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的消費者在跨境網購上平均每年花費近350美元,全球的平均水平為300美元,在亞太市場中,中國的消費者花費更多。26%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其每年的花費超過1000美元。
這是國際快遞巨頭聯邦快遞委托Forrester咨詢公司進行的電商消費者行為研究報告披露的最新數據。
近年來,中國的消費者通過網絡大舉加入美國“黑色星期五”和圣誕夜的購物潮,也引起了這家國際快遞巨頭的關注,如何挖掘跨境電商市場蘊含的運輸生意,已經成為急需抓住的商機。
而與聯邦快遞相比,中國的快遞企業們似乎想要的更多。包括順豐、圓通、韻達等國內快遞巨頭,不僅僅看中了國際快遞的生意,還打起了建立跨境電商網站自己賣東西的主意。
“海淘”兇猛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海淘”或者“海外代購”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商務部的統計數據就顯示,2011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約1.6萬億元,2012年達到約2萬億元。2012年我國外貿增速為6.2%,而跨境電子商務貿易規模同比增速則超過25%。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則顯示,中國2013年跨境電商交易額達到3.13萬億元,2008年至2013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31.1%。
“全球電子商務在2014年銷售額超過1萬億美元,他們預估2018年會翻一倍,所以跨境電子商務在未來幾年會發展非常快。”聯邦快遞中國區總裁陳嘉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快遞跨界做電商
報告同時顯示,運輸承包和交貨時間是“海淘”消費者在作出消費決定時最看重的問題,這也意味著,跨境電商遞送,也成為快遞企業的風口。
而在國內,巨大的市場更是吸引眾多民營快遞企業涌入“海淘”大軍,甚至不再甘心只當“跑腿”,而是打造自己的跨境電商平臺分享收益。
2月初,被稱為“四通一達”之一的韻達速遞,就低調上線了自己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優遞愛(UDA)網上購物商城平臺。
韻達一位內部管理層對記者透露,UDA(優遞愛)其實是一個提供商家和買家交易的電商平臺,采取的是招商入駐的模式,商品以貨架方式直接推送給買家,商家則主要是由韻達速遞海外各地分公司進行招商。
“國際業務將是韻達新收益增長點的重要業務之一,而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是對公司速遞國際業務的延伸。”上述管理層告訴記者,與其他電商平臺相比,韻達的優勢是可以掌控物流環節,時效上更有保證,此外,公司還擁有十幾年來累積的客戶大數據,可以匯集物流產業鏈上游和下游的客戶資源。
事實上,看中“海淘”市場的并非韻達一家。一個月前,順豐速運旗下的進口電商網站“順豐海淘”正式上線,采用特賣與商城相結合的模式,品類包括母嬰用品、食品保健、美妝個護等,產品主要來自于歐美、新澳、日韓。
半個月后,圓通快遞也宣布旗下電商平臺“一城一品”正式啟動海外直購業務,上線了一批以德國廚房為主題的海外商品。
“現在很多電子商務網站已經開始自建快遞物流網絡,為什么快遞物流企業就不能嘗試分享電商發展的大蛋糕?”另一家正在醞釀介入電商領域的快遞企業高層告訴記者,在他看來,與其他電子商務網站相比,公司遍布全國的上千個配送網點是先天的優勢,而其他電子商務網站要自建物流體系,則需要耗費巨大的投資成本。
中國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則對記者分析,快遞企業介入電商領域,有其物流配送和客戶資源優勢,不過,在電商經營專業性、銷售能力方面并不具有優勢。
“海淘”的灰色地帶
聯邦快遞發布的調查報告中也顯示,在中國內地,65%的受訪者選擇從主要的綜合性購物網站購買商品,23%的受訪者選擇品牌官方網站,只有1%的受訪者選擇直接從中小型企業的獨立零售網站購買商品。
這與“海淘”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不無關系。多位行業內人士就對記者指出,在國內,受限于海關政策、物流和稅收規則,“海淘”一直游走于“灰色地帶”。
記者從多位有“海淘”經驗的消費者處就了解到,傳統的海淘模式要經過海外購物網站、返利網站、轉運公司、倉庫、快遞公司等多個環節,不僅物流成本和速度缺乏相應的保證,如果一旦發現貨品被調換或者破損,其實也是無門申訴,缺乏監管,售后服務更是無保障。
而讓正規跨境電商擔憂的,則是管理體制、政策、法規的不完善。“比如目前政府尚未建立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體系,在監管、結匯、稅收等方面沒有統一、穩定的適用制度保障。”上海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協會一位人士告訴記者,比如從國外進口的相關產品,很多需要按照一般貨物的形式交稅,稅率從10%到100%不等,而很多“海淘”產品由于商品價值小、批次多,關稅卻難以征收,檢驗檢疫風險也難以化解。
記者查閱相關稅收規定發現,我國對入境的商品區分為物品和貨物兩個概念,兩者的稅收待遇不同,物品征收行郵稅,而貨物則要征收稅率更高的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很多客戶希望通過網購把好東西買回國內,他們很多是個人消費,個人的消費跟一般貿易稅率是不一樣的,但如何有效證明他是個人不是一般貿易,身份證明就非常關鍵。”陳嘉良也對記者指出,因此,掌控交易及運輸數據,以及貨品的內容、身份證明,并把這些數據有效整合,對海關、電子商務公司都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