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業再一次出現跑路潮!
昨日,南京一家名為“創鑫貸”的P2P網貸平臺“跑路”,創鑫貸公司所在地已人去樓空。經相關方證實,創鑫貸所采用模式涉嫌非法集資。
這是繼網金寶、科迅網、融信寶之后,本月以來第四家疑似跑路的網貸平臺。據網貸之家統計,截至2014年6月19日,今年共有47家網貸平臺曝出跑路、詐騙、提現困難等問題。
P2P企業的跑路也讓其他企業躺槍。如網金寶跑路讓湖北中州投資不勝其煩,連日來湖北中州投資網站首頁一直掛著嚴正聲明,強調與網金寶之間沒有任何關系,更沒有任何合作。
湖北中州投資稱,網金寶網站上刊登的《委托擔保合同》、《最高額擔保書》、《擔保函》、《保證反擔保合同》等從未獲得湖北中州投資授權,網金寶網站上刊登的資料信息是其擅自而為。湖北中州投資發言人趙建博更對騰訊科技表示,公司已在北京法院起訴網金寶。
網金寶的跑路與P2P網站愛投資也引發關聯。愛投資CEO王博對記者表示,湖北中州投資只與一家互聯網金融平臺合作,就是愛投資,網金寶很多信息是直接偽造愛投資與湖北中州投資合同,事件發生后,湖北中州投資還向愛投資解釋很長時間,稱自身完全不知情。
P2P網站頻繁跑路背后,會刺激監管政策快速出臺。銀監會法規部副主任王科進日前表示,P2P平臺應是信息服務平臺,投資者的投資是基于對平臺的信任,P2P平臺應引入牌照管理。
翼龍貸CEO王思聰對記者表示,P2P行業整合已開始,目前有2000家P2P網站,預計90%的P2P網站會面臨倒閉或跑路。未來P2P企業跑路和倒閉現象可能比2013年末更瘋狂。
高收益下的亂局:客戶心急如焚
融信寶是家2012年成立的P2P企業,過去兩年一直運營正常。但不久前,融信寶的客戶發現,融信寶法人代表突然失去聯系,其總部設在通州區隆孚國際金融中心506室,但玻璃門鎖著,屋里一個人都沒有,設在朝陽區的網點位于勁松順邁金鉆大廈8層,也已人去樓空。
記者發現,融信寶留下的各個分公司的電話聯系方式也無法接通。這家公司投資理財客戶多達六七百人,總額近8000萬元,這使得客戶們心急如焚,憂心可能要賣房賣車還債。
融信寶跑路事件只是今年以來P2P跑路案件中的又一例。早在今年4月,浙江衢州警方向媒體通報,中寶投資公司法人代表周輝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被檢察院批準逮捕。
浙江有10家平臺因涉嫌利用P2P網貸平臺進行非法集資犯罪活動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除衢州“中寶投資”外,寧波“阿拉貸”、湖州“家家貸”和紹興“力合創投”等都位列其中。
P2P公司業務模式簡單:先拿出錢借款給別人,要求對方提供擔保,公司再發展客戶,承諾一定利率,把債權分割開后轉給客戶,公司賺取借款利率和給客戶利率差價及貸款人手續費。
P2P企業為何能不斷吸納投資人進入?這就是其承諾的高額回報。如網信金融旗下第一P2P最近推出的一項產品,期限為45天,年化利率達到17.5%,這一回報率明顯高于一般銀行理財的4%到7%區間,相當于投資100萬后不到2個月時間就可以獲得2萬元的回報。
一位P2P企業CEO對記者表示,45天年化利率達17.5%,且籌集資金規模至少4,5千萬,這太不和常理,一般是借債時間越短,承諾利率越低,且第一P2P這項服務針對的是房地產企業貸款,在房地產行業整體下行的情況下,如此高的利率是否會意味著高風險?
