以及營銷大號橫行微信官方難逃其咎。
鐵哥反感所謂營銷專家以及營銷公司無孔不入的營銷行為。對于用戶來說,要清楚知道何為廣告,何為營銷。電視廣告的進步就是無論你的廣告片拍的多么感人、手段多么高明,旁邊都要注明“廣告”。而網絡營銷在多年的野蠻生長中,一直以“潤物細無聲”為驕傲,即讓用戶在神鬼不知情況下接受企業信息。
如節目中所展示,利用微信的信任感,編造愛心故事以欺騙消費者。如此套路我們是不是經常在朋友圈中看到,鐵哥層見過某營銷人士,大言不慚說“這叫情感營銷”。簡單說是營銷公關,嚴重講就是對用戶的忽悠與欺騙。在網絡營銷以及所謂的社會化媒體的傳播中,用戶首先無法判別看到的信息究竟是廣告還是真實信息。如果用戶錯將夸張信息信以為真,那其實就是對用戶的不尊重與欺騙。網絡營銷人可以捫心自問,你們營銷宣傳的方式真的對用戶負責任嗎?
而由此基于微信的也好微博也罷的所謂的社會化媒體營銷只是營銷人自娛自樂的意淫工具而已。對于用戶,里面充滿了陷阱欺騙與漠視,稍不留神就有被騙可能。在此鐵哥倡議營銷公司在營銷時候能不能以特定方法讓提醒用戶這是營銷,讓用戶以看營銷的心態更真實的接受產品,而消費者在面對微信信息尤其要掏你錢包的信息時候一定要小心。
同時也提醒微信小心了,沒制度規范真的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