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這把火,也燒到了地產行業。
今年以來,包括搜房、搜狐焦點、騰訊房產、平安好房等地產電商紛紛推出從看房、買房、裝修等一條龍服務的金融產品,看得人眼花繚亂。業內分析認為,無論推出的地產金融產品花樣怎么變化,首要的目的其實還是利用互聯網平臺推出地產金融產品鎖定購房的目標客戶群,通過互聯網平臺賣房。
金融產品種類繁多
對買房人來說,與金融的關聯,此前僅限于辦理按揭貸款;但隨著互聯網金融在地產行業的深入發展,包括搜房、搜狐焦點、騰訊房產、平安好房等電商平臺推出眼花繚亂的金融產品,試圖在購房各個環節切入,吸引購房人的關注。
如果你是一個購房者,此前買房的基本模式是看房、交訂金、簽合同交首付款;而現在由于互聯網金融的介入,買房各個環節可以獲得金融支持,門檻也變得更低了。
比如你正在看房時,打算購房的資金可以放入電商推出的各種“房寶寶”中獲得理財收益;當你看中一套房源,而電商又有“幾萬抵幾萬”的購房優惠時,又可將電商服務費轉入電商賬戶,鎖定購房折扣;而當總房款三成首付一時湊不夠,還需要一段時間籌措時,最低自有資金可只有一成,其余兩成可通過電商推出的“首付貸”來拆借。
面對各個電商平臺針對購房推出的一條龍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利用互聯網金融進行營銷,確實有一定吸引力,購房人無論買不買房子,都可以獲得金融產品的理財收益,還能夠享受購房優惠。
搜狐焦點CEO曾伏虎表示,在線金融其實是一個O2O(online to offline,即線上到線下)的產品形態,在線上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在線上搜集用戶信息,在線上解決能滿足用戶需求的信息產品。同時也需要有線下服務,幫助用戶實現他們需求的最后一步比如貸款買房。
刺激提前消費風險不小
據了解,房地產電商做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收益來自于電商服務費和賣房返點,而從金融產品中基本不獲利,這與各種專業P2P(peer to peer,即個人對個人)網站模式不同。
“因為各家電商金融產品都有競爭關系,我們基本不收取費用,把高收益都留給投資者,讓更多的購房人關注,同時收集購房人信息形成大數據,為后續他們的購房、裝修等消費做準備,”一位電商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雖然電商金融產品很全面,首付有貸款去支持,買了房子之后要去裝修也有相應貸款支持,這樣就使買房人在價格方面又降低了門檻,但用更低資金撬動高房價也會蘊含一些風險。
恒銀基金分析師何沐澤認為,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的收益來源是貨幣市場基金收益外加地產企業的貼息模式。這實質上利好房地產企業,能夠刺激購房能力較弱的人提前購置住房。但對促進整個房地產市場成交量的大幅回升作用不大。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則認為,互聯網金融產品還處于一個嘗試的階段,所以目前也暫時沒有相關約束。一旦出現糾紛,相應的矛盾就會增加。比如說,過去很多承諾高回報率的理財計劃下,一旦無法兌現,就會出現各類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