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雙十一”汽車電商大戰中,汽車之家共訂出17776輛汽車,訂購總額達到26.43億元人民幣,汽車之家的統計(依據消費者回傳發票)顯示,最終成交超過1.5萬輛。
汽車之家似乎一戰坐實中國第一汽車電商的位置。
汽車之家CEO秦致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汽車電商與移動端是汽車之家未來發展的兩大戰略任務,這兩大戰略的實施程度,決定了汽車之家未來能跑多久。但“現在我還不能回答我們能跑多久,我們才剛剛開始,或許一年后我可以用數據告訴你”。
進入深度試水階段
2013年12月12日,汽車之家在紐交所正式上市,IPO定價區間從招股書的14~16美元區間,提高到17美元的發行價,最終開盤價30.16美元,市值達31.7億美元。
隨后在接受媒體連線采訪時,秦致表示上市之后汽車之家的業務會隨著用戶行為、喜好的變化而變化,而汽車之家交易平臺的價值將會繼續放大,成長速度也會超過傳統的媒體業務平臺。
進入2014年,汽車之家希望能夠快速找到一條合適的電商之路。在這個過程中,汽車之家制定了諸多的試水方案,但秦致表示,現在這些都是假設方案,需要進行驗證。“2014年汽車之家將在國內多個不同的城市去驗證這些假設方案,采取‘小步慢跑’的模式,爭取用一年的時間完成。”
4月15日,距離“雙十一”活動半年之后,汽車之間再次啟動“4·15馬上有車購車節”活動,但與上次斥資千萬打造的“瘋狂購車節”不同,這次活動帶有明顯的試探痕跡,采用了小范圍精耕細作的方式。首次把中國汽車消費需求旺盛、車企觸網積極的山東、廣東和江蘇三個省份作為本次購車節的深度試水區。
秦致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汽車之家肯定將在全國不同城市中試水一系列的電商模式。“這是基于我們一系列假設的基礎上進行的。汽車之家對于汽車電商有一系列假設,我感覺A方案能夠成立,他感覺B方案能夠成立,或者是C方案……但最后怎么能夠成功的?只能拿自己去試一下。”他說“4·15”就是其中的一個方案,但它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如對于去年“雙十一”的試水,汽車之家就總結了如線上線下信息不對稱,導致消費者提車時庫存不足等問題。
做汽車交易環節中的一環
對于汽車電商的未來,汽車之家副總裁馬剛表示,汽車之家的電商模式必定是O2O的,但線上好做、線下也要好做,關鍵是中間的那個“2”不好做。他說:“通過對廣州、山東、江蘇三省的深度試水,我們將會完善整個購買環節,同時做好線下交易的監管,確保汽車電商能夠走上一個更加規范的軌道,做好線上線下的對接。”
秦致表示,在過去汽車之家利用其媒體屬性和其背后的數據庫支撐,已經成為國內消費者選車的重要基地,體現的是一個媒體屬性,但在未來汽車電商發展中,汽車之家要做汽車交易的其中一環。“至于是哪一部分,我們自己也在嘗試。但我們現在是跟汽車廠家、經銷商合作去把這件事情做成,而不是要革誰的命。”
“大家都在嘗試不同的模式,但我感覺汽車之家贏的可能性更大”。秦致認為,汽車之家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向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因為大部分人都在汽車之家選車,現在增加的是增值服務,而其他傳統電商網站則不能提供選車服務,其他汽車企業或經銷商電商平臺則很難實現客戶的聚集。”
盡管汽車之家的電商平臺還在不斷試水,但這并不會影響汽車之家的整體財務狀況,“電商成本不是血流成河的事情,目前汽車之家的盈利狀況是比較好的。”秦致表示,“O2O我覺得是現實,并不是一個夢想。我想不會是十年之后的事情,其實就是5年時間。”
秦致指出,汽車電商是汽車行業營銷變革的開始,是新的營銷渠道和傳統營銷渠道的融合。“作為汽車電商平臺,我們會繼續深入汽車交易環節,促成交易的最終實現與完成,把銷量當成衡量電商平臺價值的唯一有效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