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P2P平臺不絕于耳的平臺倒閉老總跑路,一邊是上市公司及銀行不斷投資加碼P2P行業,有人驚呼:P2P進入拼爹“時代”。
投資熱和跑路多并存的P2P平臺使得其影響范圍日趨廣泛,據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日前透露,將盡快推出P2P監管細則。這勢必會淘汰掉大部分沒有資質不符合規定的P2P企業,整個行業也面臨洗牌的局面。盡管如此,資本市場對于這一并不十分穩定的行業依舊十分看好,大量資金依舊紛紛投入。
各路土豪投資P2P平臺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14家A股上市公司涉水互聯網金融。其中,煙花行業上市公司熊貓煙花斥資1億元入局P2P平臺銀湖網亦成為目前單家上市公司投入最大的一家。而傳統金融機構在更早些時候就已入場,除了招商銀行去年自建的平臺外,今年6月,包商銀行號稱國內首家主打互聯網智能理財平臺的“小馬bank”上線,民生電商和華夏銀行也在緊鑼密鼓地推出互聯網理財平臺。廣發證券旗下廣發信德近日宣布對深圳P2P企業投哪網注資近億元,持股比例超過30%。
國資方面,今年5月,陜西金控獨資設立、屬于陜西金控旗下全資子公司的金開貸上線,成為首個國有獨資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也是中西部地區首家國資背景的P2P網貸平臺;6月,北京海淀國投公司及第三方支付機構海科融通共同出資的P2P平臺“眾信金融”發布了首個P2P項目。
上半年P2P成交額近千億
據網貸之家發布的《2014中國網絡借貸行業上半年年報》顯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國共有1184家P2P平臺,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P2P交易市場。而據P2P網貸研究院近期發布的數據,2014年上半年,全國P2P網貸成交額為964.46億元,較去年下半年的600.64億元增加363.82億元,增長60.57%;而去年全年成交額為892.53億元。
據了解,目前在國內做一家P2P網貸平臺,公司注冊手續并不復雜,投資人只要找到一個辦公場所,就可輕松上線攬客交易。重要的是,與銀行理財品種、貨幣基金的收益率相比,P2P動輒15%甚至25%的年化收益率讓投資者趨之若鶩。同時,P2P平臺的門檻則低至50元,而且許多P2P平臺還承諾給投資者提前墊付投資收益,更是引來了資金的競相追捧。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曾用“三有三無”形容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現狀:有需求、有供給、也有中間服務商,但卻處于“三無”狀態——無準入門檻、無行業標準、無監管機構。
6月再曝7家平臺倒閉
伴隨著P2P的火熱,P2P平臺跑路或關閉也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去年10月以來,幾乎平均每天就有1家P2P平臺陷入資金鏈斷裂或倒閉狀態。網貸天眼運營中心的監測顯示,2013年有70余家P2P平臺涉嫌詐騙或者跑路;今年6月倒閉的網貸平臺多達7家,其中有3家跑路、4家涉嫌詐騙,最快跑路平臺,浙江的恒金貸僅僅上線半天便失去聯系。此外,北京地區首次出現P2P平臺跑路現象,打破了北京網貸行業安全性極高、不存在跑路平臺的“神話”。
另據網貸之家統計,2013年有70余家P2P平臺涉嫌詐騙或者跑路。據不完全統計,去年10月以來,幾乎平均每天就有1家平臺陷入資金鏈斷裂或倒閉狀態。業內認為,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我國P2P平臺目前所處“無監管機構、無準入門檻、無行業規則”的生長環境密切相關。
銀監會研究監管規則
日前,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近日表示,銀監會正研究P2P監管規則,將盡快推出。據《南方日報》報道,業內人士透露,監管方案已經基本確定,預計8月份出臺。
銀監會創新部主任王巖岫上周稱,對互聯網金融,本著適度、支持的態度,結合互聯網的特點鼓勵其發展,但互聯網金融發展要有自己的業務邊界,不能有資金池,銀監會會盡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上海爾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何仕景認為,目前P2P網貸平臺的火熱發展和競爭與當年團購網的千團大戰十分相似。“我相信,隨著P2P行業的不斷發展,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會優勝劣汰,我不認為會存在一家獨大的現象,應該會出現幾個綜合性的網站平臺和更多的細分領域的專業化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