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九個月,余額寶的用戶數已經超越滬深股市的有效賬戶數。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支付寶本身擁有龐大的客戶資源。在此基礎上,余額寶再以便捷、高收益、低門檻等手段吸引了大量的客戶。至此,余額寶的威力真的不能小覷。
毫無疑問,余額寶的迅速崛起確實引起金融業的震動。而在以人人貸、陸金所、PPmoney等互聯網理財平臺的發力作用下,傳統金融業也遭遇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
余額寶,實質上是加快了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意在打破傳統金融業的長期壟斷,將過去被嚴重扭曲的傳統銀行發展模式修正過來。不過,因傳統銀行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以及強大的信用支持,余額寶們顛覆傳統銀行業的可能性很小。再者,傳統銀行并非罪惡的化身,其對國內的經濟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站在國家戰略層面的角度來看,國家也不允許余額寶革掉銀行的命。
正如管理層強調,對市場主體是“法無禁止即可為”,對地方則是“法無授權不可為”。按照這一思路,余額寶確實對傳統金融業構成了很大的沖擊,但是卻符合了“法無禁止即可為”的思路。
毫無疑問,余額寶的迅速崛起確實引起金融業的震動。而在以人人貸、陸金所、PPmoney等互聯網理財平臺的發力作用下,傳統金融業也遭遇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
有評論認為,余額寶是在革銀行的命。對此,筆者并不認同。
在國內,因長期的利率管制,各種經濟因素對利率的影響極小,進而降低了市場調節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在利率管制的大背景下,傳統銀行的壟斷作用被大大強化。而傳統銀行憑借特殊的照顧,整體的行業利潤率常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態勢。據前期的數據統計,上市銀行的利潤占比全部上市公司的55%!
余額寶,實質上是加快了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意在打破傳統金融業的長期壟斷,將過去被嚴重扭曲的傳統銀行發展模式修正過來。不過,因傳統銀行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以及強大的信用支持,余額寶們顛覆傳統銀行業的可能性很小。再者,傳統銀行并非罪惡的化身,其對國內的經濟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站在國家戰略層面的角度來看,國家也不允許余額寶革掉銀行的命。
股市,作為經濟的晴雨表。在過去的一年,同樣受到了余額寶的沖擊。
余額寶沖擊股市最直接的表現在于助推了存款利率,促使無風險利率的大幅度飆升,最終進一步加劇了股市的流動性危機。
正如前文所述,余額寶用了不足九個月的時間,用戶量就壓倒了擁有24年歷史的滬深股市。對股市來說,確實是一種恥辱。
不過,造成這種局面,罪不在余額寶,而是在于中國股市本身。
長期以來,股市的融資功能被大大強化。10年間,股市融資再融資規模已經達到3.51萬億,同期A股市場的現金分紅僅有2萬億,融資是現金分紅的1.76倍。
近年來,雖然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比例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在紅利稅偏高的基礎上,卻造成一種令人哭笑不得的狀況,即高股息率意味著要征收更多的稅。
當前,更多的股民關心,股票發行注冊制究竟能否成為股市的救命稻草?
過去十年,盡管退市制度被多次修改,但是上市的企業遠比退市的企業要多。于是,就產生出這樣的觀點,即審核機構阻擋了市場的發展步伐,而權力尋租更是加劇了企業造假等行為。對此,部分評論認為,只有市場化改革才能真正解救股市。
雖說股票發行注冊制仍然要對發行人信披的準確率、全面性進行審核,但并不對投資價值和持續盈利能力做出判斷。換言之,即降低企業的準入門檻。
自2001年以來,核準制沿用至今,已有10多年的時間。不過,核準制不僅要充分公開企業的真實狀況,而且還必須符合有關法律和證券管理機關規定的必備條件。同時,還要對發行人是否符合發行條件進行實質性審核??梢?,在核準制的模式下,雖然會造成部分權力尋租的現象,但是會明顯阻擋了一大批不符合資格的擬上市企業。如此一來,因企業上市門檻的抬高,股票濫發現象并不嚴重。相反,在股票發行注冊制的模式下,配合強制退市等機制的不健全,股票濫發現象不可避免。
余額寶把股市毀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余額寶沖擊傳統銀行,主要在于傳統銀行的壟斷特權色彩過于濃厚。余額寶沖擊股市,主要在于股市的吸引力持續下降,長期的投資回報率明顯偏低。與其說余額寶毀了中國股市,倒不如說中國股市毀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