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難分難離的“醫”與“藥”這次或將有望借助互聯網逐步理清關系。
繼業內盛傳國家食藥監總局召開協調會,擬近期對處方藥網上銷售正式開禁后,近日,國家食藥總局相關人士已向媒體表示,目前有關方案正待審批。而來自國內第二家互聯網藥品銷售的第三方試點平臺單位八百方的消息更是直言:“今年5月制定的《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經過長達5個月征求意見,有望在10月落實,該辦法欲推行的新政中即包括處方藥可在網上銷售。”一旦允許處方藥網購,在樂見放開的藥品B 2C藥店看來,這將意味著醫院賣藥的巨額收入將被慢慢截留至醫藥B 2C行業。近日,馬云也預言:“下一個能超過我的人,一定出現在健康產業里。”不過,也有分析則建議各方不要過度看多處方藥網售的影響,由于涉及醫改主體醫生、醫院的切身利益,在處方藥網售對醫藥分開的推進作用幾何,尚待看接下來的配套政策能否處理好醫生、醫院的問題。
處方藥網售或倒逼醫藥分離
監管部門目前正在研究開放的處方藥網售的范圍,依照業內的說法,處方藥網售以負面清單的形式一旦開禁,對B2C藥店來說很具想象力。
海王星辰相關負責人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溫度等有特殊要求的藥品預計將出現在負面清單當中,但這部分藥品相對有限。預計新政出臺后,慢性病、常見病方面的處方藥網售將引發業內積極響應。
“對于醫藥零售市場來說,這將是一次歷史性的里程碑。根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報告,醫藥零售市場達到2558億的規模,網上開放處方藥銷售意味著這2000多億的市場向互聯網開放。”八百方相關負責人如是向南都記者表示。
該負責人所說的里程碑,即處方藥網售解禁。但其所指的2000多億元放開的市場還未包括在不少B2C藥店眼中更具含金量的的醫院處方藥市場。
據七樂康董事長石振洋介紹,2013年非官方的數據顯示,內地以處方藥銷售為主的醫療終端藥品銷售規模已經高達9400多億元,處方藥網售放開后,預計B 2C藥品零售業首期應該能拿到10%~30%的份額。
很顯然,這是一個頗具想象力的改革紅利。而在B2C藥品零售行業受益的同時,對醫療終端的藥品銷售而言,則無疑意味著已有的“蛋糕”將面臨倒逼式的切分。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的醫療體制當中,長期存在“以藥(藥品銷售)補醫(醫療機構)”的問題,截至目前非基本藥物在公立醫院銷售依舊可以有15%的合法加成。
來自中國藥品零售產業信息發布會藍皮書的數據顯示,城市等級醫院、縣域等級醫院、城市基層醫院、農村基層醫院2013年的用藥分別達到6291億元、1928億元、616億元、615億元,其中,處方藥在上述醫療終端的用藥規模占比又分別高達94 .0%、93.7%、85.6%、87.6%。
電商巨頭競相布局“試藥”
今年5月28日,國家食藥總局發布《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由于明確指向開放處方藥網上銷售、準入第三方物流和單體藥店也能獲得網上牌照等重要內容,被業界普遍視為國家食藥總局首次對外認可網銷處方藥品,并有意扶持醫藥電商。
也正因為此,經過一些列的籌備,繼阿里巴巴云鋒基金以13億港元收購國內首家互聯網藥品銷售第三方試點平臺95095母公司中信二十一世紀公司后,八百方于今年7月拿到了第二張牌照,并隨后在國內啟動O 2O聯盟戰略,高調布局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市場。
阿里巴巴方面也在積極布局,其旗下電商品牌天貓現正在多家招聘網站招聘大量執業藥師,有消息稱,天貓在為網上藥店銷售處方藥開禁做準備,更有分析認為,這意味著阿里巴巴不再滿足于平臺角色,欲自建銷售平臺賣藥。而阿里巴巴方面給到南都記者的回應,則是意在通過中信二十一世紀公司的藥品監管碼體系和阿里新開發的“醫療碼”,讓監管部門放心地借道互聯網試點醫藥分開。
“我們預計未來處方藥網售會放開。而隨著藥品網售的全面放開,藥品與醫院的關系會分開,藥企需要自己去尋找包括互聯網在內的零售渠道。”阿里巴巴一位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當然,一直在與阿里較勁的騰訊也沒敢“閑著”,今年年初騰訊即以2.14億美元入股京東商城,后者也正是在這個時間參與了國家發改委的醫藥分離試點計劃,獲準試點處方藥銷售。依照接近京東的人士的消息,京東規劃中的處方藥銷售流程是,用戶在醫院、診所看病后,根據醫囑處方、電子病歷,直接通過京東線上平臺下單,購得處方藥,并由京東完成配送。
此外,1號店在上海方面的支持下,今年7月底也成為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企業。
藥企將直接參與網售藥品
依照目前的藥品流通體制,藥品從廠家到患者,往往需要經過多個流通環節,以最簡單的“兩票制”流通方式為例,即允許流通過程中經手兩次,若非基本藥物每次15%加成,即意味著30%的加價。而一但實現互聯網“直銷”,即意味著這些中間的加價環節,有望大幅被壓縮。基于此,業內企業認為,電商渠道預計“會比傳統渠道便宜20%到40%”。
此外,在業內分析看來,隨著國家對申請藥品B 2C資質主體的范圍的擴大,單體藥店一旦放開,將為制藥工業企業直接參與網售藥品打開方便之門,而工業的介入,勢必會對整個醫藥行業帶來影響與沖擊。以以嶺藥業為例,其就已經于今年8月在北京宣布正式進軍電商領域。而在此之前,國內擁有“互聯網藥品經營許可證”網上藥店經營資格企業大多數為區域連鎖藥店。
不過,國藥控股高級研究員干榮富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則認為,若電商渠道大幅降價,消費者能否因此真正受益還有賴監管的到位,眾所周知,互聯網電商一直存在“便宜沒好貨”的問題。
難點&疑點
1、處方藥網售如何確保安全?
“我們現在獲得的消息是,處方藥網售可能會以負面清單的方式開禁,但藥品是特殊商品,如何確保安全還是一個問題。”一位醫藥行業資深專家如是向南都記者坦言,其并不看好網上銷售處方藥的試點。
廣東省藥品零售行業協會秘書長劉桂春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協會此前曾公開建議相關部門應逐步放開處方藥網售,不能超之過急。在劉桂春看來,包括此前有傳將放開單體藥店申請網上藥店資質、大步子放開處方藥網售的做法,將引來監管風險。
2、處方外配能否得到醫院配合?
網售處方藥首先涉及處方外配和處方電子化問題。處方的電子化并不難,處方外配,則涉及醫生和醫院動力問題,因為這意味著失去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正因為此,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一位專家直言,網售處方藥的前提必須處理好醫生、醫院的問題。
3、醫保是否可以報銷?
醫保是否可以報銷的問題,也將影響處方藥網售的效果。以目前業內普遍期待的慢病用藥放開為例,該類處方藥的消費群體多位退休職工,對報銷的需求強烈。也正基于此,干榮富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直言:“網上銷售處方藥若不能實現向線下一樣的醫保定點,你看會有多少人去購買?”。
4、第三方物流配送如何規范?
配送的問題,也是處方藥網售放開過程中將面臨的問題,依照國家食藥監總局最新透露出來的消息,該局擬鼓勵第三方平臺與網上藥店相結合,通過第三方物流做更加專業和規模化的配送,但截至目前,具體細則仍未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