第一P2P至少背靠雄厚實力的母公司先鋒集團,之前被浙江警方調查的“中寶投資”就涉嫌龐氏騙局了,即周輝假借他人名義,虛構貸款人和貸款用途,頻繁在網站上發布貸款協議。
“中寶投資”吸引投資人用自己賬戶內資金對貸款協議進行投資,貸款協議到期后,公司將相應本金加利息轉入投資人在網站上的賬戶,基本是P2P企業用投資人的錢還投資人的錢。
北京融信寶、融信寶跑路后,是P2P行業的亂象。一位業內人士表示,P2P行業幾乎沒有什么門檻,有些平臺只花10萬元左右做一套網站,配套一些軟件,就開業,既沒有風控經驗,也沒有資金規劃,最終不是因為經營不善就是因為資金斷裂而做不下去。
一位業內人士日前就在論壇曝光部分可能涉嫌行騙的P2P網站,其中一家為貸寶寶。這位人士通過百度查詢各種關于貸寶寶的信息,查找出貸寶寶雖然各種可信認證鏈接一應俱全,且能打開,但很多均是盜用其他網站的資料,且均為一名楊姓法人在行騙。
這位人士告誡大家說,一些網站憑借其花哨網站外觀,一些虛名合作機構,往往讓一些日常生活處事上高人一等用戶“翻船”,網貸騙局層出不窮,對平臺投資要進行實地查證為好。
銀監會加緊調研 P2P跑路或加速
自P2P明確劃歸銀監會監管以來,早在4月21日,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君表示,P2P要明確四條底線,包括平臺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不得搞資金池等。
劉張君指出,網絡借貸涉嫌非法集資主要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搞資金池,一種是沒有盡到借款人身份真實性的核查義務,還有一種是采取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模式,最后卷款潛逃。
而新開設的P2P借貸網站數量和貸款規模迅速飆升,已屢屢出現兌付危機、倒閉、卷款跑路現象,已引發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銀監會連日來也在加緊調研P2P企業。
翼龍貸CEO王思聰表示,P2P行業整合已開始,未來幾個月P2P企業跑路和倒閉現象可能比2013年末更瘋狂,造成這一現象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造成:
1、P2P行業已有大資本進入,包括銀行、保險、國開行等機構紛紛涉足P2P行業,會對中小P2P企業的生存空間造成擠壓;
2、百度在全面清理P2P網貸平臺,制定P2P網貸行業新上線規則,即P2P網貸企業白名單,這使得很大一部分不夠資質的P2P企業未進入白名單,這一白名單制度被360和搜狗采納。
3、P2P行業競爭加劇,一些成立時間短、資金規模不足、實戰經驗不足企業會被洗牌出局;
4、P2P企業頻繁跑路,尤其是北京P2P跑路現象會刺激監管政策加速出臺,網民通過這幾年的P2P跑路事件的教育,對P2P投資會更加理性。
王思聰認為,如果未來一年P2P企業融資不超過1億美元,會發現“彈藥”不夠用,在進一步的行業調整中可能面臨更加不利的狀態。
愛投資CEO王博贊同P2P企業加速洗牌觀點,王博指出,中國P2P企業可能有2000家,但估計有一半以上成立時間不超過半年,很多項目還處于貸款階段,一旦真正還本金就可能面臨各種問題,尤其是很多小平臺網站,最后靠新來的投資者,拆東墻補西墻,借新還舊。
王博說,對于P2P企業來說,至少需要風控意識,考核借款企業重要指標就是對方的應收賬款,需要查看對方的銷售合同,預估企業現金流,這是做風控最重要的還款來源控制點。
還要考察企業正常業務的營收賬款,以家具企業為例,每年也有業務高峰期和波谷期,P2P企業需要通過查看去年6月份業務,再看今年4月,5月業務進行預估,再做放貸額度審批。
當前很多P2P企業不具備這一資質,缺乏約束力,相對來說,小貸、有融資性擔保公司、典當行業有牌照準入制度,面臨審查創始人資質,高管資質等,使得P2P發展面臨瓶頸。
網貸之家CEO徐紅偉說,P2P行業仍以防范詐騙性風險和自融風險等初級詐騙為主。當前P2P上線平臺數量與倒閉數量成正比,這只是行業內部正常的優勝劣汰,倒閉會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