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阿里“赴美上市”面臨的四大法律風險

阿里“赴美上市”面臨的四大法律風險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27 09:05  瀏覽次數:60
  阿里自身的業務漏洞太多,不管是“被逼”上市,還是什么原因,阿里匆忙間將自己置身于透明、公開的環境中,接受審度,要處理和面對的絆腳石絕不會比“合伙人制度”問題的突破簡單多少。創造一個美國乃至全球科技公司最大規模的IPO案例,阿里仍然任重道遠。
阿里“赴美上市”面臨的三大法律風險
  隨著阿里集團的“Avatar”計劃泄露,阿里赴美上市的消息不脛而走。一直爭論不休的合伙人制度的長跑也算是塵埃落定了,阿里“棄港投美”,這也是美國允許AB股權,讓創始人掌握公司決策權的優勢。不過,一切希望都帶著注釋,選擇赴美上市,阿里并不能就此洗白,一步登天,而是不得不直面慘淡的過去。
 
  1.萬能的淘寶,侵權的假貨,集體的訴訟
 
  阿里旗下“萬能的淘寶”里,次貨當正品賣,假貨當真品賣。這是淘寶C2C模式面臨最大的問題之一。阿里選擇到美上市可能為此要面臨很大的訴訟風險。
 
  根據美國1974貿易法案的“301條款”,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每年需要準備一份“特殊301報告”。根據今年2月1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出臺的2013年全球“惡名市 場”報告,中國被列為最大假貨實體市場。
 
  根據1974貿易法案,年度報告必須將那些無法提供足夠知識產權保護的國家列入一個叫做“亟待處理外國名單”,一旦列入這個清單,美國將對其采取制裁措施。在講誠信的基督教國度,美國的資本市場恐怕很難會對阿里網開一面。尤其是在2011年的支付寶事件之后,美國投資者對阿里的態度還是有所保留。
 
  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說,名單上的惡名市場因為侵犯知識產權,不僅傷害美國商業和影響美國人民的就業機會,連帶其他尊重知識產權的經濟體也深受其害。弗羅曼很好地說明了,美國極度注重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因。
 
  今年的“3·15”晚會,“激光筆”和“魚肝油”被點名。晚會后,這兩個單品在淘寶網上瞬間“消失”。而如果阿里在集體訴訟文化悠久的美國上市后,淘寶恐怕就不會這么走運,取代專門辦個晚會高調提醒的會是默默取證,高調起訴。在美國,股東可以在上市公司立場起訴高管。淘寶赴美上市,是不是將會成為“刀俎”下的“魚肉”?
 
  想來,阿里也很清楚自己的斤兩,所以在已披露的公告中提到“未來條件允許,我們將積極參與回歸國內資本市場”,可以說是阿里為自己布局的斷后之舉。
 
  2.支付風險也來添堵
 
  3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下達“意見的函”,要求杭州支付結算司“立即暫停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虛擬信用卡有關業務”。這個重磅炸彈一投出來,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關于“暫停”的總體原因,是為了保障客戶利益,防止支付風險。隨后,央視一則晚間新聞:手機丟了,支付寶還安全嗎?再次劍指支付寶安全問題。
 
  支付寶條碼支付的本質,就是借助條碼技術將線下刷卡支付轉換為線上交易,把低風險交易轉為高風險交易。沒有建立客戶身份識別、交易記錄保存和可以交易分析報告機制,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洗錢等違法活動提供創造條件。從日常監測來看,支付風險問題日益嚴重,一旦發生風險,還無法追查。
 
  阿里作為O2O行業領頭老大,赴美上市后,支付寶安全問題無疑會成其估值的消極影響。美國監管層會對支付安全有怎樣的監管,恐怕也是阿里不得不撓頭的問題。
 
  3.支付寶事件,遠遠沒有結束
 
  阿里“教皇”馬云曾在某年股東大會中說道支付寶之于淘寶,之于阿里的關系:“假如支付寶不合法,淘寶就癱瘓,淘寶和支付寶癱瘓,阿里巴巴如何成長?”可見,支付寶在淘寶、在整個阿里集團中的江湖地位。
 
  在中國被神話的馬云,在2011年的支付寶事件,這次破壞“契約原則”的做法之后,成了媒體和華爾街投資者等群體的討伐對象,千夫所指。甚至有媒體直言“阿里集團在美國已經信譽掃地”。華爾街著名的基金管理人詹姆斯·查諾斯甚至揚言,“最新投資建議就是做空在紐約上市的中國股票。”
 
  就在支付寶事件引起的震動還沒有平穩之后半年多,阿里B2B公司在港交所以發行價退市,不少小股東遭受損失。此舉又引發了香港資本界的抵觸。之后,阿里與雅虎簽訂一份協議:阿里將以76億美元回購雅虎手中20%阿里股份。并且,阿里巴巴集團有權在IPO之際回購雅虎持有的剩余股份中的50%。
 
  阿里今年赴美IPO,按照協議,完成合格的IPO,回購約定即可生效。對阿里來說,完成協議要求的“合格IPO”,并不難。但在經過支付寶事件以及港交所退市之后,阿里即使在美上市,投資人、股東等的疑慮并就此打住。要建立對一個人信任,需要做很多努力,而摧毀一個人的信任,有時只需要一個動作。阿里的誠信問題,恐怕已經成為永遠抹不掉朱砂痣。如果一旦上市成功,雅虎能否配合,是否還會面臨法律訴訟問題。上市后,如果發生侵害小股東權益之舉,阿里恐怕也將訴訟纏身,難以像之前那樣輕易脫身。
 
  4.關聯關系網成的上市“攔路虎”
 
  阿里稱為國內BAT巨頭之一,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其錯綜復雜、系統龐大的阿里關聯公司。根據阿里的會計資料顯示,阿里內部的子公司體系分為9大體系:集團國內公司、集團海外公司、B2B國內公司、B2B海外公司、阿里云、阿里金融、淘寶、支付寶、雅虎,每個體系都下屬8-50家不等的國內外子公司或者關聯公司。其中,淘寶體系下,子公司數量達到18個左右,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浙江天貓網絡有限公司便在其中等。
 
  各個關聯公司之間又存在關聯交易隱患還是拿這里和支付寶說事。阿里和支付寶之間無法完全分清你我。賣家給阿里傭金,阿里向支付寶付手續費,兩家存在密切的數據和業務往來。控制人可以按照需要控制阿里的業務輸入、輸出,必要時還可進行騰挪、轉移。
 
  在各子公司中,幾乎重要業務線,創始人馬云阿里都布局了大量關聯公司。馬云可以隨時不告知股東,對公司的業務或業績進行調整。當年的支付寶事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發生的。還有天貓、淘寶和阿里等的業務都高度相關,應當屬于持續性關聯交易。
 
  美國存在以披露為主的市場機制,其風險披露制度的嚴格,是有目共睹的。根據有關規定,任何有損股東利益的因素都必須披露,包括關聯交易風險,對關聯交易的風險披露則需詳細到為何給出這樣的交易價格。剪不斷,理還亂的阿里,此時選擇赴美上市,可能需要面對比其他上市公司更嚴格的,關于關聯交易的合規審批、披露要求,給阿里的上市之路,加了一只攔路虎。
 
  阿里自身的業務漏洞太多,不管是“被逼”上市,還是什么原因,阿里匆忙間將自己置身于透明、公開的環境中,接受審度,要處理和面對的絆腳石絕不會比“合伙人制度”問題的突破簡單多少。創造一個美國乃至全球科技公司最大規模的IPO案例,阿里仍然任重道遠。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