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麻煩”纏身的陳歐再一次需要出面就電商貨源問題給點回應。
? ? ?有自稱聚美海外業務的員工發郵件爆料,聚美涉嫌采購海外來路不明的,甚至是假冒的化妝品。聚美位于北京的貨倉被查,海外業務孫姓總監以及兩名業務人員被帶走調查。
? ? ?這已經不是聚美優品2014年上市的榮光時刻,半年前爆發的奢侈品“售假門”風波的后遺癥尚未完全消失,而這一次爆料的矛頭已經從第三方平臺銷售奢侈品轉向聚美優品自營的化妝品業務。
? ? ?“前幾年被一個所謂的‘前員工’造謠到死,今天(1月6日)又冒出一個神通廣大的‘前員工’。”也難怪訴訟纏身的紐交所史上最年輕CEO陳歐這樣在微博上吐槽了。
? ? ?事實上,不僅聚美優品,京東、阿里等電商都因“假貨”遭到過質疑,甚至被網友吐槽為“假貨集散地”。而進入2015年,它們也不約而同地將“打假”作為未來工作的一項重點。
? ? ?聚美再遇“假貨門”
? ? ?從1月6日上午的爆料到聚美優品午間發表聲明辟謠,再到陳歐圖文并茂的長微博,此前習慣于對質疑聲沉默以對的聚美優品這一次難得地反應敏捷起來。
? ? ?但消費者對于聚美優品化妝品貨源的疑惑并沒有就此消散。
? ? ?聚美如今的境遇并不突然,早在上市之前,“假貨”這樣一粒懷疑的種子已經埋下,而現在不過是找到了一個引爆點。
? ? ?然而,如果單單把化妝品假貨的帽子扣在聚美頭上的話,實在有失公允。
? ?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08年,化妝品網購交易額為60.2億元,這一數據到2013年已增長到773.8億元。預計到2015年,化妝品網購交易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如此龐大的網購市場,促使化妝品已經成為所有電商平臺的標配,而幾乎所有的化妝品電商都在宣稱自己的商品是正品,但還是有不少消費者不放心地問一句“是真的嗎”。
? ? ?不可否認的是,由于看不到化妝品電商采購的上游流程,即便看到了商家的承諾,消費者也很難放心。而且,這會造成化妝品越是便宜,消費者越不放心的尷尬局面。此外,一般非專業的機構,很難鑒別化妝品的真偽,這也會加重消費者的顧慮。
? ? ?“假貨問題一直在化妝品行業存在,這些假貨其實有時候并不是真的是假貨,而是水貨和竄貨。”有電商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
? ? ?有意思的是,聚美2014年上市當天在北京舉辦了遠程連線活動,諸多化妝品品牌負責人前來站臺支持。
? ? ?按照陳歐當時的說法,聚美正在尋求獨家代理國外多個品牌,一旦此類合作增多將自然降低消費者對聚美假貨問題的擔心。
? ? ?進貨渠道藏風險
? ? ?對于電商平臺而言,最大的麻煩是錯綜復雜的采購渠道。
? ? ?一般電商的采購渠道分為三類:一是去廠家或地區代理等一級單位采購,由渠道的上游供貨,價格也會比較低廉;二是從中間商采購,中間商從各個正規渠道收貨,然后轉供給電商,中間商提供正規渠道開具的發票或其他有效憑證供電商確認采購產品為正品;三是分銷商采購,于某些品牌的二級或三級分銷商處采購。而從后兩種渠道進貨時,就會遭遇“假貨”的風險。
? ? ?從理論上來講,分銷商這種采購方式成本價往往比較高,很難滿足電商的定價體系,一般只作為補充性的選擇。不過,有時從其他渠道拿不到貨,或者從其他渠道拿貨成本較高,電商平臺就會選擇從較低級分銷商進貨。這時,查驗難度隨之加大,進到假貨的風險也會上升。
? ? ?“現實的情況是,電商一直都想直接從品牌商拿貨,但問題是品牌商不愿意。”有電商行業人士這樣解釋道。
? ? ?而品牌商不愿意的主要原因是傳統品牌的層層代理的經銷商制度,一旦授權給電商,就意味著線下經銷商會被擾亂。
? ? ?目前大型的化妝品廠商都會刻意控制產品流向電商的數量,避免對實體店造成太大的沖擊,以避免對實體店形成真正的威脅。
? ? ?但有接觸化妝品電商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當下的電商平臺,即使能夠拿下一些化妝品品牌的代理,很多也只是子品牌或者某些型號產品的代理權,很多明星單品和暢銷品的采購還得依靠其他渠道。
? ? ?相比化妝品電商,酒類電商與品牌商的關系更是充滿了火藥味。
? ? ?2014年年底,茅臺與電商的“分手劇”不斷上演。“早安茅臺”等多個微信端爆出消息,茅臺將在全國范圍內檢查竄貨和低價,并對電商管理祭出狠招:“凡不經銷售公司同意向電商供貨的,一經查實,即行處罰。”
? ? ?電商平臺紛紛投入“打假”
? ? ?為了力證清白,聚美優品也是蠻拼的。
? ? ?不僅陳歐將聚美優品天津、上海、廣州、成都、沈陽、鄭州六大倉庫1月6日當天正常運營的照片貼到了微博上,被質疑曾經跑路的聚美副總裁葉飛還上傳了大頭照證明自己狀態正常。
? ? ?“葉飛1月6日當天就在公司辦公,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曾經‘跑路’。要說‘跑’,他去的不是什么‘東南亞’,也不是‘美國’,而是最近兩個月都在跑韓國、日本,為聚美海淘業務建品牌建供應鏈。”按照陳歐微博的說法,極速海外購業務是公司重點扶持方向,發力勢頭很猛,也自然會得罪些人。
? ? ?剛剛過去的2014年,隨著聚美、京東、阿里先后上市,中國電商市場已經被放在了顯微鏡之下。而曾經一直困擾著各大電商平臺的假貨問題,各家上市公司沒少費心思。
? ? ?2013年,聚美發起成立了中國化妝品真品防偽碼聯盟(AuthenticCosmeticsAlliance),并推出防偽碼體系,消費者可按照商品包裝上的16位數字防偽碼進行真偽驗證。按照2014年7月公布的數據,上述聯盟已有包括歐萊雅、美寶蓮、蘭芝、高絲、薇姿等國內外品牌在內的近百名成員,占聚美整個自營商品交易總額的64%。
? ? ?去年年底的互聯網大會上,在多個場合頻繁提到“打假”一詞的京東CEO劉強東稱,京東打假的主要核心是希望提高商戶銷售假貨的成本。
? ? ?按照劉強東的表述,京東方面在調研后發現,不同于五年前,國內電商行業各家都賺得盆滿缽滿,而現在多數賣家收入不如從前,一些只是微利。而水貨、假貨商則攫取了電商利潤的60%到70%。“從前京東發現銷售假貨一般會罰款1萬到10萬,或者封店,但今后一旦發現賣家在平臺上只要賣一件假貨,會將罰款額度提高至100萬起。”
? ? ?而作為平臺,阿里的打假新招有個頗為洋氣的名字“滿天星”,以“碼”作為連接,為廠商提供從生產數據管理、產品溯源、防偽驗真、產品說明、用戶互動的一整套解決方案。消費者用手機掃描商品上的二維碼,便可辨別產品真偽并追溯產地,試圖從生產源頭截斷不良商家造假售假行為。
? ? ?而這背后,盡管一直強調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是大勢所趨,但只有當化妝品電商的蛋糕足夠分量,品牌商和渠道商才會愿意坐在談判桌上好好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