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P C、手機、平板、電視四屏后,“碼”將成為四通八達,觸及最多消費者的全天候商業入口。近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碼上淘”開放戰略,推出“碼上淘”平臺,將幫助用戶實現隨時隨地交易。
阿里首席運營官張勇表示,“碼上淘”是阿里無線戰略的紐帶,即通過二維碼連接網上商品數據庫和電商生態體系,實現人和人、人和信息、人和實物的連接。
掃碼即可實現交易,這與前些日子順豐一口氣開518家的“嘿客”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移動互聯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每天都上演不一樣的對戰戲碼,而此次電商巨頭和物流巨頭狹路相逢頗有意思。
“碼上淘”推進開放戰略
本周,阿里巴巴集團發布“碼上淘”開放戰略,推出“碼上淘”平臺,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將借助手機淘寶等移動終端,賦予“碼”新價值—由識別信息走向提供服務。消費者掃碼后,將擁有最短的消費路徑、個性化互動體驗和無所不在的“碼”上服務。商家則能夠沉淀客戶關系,打通線上線下的交易閉環,實現自定義渠道。
據悉,阿里“碼上淘”包括“商品碼”、“服務碼”、“碼上店”等五種碼。易觀分析師卓賽君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碼上淘”平臺解決的主要是支付途徑和信息獲取的問題,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但對于掃碼交易模式而言,最值得注意的是,線上線下不同優勢進行銜接、掃碼鑒別的研發和價格標簽成本的控制”。
對陣順豐“嘿客”
5月18日,快遞業巨頭順豐在全國范圍內聲勢浩大一氣開出了518家社區便利店,名叫“嘿客”。在嘿客門店里,擺放的不是常規店面的各種商品,而是商品信息展示圖片,大多商品圖片上印有二維碼。消費者通過手機掃碼、店內下單即可完成購買。
據了解,目前,“嘿客”門店的商品包括衣服鞋包、手機數碼、蔬菜水果、土特產、食品、生鮮等品種。此外,除了順豐旗下以食品為主的順豐優選網站外,還包括康佳、紅蜻蜓、麥包包、五芳齋等部分合作品牌供用戶選擇。
卓賽君認為,順豐是利用其產業能力對上下游進行輻射,涉足電商業務。一般而言,企業的拓展有兩種,一種是基于品類資源的上下拓展;一種是通過產業鏈環節衍生和控制進行拓展。
雖然“碼上淘”和“嘿客”都是掃碼交易,打通線上線下環節,但順豐“嘿客”線下店面內真實的東西并不太多。從這種層面而言,“嘿客”帶給用戶實際的購物體驗并不強,只是實現線上的優勢對接,但線下的優勢并沒有拉上來,卓賽君坦言,“顧客都到店里面去了,就是為了看實物,但店里光是條形碼和圖片,這樣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卓賽君表示,類似的商業模式并不少見,例如生鮮、蘇寧等企業也有類似掃碼交易模式,但整體而言,這個市場仍處于營銷層面的競爭,價格標簽、實物產品的供應、店面的布局還沒完成。“但用戶最終被拉動,還是決定于提供的服務和產品的差異性,而不僅僅靠營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