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外賣O2O為何受巨頭們的喜愛?

外賣O2O為何受巨頭們的喜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07 08:38  瀏覽次數:30
  百度、阿里、騰訊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發力O2O,百度捆綁糯米做團購,阿里靠淘寶導流做淘點點,騰訊最省事,弱化微生活站位大眾點評。
  而在正面戰場硝煙彌漫的時候,O2O的各位巨頭們似乎看上了“外賣”這塊待哺的市場。美團于今年1月宣布發力外賣市場,大眾點評同一時間在上海建起外賣體系小試牛刀,淘點點則在9月正式上線后并入了一支內部的外賣團隊做起送餐,百度則在4月低調上線了外賣頻道同時發布了獨立的外賣App。
  它們為何集體發力?套用一位團購資深人士的話:外賣體量,真心不比團購小。而更重要的原因則在于隨著團購的市場紅利逐漸消解,曾經依靠團購博取O2O市場先機的公司需要尋求新的機遇。
  百度、阿里、大眾點評、美團四位O2O巨頭都已動身了,巴人將從以下三個問題切入,告訴您巨頭們的外賣邏輯:
  問題一:為啥短時間內集體發力外賣市場?
  O2O市場的最大特點是本地化特征明顯,對于餐飲這樣的傳統行業來說,先入為主絕對不是空談。此前,市場上已有了餓了么和到家美食匯等品牌,隨著人們對細分餐飲需求的提高,巨頭們顯然不希望讓這兩個小兄弟完全占領市場,所以,對于百度阿里等巨頭來說,有棗沒棗打一桿子,你做我也做。
  那么對于點評和美團呢?也不難理解,進入2014年我們發現,點評和美團都不怎么提團購了,而是再說Opentable等更新的餐飲O2O概念。事實上,團購紅利在被消耗多年后消費者已有倦怠感,但通過團購的積累起的流量優勢顯然不能這么白白浪費,由此,點評美團決定找與流量類型匹配的業務進行二次發力,以繼續保持自己在O2O領域優勢。
  問題二:它們在怎么做?
  目前涉足外賣市場的幾家產品可以分為兩撥。第一波以百度阿里打頭,模式主要是搭平臺,引入第三方地推團隊,希望借助流量優勢拿下市場。第二波以點評、美團打頭,模式以親力親為,通過收購或原有地推團隊逐步推進外賣計劃。
  模式一:搭臺子,拉伙伴。巨頭們是懶惰的,在騰訊把O2O這個爛攤子扔給大眾點評后,阿里則把內部O2O項目歸墩兒打包給了淘點點。一位百度內部人士對巴人透露,目前,百度外賣的模式與電影票等產品類似,均為外包,已達成的合作包括生活半徑等。
  淘點點則在9月正式上線后,連帶訂座業務一起打包給第三方代理商,巴人從知情人士獲悉,淘點點目前對代理商團隊管理較為松散,分成模式主要以按單抽成的方式進行。
  模式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大眾點評近日宣布以8000萬美金戰略投資餓了么,來充實自己的外賣團隊,餓了么CEO張旭豪表示,合作將從流量、商家資源等多方面進行合作。美團雖未大手筆收購外賣公司,但美團官方認為,其數千人的線下團隊將是涉足外賣的最大優勢。對此,美團的邏輯是,依傍團購后方捆綁發展外賣。
  問題三:前景如何?
  總的來看,除了像餓了么、到家美食匯等早已涉足該市場的垂直應用,百度阿里點評美團都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但因模式的不同,各家也如下區別。
  1、百度阿里發力外賣,流量是偽命題。
  巴人一直認為,在O2O領域流量優勢是個偽命題。任何一個線下店都有自己的承載能力,若是導入太多流量,恐怕最終造成的反而是用戶體驗的驟降。
  同時,對第三方團隊的松散管理,也將給百度阿里造成威脅。拿與百度合作的生活半徑舉例,其不僅是百度的承銷商,同時自身也在做外賣業務。而對于淘點點來說,一旦其它家開出更高分成比例代理商很容易被挖走。
  2、依托團購市場,點評、美團是變量
  相比百度阿里,點評美團的優勢有兩點,其一,兩家均擁有與餐飲相關的精準流量,流量的轉化率也要高于巨頭。其二,兩家都手握數量不少的優質線下資源,加之團購時代延續下來的線下團隊,本地化優勢明顯。
  3、垂直產品的喜與憂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市場上還存在著相當多的專注外賣的產品,目前市面上比較著名的是餓了么和到家美食匯,同時還有易淘食等第三方餐飲服務商也幫助商家開展外賣業務。巨頭雖然坐擁流量和資本,但這些垂直應用卻毫不遜色。已在部分城市建立起了本地化的門檻。
  但問題依然存在,資本力量薄弱和地推資源的緊俏依然限制了他們的發展,同時,垂直送餐應用的泛濫也是問題,本地化造成了餐飲O2O無法一家獨大,但想從嘈雜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也是頗為艱難的。
  在巴人看來,外賣O2O市場中,巨頭的優勢不算強,與其用流量說話不如與本地化應用一起深耕市場,或者去收購或投資,自己做太累。而對于點評美團來說,現在最急迫的是,如何能在團購市場外做增量生意,在選擇餐飲及外賣市場后,如何發力也將考驗兩家智慧。市場很大,機遇不小,但O2O市場一直都不是急性子能占領的,未來,看點還很多。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