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獲悉,浙江鑫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訴山東新發藥業有限公司的商業秘密侵權案,目前雙方正在調解中。記者最新了解到的信息表明,對原告使用的國科鑒定中心的證據,權威部門和當時參與鑒定的專家已經分別出具了書面的否定意見。對于此關鍵證據對刑事、民事判決的影響,記者將繼續進行跟蹤。
? ? ?該案的訴訟雙方,是我國D-泛酸鈣(維生素B5)生產的兩大巨頭。八年前,雙方圍繞該產品的生產工藝和方法問題展開知識產權訴訟戰,一波三折,起起伏伏,至今尚在激烈爭斗中。
? ? ?浙江鑫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上市,主要生產D-泛酸鈣,曾是這個行業的絕對龍頭老大。2005年,鑫富藥業收購緊隨其后的湖州獅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占有40%的世界市場份額。當時的山東新發藥業有限公司,雖上升為行業第二,但年產量僅1000多噸。
? ? ?經過幾年的發展,山東新發已能生產維生素B1、B2、B5、B6、B9、D-泛醇等產品,其中D-泛酸鈣和葉酸(維生素B9)等部分產品產銷量躍居世界第一。
? ? ?激烈的博弈,在兩大巨頭之間不可避免地展開。據山東新發藥業董事長李新發介紹,2006年,鑫富藥業曾欲收購新發藥業,后又提出聯合漲價,但均被新發拒絕了。
? ? ?2007年12月3日,浙江鑫富以山東新發侵害其商業秘密為由將后者告上法庭。
? ? ?2012年5月21日,上海一中院一審判決,判令被告新發藥業立即停止對原告鑫富藥業享有的微生物酶法拆分生產D-泛酸鈣工藝中的技術指標、生產操作的具體方法和要點、異常情況處理方法等技術信息、5000T泛酸鈣的工藝流程圖中記載技術信息的整體組合商業秘密的侵犯,并判令賠償3100余萬元。新發藥業不服判決,上訴至上海高院。此案引發了國內眾多媒體的廣泛報道。
? ? ?2012年7月8日,山東新發藥業職工馬強在多家網上論壇實名舉報,稱該判決未按原告起訴書中“被告新發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原告微生物酶法制備D-泛解酸技術的商業秘密”的訴訟請求而超范圍判決。上海一中院在其官網曬出一審判決書,并公開進行了回應,認為并不存網上所指責的問題。
? ? ?在鑫富藥業訴訟的證據中,國科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無疑是最重要的證據之一。北京市君致(濟南)律師事務所律師郝臣之認為,該鑒定沒有明確具體的秘密點,認定的非公知技術中包含了大量公知的技術信息,鑒定結論有違鑒定常識。例如其中的《酵母膏的技術指標》實際上是國家發改委于2003年9月13日發布的輕工行業標準QB2582-2003;《豆餅粉的技術指標》實際上是食用大豆粕的國家標準GBT13382-92;《甘油的技術指標》實際上是輕工行業標準QBT-2348-1997.
? ? ?2013年3月6日,北京市司法局正式發文答復山東新發藥業,稱國科鑒定中心在本案受理過程中存在違反《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相關規定的問題;3名鑒定人則違反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中的相關規定,應當對鑒定人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
? ? ?同時,當時參與鑒定的3位專家中,有一位專家出具書面證明,稱“我是知識產權法律專業學者,在該鑒定中,未就技術問題發表意見。” 而國科鑒定中心的鑒定,恰恰就是就技術問題作出的鑒定。
? ? ?另兩位專家也已出具書面證明,決定撤銷自己做出的鑒定意見。他們分別稱,“由于本人對其中微生物發酵不熟知,現撤回個人鑒定意見。”“因本人不是微生物專家,我個人對涉案微生物酶法生產D-泛酸鈣技術是否是非公知技術不具準確判斷能力,我決定撤回本人在本次鑒定中的意見。”
? ? ?對此,郝臣之律師認為,既然專家撤銷了鑒定意見且鑒定程序違法,就意味著之前依據該鑒定報告作出的刑事和民事判決都是錯誤的。本案中,既無新發藥業獲得鑫富藥業技術的物證,也沒有新發藥業使用其技術的證據,證據鏈嚴重缺失。他表示相信,法院會依法作出正確判斷。
? ? ?記者就此案的有關問題采訪鑫富藥業方面,其值班人員稱此案正在審理過程中,不便作出評論。
? ? ?無論最終判決結果如何,權威部門和鑒定專家對關鍵證據釜底抽薪的變化,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訴訟中都是極為引人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