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2P只有脫離O2O模式,收益率才可能“正常化”,這個區間應該在10%附近。但從目前來看,P2P還難以脫離O2O模式。P2P行業一直熱衷于講“大數據”、“風險定價”的故事,然而現實是征信體系的建立還有待時日。
? ? ?P2P平臺的平均收益率仍在繼續呈下降趨勢。數據顯示,P2P平臺的綜合利率從今年2月的20%以上跌至目前的15%以下。與此同時,P2P平臺“跑路”和“退出”的新聞頻現報端。
? ? ?銀率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師吳靜淼日前告訴記者,盡管關于行業洗牌的看法已大體成為市場共識,但這一階段顯然還未開始。目前P2P市場的分散度仍然較高,市場份額最大平臺的市場占有率都不足10%,且新增P2P平臺的數量還在不斷刷新記錄。目前看來,監管政策的出臺會為P2P行業的整合拉開序幕,而在此之前,P2P一面野蠻生長,一面承受各方壓力。近期造成P2P收益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
? ? ?一是在經濟下行周期,小微企業經營環境惡化,造成資金需求減少。從去年以來,信用危機局部爆發,小微企業風險不斷傳遞,直接影響小微信貸的資產質量。就連一直高舉小微大旗的民生銀行近期都表示,將把戰略重心轉向零售業務。原因是去年小微貸款不良上升明顯,民生銀行已經開始主動退出一部分客戶。
? ? ?同樣感受到“寒流”的還有小貸公司。今年許多小貸公司反映形勢嚴峻,把主要精力放在催收貸款上。一些小貸公司不良貸款率甚至達到8%至10%.而央行公布的小貸公司2014年一季報顯示,截至2014年3月末,全國小貸公司的貸款余額8444.13億元,同比增加32.83%.相比于去年同期的42.95%,下滑10個百分點。
? ? ?二是來自監管層的對“高收益”P2P的否定態度。盡管7月份新上線的近百家P2P平臺中仍有相當一部分給出了30%以上的高利率以吸引投資者,但“老”平臺的收益率整體上仍在下調。8月份,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巖岫明確表示,P2P應該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對于高利率平臺,“很難看到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 ? ?三是從P2P行業本身來看,曾經瘋狂的高收益,對那些想要繼續生存下去的P2P平臺來說,是不可持續的。總體上看,這類平臺的沒落是必然趨勢。稍作回顧就會知道,無論是團購網站,還是打車軟件,激烈突圍時使出的“殺手锏”——補貼用戶,都不可能將“燒錢”進行到底。另外,許多投資者在驚人的高收益引誘下進入了P2P,頻頻出現的風險事件的教育已經使他們認識到,穩定可靠而非超高收益的平臺才是首選。
? ? ?吳靜淼認為,我國P2P行業的一大特殊性,是與小貸公司有密切聯系。絕大多數P2P與多家小貸公司合作,由小貸公司提供客戶,并進行貸前調查和貸后管理等風險控制。還有一些平臺就是由小貸公司直接發起成立的。
? ? ?對純線下模式的小貸公司來說,一方面小貸公司的借款人風險較銀行客戶高,資金要求有更高利率以覆蓋風險;另一方面,小貸公司的運營成本包括了客戶開發、管理、服務、稅收等費用,成本較高,且并未掌握更有效的方法將風險較低的客戶區分出來,這就使得小貸公司的利率整體偏高。現在小貸公司的純線下模式延伸到了網上,即借助P2P吸納資金,其原有的定價體系不可能發生很大改變,否則將動搖其自身的業務模式。因此在一個時期內,整體上P2P的收益率仍會與小貸公司的利率水平存在較大的相關性。
? ? ?吳靜淼告訴記者,P2P只有脫離O2O模式,收益率才可能“正常化”,這個區間應該在10%附近。但從目前來看,P2P還難以脫離O2O模式。P2P行業一直熱衷于講“大數據”、“風險定價”的故事,然而現實是征信體系的建立還有待時日。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知名電商們已經紛紛入局P2P,挖掘供應鏈金融。大數據+交易閉環,使得這類P2P有望探索真正的風險定價,為P2P確立更具創新性的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