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余額寶”起步,互聯網理財在短短一年間展現出驚人的活力。其誘人的發展前景吸引著各路財富管理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也開始謀求向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轉型。
深耕預付費卡領域超過十年的上海得仕企業服務有限公司近日宣布,聯合寶盈、大成兩家基金公司推出相當于中小企業版“余額寶”的“得仕寶”,借此進軍企業理財市場。
據了解,針對企業不同的流動性需求,“得仕寶”設計了兩款理財產品,對接寶盈貨幣基金A的不定期理財工具“搖錢樹”,以及對接大成月添利債券基金的30天定期理財工具“恭喜發財”。
在此之前,已有第三方支付企業率先“試水”企業余額理財。其中,匯付天下開發的“生利寶”,是國內首款基于POS商戶的移動化理財產品,線下支付龍頭企業銀聯商務隨即推出的“天天富”平臺,則因覆蓋250萬商戶資源后來居上。
與上述兩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以各自POS機收單客戶為目標不同,“得仕寶”瞄準的是預付費卡用戶及簽約商戶的中短期賬面閑置資金。
不過,對于像上海得仕這樣以預付費卡為主營業務的第三方機構,其傳統優勢在企業余額理財領域究竟能得到多大程度的轉化,業界似乎并不那么樂觀。
一方面,由于絕大多數的預付費卡都是不記名卡,卡內資金雖有較長的沉淀期,但無法直接與互聯網金融產品對接。另一方面,即使有部分預付費卡采用記名的運作方式,申購相關理財產品的指令仍需由投資者發出。如何讓暫時“沉睡”在賬戶里的大量資金順暢地進入互聯網理財平臺,仍將是此類第三方機構向互聯網金融企業“轉型”所要跨越的重要障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