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IPO容易掙錢難中企赴美上市能走多遠?

IPO容易掙錢難中企赴美上市能走多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26 09:33  瀏覽次數:18
  伴隨著納斯達克上市鐘聲的再度敲響,京東終于搶先阿里一步,成為今年以來第八家在美成功上市的中國企業。
 
  相對于2010年有40家中國企業登陸美國,今年將成為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又一個“豐收年”。而在美上市并不單單意味著融得大筆資金,還意味著來自外部更嚴格的約束和監督。
 
  “美國投資者現在越來越看重長期的回報,這就要求企業需要講述一個很有說服力的有關增長的故事。”安永美洲IPO負責人Jackie Kelley日前在上海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在Kelley看來,今年中企赴美上市并不存在泡沫。“投資者判斷不同行業的標準可能會不同,但就互聯網和電商行業來說,如果企業不能真正實現盈利,個別企業的表現不佳可能會拖垮整個行業,投資者也會懲罰整個行業,結果就是對該行業失去信心,造成該行業新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可能要等待幾年的時間。”
 
  京東還能走多遠?
 
  京東IPO定價19美元,總融資額達17.8億美元,當前市值超過270億美元,已穩居中國B2C電商市場第二把交椅,也由此成為騰訊、百度之后的中國第三大互聯網上市公司。
 
  同此前一周聚美優品差不多的局面,京東上市當日總體高開低走,但震蕩幅度不大,收盤守住發行價最終收漲10%。上周五,京東股價轉跌,最終收于20.1美元。
 
  除了騰訊給京東投資了巨額的資金之外,其“豪華”的投資陣容里,還有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沙特王子以及老虎基金等大佬級投資者,這些機構對京東的信任也會無形中對京東未來的股價提升形成“正能量”。
 
  “美國投資者對于互聯網企業及電商應該都很感興趣,但他們看重的是企業能否證明它在業務規模增長的同時能夠獲得盈利的增長,而這對于多數中型的電商或者互聯網企業來說是一個瓶頸。”Kelley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京東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目前尚未盈利。如何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將虧損收窄并實現盈利,無疑成為上市后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
 
  京東被外界稱為中國的亞馬遜,撇開業務上的差異細節不談,對比一下兩者的估值: 亞馬遜2013年全年凈銷售額745億美元,過去5年平均增速31%,市值1400億美元;京東去年凈營收約114億美元,定價19美元對應市值260億美元,2013年銷售額增長67%,今年一季度增長65%。“如果JD未來幾年還能保持35%以上增長,這個價格也還合理。”一名職業美股投資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國外電商的成功有它不同的路,亞馬遜的成功有跡可循,中國電商是市場長期扭曲后的突然釋放。”一名風投機構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
 
  “而在真正的市場份額里面,電商和傳統廠商都應該有它的價值。”從當前財報賬面上看,京東目前的資金“充足”。不過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京東依舊在瘋狂燒錢并大規模建設物流體系。
 
  “京東的‘釋放’有些過了,像京東、1號店現在的模式,唯一依靠的是‘鋪面’,就像百貨公司在各個城市鋪面一樣,并沒有細化到經濟市場真正的平衡點在哪里,因此這些店一開始都不賺錢。而這種局面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上述風投人士對本報稱。
 
  “京東還將面臨贖回的問題,這是一個定時炸彈,尤其是對于最后一輪的投資資金來說。”傳漾科技CEO王建崗近日對本報表示,“京東上市后,很可能快速展開大規模的資本并購,并購一些跟現在業務無關的(如O2O公司),因為只有電商,缺失一個閉環。而這對整個互聯網行業是好事。”
 
  組合模式受追捧
 
  “任何一個企業上市時面臨的競爭都是全球性的,其在全球不同的上市地爭奪可籌措的資金都是有限的。美國投資者現在越來越看重長期的回報,這就要求企業需要講述一個很有說服力,將來增長的故事。”Kelley對本報稱。
 
  5月24日,迅雷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招股書,中企密集趕場美國的連續劇還在上演。
 
  “由于過去幾年各國經濟形勢都不好,因此中國企業到任何一個資本市場融資都比較困難。而今年,美國率先走出經濟蕭條。”Kelley表示,去年在美國上市的企業達226家,15%來自海外,而去年醫療保健行業也成為首次上市企業最多的一個行業。“我們相信2014年依舊是一個上市大年,對中國企業也是。”
 
  IPO窗口時開時關,目前IPO市場開放已經有了一段時間,開放的時間也變得捉摸不定。“但從整體上市的企業來看,不管處于哪個時間段,技術型企業一直是受歡迎的,針對技術型企業的窗口從來沒有關閉過,畢竟投資者對于創新企業比較青睞。”Kelley表示。
 
  盡管近日美股科技板塊整體萎靡不振,但在Kelley看來,對于準備上市的互聯網巨頭企業來說,不管資本市場是處于低迷還是繁榮的階段,它在任何一個時間段和市場上去融資都不會成為問題,因為投資者希望投資這些擁有強大品牌的企業。
 
  Kelley還告訴本報記者,現在的趨勢是,美國投資者更青睞技術加上一個特別行業的“組合模式”,如技術+房地產、技術+電商、技術+媒體,這些新興企業的共性是都有技術支撐。與此同時,這類對投資人有吸引力的企業,也會做兩手準備:一方面申報IPO,一方面也在尋找并購機會。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