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電商繁榮可喜 實體商業亦須支持

電商繁榮可喜 實體商業亦須支持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1-13 08:18  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  瀏覽次數:13
? 今年11月11日一整天,天貓“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交易額達到571.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8%,參與交易的國家和地區超過240個。如果再加上其他幾家也參與了促銷活動的電商,相信交易額會更多。
  在短短的幾年里,由商家全面推動,消費者已經把“雙十一”當做節日來過,隨著交易額的增長,“光棍節”電商促銷被賦予更多意義,比如中國零售方式的改變、巨大的消費潛力,以及天貓等平臺可以無限延展,以至于很多外國政要都要去阿里巴巴拜訪,請求在天貓平臺銷售本國產品。今年的“雙十一”備受國際關注的原因還在于,阿里巴巴剛剛在紐交所成功上市,其營業額已經被視為中國消費能力的一種標志。
  今年天貓銷售額之所以繼續高速增長,是因為天貓開始實行全球化戰略,200多個國家的海外消費者可以在天貓購物,而天貓也向國內購物者提供了更多的國際產品,實現海外產品直供。其次,阿里在過去幾年,開始加快向四六線城市和農村的滲透,因為中國有一半人口在這些地區,而且基層商業環境比較差。天貓實現了商業上的“世界是平的”,成為一個世界大賣場。
  電子商務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個巨大創新,它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而且節省了搜尋成本,當然,吸引人的主要是商品價格便宜。這些優點在中國商業效率較低、成本較高、產業鏈不完善的環境中,讓電商輕而易舉地擊敗了傳統商業,電商銷售的興旺恰好反映了實體商業的困境。
  不過,對于促進經濟健康增長以及增加消費者福祉等方面,電商這種新商業形態是否比傳統商業方式更先進,更值得推廣呢?顯然,在中國商業生態鏈不成熟的環境中電商突飛猛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傳統商業不發達的結果,而不一定反映兩種商業模式的優劣,在更為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比如日本、美國等,電商并非主流。
  中國商業在計劃經濟的統購統銷狀態被打破后,變成較為零散的狀態,導致進貨成本、物流、倉儲等方面成本比較高,小商業產品也不豐富,幾乎沒有企業能建立從制造商到零售的完整商業鏈,就像沃爾瑪那樣的大型零售商。再加上稅收、商業租賃費和人工成本較高,以及小商業模式缺乏規模效應,所以傳統商業在電商面前往往敗下陣來。
  這種現狀對整個市場生態也有不利影響,尤其是生產商被迫在電商平臺直接面對消費者。電商競爭的利器是價格戰,為了獲得客戶,大部分電商多年以來以虧損維持市場份額,而這種價格競爭直接傳導給生產商。在產能過剩的狀態下,價格戰首先會沖擊生產商的利潤,進而會導致以產品質量下降為代價降低成本,陷入一種不良循環。長此而往,這可能影響中國制造業向中高端的升級,對企業創新、品牌質量和長期的消費者福利都可能有不利影響。
  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規模大、居住密集的國家,發展集約化的商業生態有著巨大的天然優勢,只有這種健康的多層次的市場生態才是中國制造業與商業的出路。中國傳統商業的衰落是因為稅收高、物流貴以及落后的組織形式與管理方式,而電商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卻是基于這些導致傳統商業陷于困境的因素。電商繁榮固然可喜,但只看到這一點,卻有可能影響制度性的改革和完善。政府仍然有必要從稅收、物流以及其他政策方面支持傳統商業,這是推動中國經濟創新與發展的要求。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