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P2P資金全面托管,就安全了嗎?

P2P資金全面托管,就安全了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6-13 08:40  瀏覽次數:60
  大面積展開與P2P的合作,平安銀行是第一家。相比其他銀行僅僅停留在風險備用金托管的層面,平安銀行的系統最大好處是用技術手段隔離了用戶資金,防止平臺肆意挪用投資人資金。但是,平安模式并未從根本上解決杜絕虛假借款項目的問題。
  對投資者而言不能輕信平臺打出的“與平安銀行合作”的旗號,據第一財經日報《財商》核實,平安銀行P2P資金托管系統目前并未上線,因而市面上并沒有平臺實質性接入這一系統;另外,平安銀行尋求P2P資金托管客戶的同時,也會對這些平臺做好前期盡職調查,這一定程度上算是對平臺的一次考驗。
  何謂全面托管?
  目前銀行對P2P的資金托管,大致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風險備用金托管,另一種是P2P資金全面托管。主要參與的銀行大致有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和平安銀行。真正大舉進入P2P領域的其實只有平安銀行一家,而“資金全面托管”的概念也是平安銀行提出。風險備用金托管其實并不能真正解決P2P在資金進出上的問題。
  就在平安開始進入P2P領域之后,已經有一些P2P平臺打出了顯眼的廣告——“與平安銀行達成了合作”。這種銀行資金托管模式究竟會否讓投資人資金變得安全?
  首先要指出的是,據記者核實,平安銀行這套P2P資金托管系統尚未上線,因而沒有任何一家P2P平臺真正接入平安銀行資金托管系統。所以那些說自己已經接入資金托管系統的平臺也都有虛假廣告之嫌。
  其次,P2P資金全面托管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平臺擅自挪用資金的問題,而主要體系包括P2P賬戶管理體系和支付結算體系。
  “系統是通過建立一個三級賬戶管理體系,對每一個借款或者投資客戶,都會建立一個虛擬的子賬戶,記錄平臺客戶發生的交易明細、流水,然后與平臺進行對照,從而起到資金監督的效果。”平安銀行總部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財商》(微信號:caishang02)。
  簡單說來,投資流程將是:客戶發起指令(動態密碼驗證)—平臺審核—平安操作打款;提現流程是:客戶發起指令(動態密碼驗證)—平臺審核—平安操作打款;也就是說,由于存在動態密碼驗證這個環節,就只有客戶本人才能發送投標或者提現指令,這就杜絕了平臺擅自挪用資金的可能性。
  “此前的系統是投資人投資,必須先把資金打入平臺的賬戶,一種模式是直接通過銀行卡將資金打入平臺或者是平臺某個工作人員的個人賬戶;另一種是通過第三方充值,而第三方充值類似于淘寶的購買打款行為,資金也直接進入平臺,也就是說無論哪種模式,平臺都有挪用投資人資金的可能。現在這種資金托管模式,主要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誠金融副總裁王建章認為。
  而王建章也指出,這種模式對P2P平臺的吸引力還在于,銀行的實力要比一般的第三方支付強得多。“國內第三方支付良莠不齊,一些第三方支付自身也有操作不規范的問題,而銀行則有更好的信譽。P2P的交易量非常大,將這筆錢放在銀行會更加安穩。”
  全面托管=投資安全嗎?
  對P2P了解的人一看便知,平安推行的P2P資金全面托管模式實際上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匯付天下早已推行的解決方案類似,其核心都是解決資金隔離的問題,讓資金不過平臺的手。這一模式解決了P2P平臺的資金撮合和賬戶管理問題,但卻解決不了一個大問題,就是無法驗證P2P借款項目的真偽。也即是說,如果平臺虛構借款人作為系統提供商,無論匯付天下還是平安銀行是無法得知的。
  匯付天下的相關負責人坦言:“P2P的借款標的很小,一天就會有成千上萬筆的借款,對于第三方支付是很難一一核實的。”
  因而,資金全面托管解決了P2P的部分問題卻沒有解決全部問題,而虛假借款人問題并非個案,在P2P行業內相當普遍,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強大的制度約束,虛假借款人問題便是一顆定時炸彈。
  國內一些領先的P2P平臺已經依靠建立外訪團隊核實客戶資料的真實性以及與第三方機構合作來定期抽樣審核借款合同和資料來避免虛假借款人問題。
  以上所說的都是全面托管的障礙和缺陷,但就平安此舉而言,作為銀行開展P2P業務會比第三方支付機構要審慎得多。雖然平安銀行只是提供資金監管系統,但是各家平臺一旦可以和平安合作都會拉著大旗做虎皮,大肆宣傳自己已經與平安銀行展開了合作,來進一步博取客戶的信賴。也就是說,平安選擇與哪家合作,外界的解讀就是平安對哪家P2P機構投了信任票,一旦這些平臺發生了風險,那么也必然會影響到平安的信譽。
  這就相當于銀行幫助一些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銷售理財產品,其實銀行只是個銷售通道,但是所有到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人都認為銀行已經進行了信用背書,出現問題不會去找資產管理人,而是直接找到銀行,銀行也會因此而惹上麻煩。
  所以平安銀行在確定合作對象時也必然會通過一番盡職調查,來篩選自己的合作伙伴,盡可能地不要踩上“地雷”。從這個角度來講,最終上線平安資金全面托管的平臺,一定程度上是對其品牌的某種增信。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種模式究竟是否能夠得到監管部門的認可或未可知。
  “銀行的這種新的模式已經有極大的進步。但是由于該系統中投資人和借款人仍然使用虛擬賬戶,這種形式只是在系統中作了分割,但是實質上投資人的各個小賬戶都從屬于平臺這個大賬戶,這種模式究竟被監管認可的程度如何,現在還很難說。”信而富CEO王征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財商》。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