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慢服務品質困擾的跨境電商終于按捺不住放大招。日前唯品會高調宣布在韓國仁川建立首個境外倉庫。洋碼頭方面也表示,今年將加大力度在境外自建倉儲,完善跨境物流業務發展。為應對跨境商品配送難問題,跨境電商紛紛從輕資產轉向重資產。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重資產模式使得企業短期難有回報,不得不長期面對資金壓力。跨境電商重資產模式轉型壓力不小。
境外布倉
價格戰尚未結束,跨境電商巨頭們便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布局物流環節。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物流配送難以保證一直是跨境電商發展的第一痛點。為此,不少企業開始試圖從源頭解決這一供應鏈難題。
日前,唯品會推出“全球特賣”海淘業務平臺,高調宣布開拓韓國市場,并透露將在韓國仁川建立首個境外倉庫。不過,唯品會并不是國內首家境外布局倉儲的電商。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自2010年開始布局境外物流的洋碼頭已經率先嘗試境外倉儲模式,洋碼頭創始人兼CEO曾碧波近日曾公開表示,今年將加大境外倉儲建設力度,預計年內再自建6座境外倉儲。
以海淘為契機崛起的跨境電商業務近年火爆異常。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達到3.1萬億元,同比增長31.3%;商務部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增長至6.5萬億元,年增速超30%。
超高的增速讓跨境電商的供應鏈備受考驗。其中,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進行配送的跨境電商企業紛紛在大量的訂單面前繳械投降。而洋碼頭、唯品會等頗具資金實力的跨境電商顯然不希望物流配送成為壯大的瓶頸,境外布局倉儲戰略應運而生。
土豪游戲
布局海外倉儲的重資產工程并不是跨境電商中小玩家的能力所能及的。曾碧波透露,自建一家海外倉儲需要投入幾百萬美元,其中倉儲的購置設備花費資金巨大,而后期運營消耗的資金尤其是人工成本更為龐大。
不過,倉儲成本對于洋碼頭來說問題不大。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洋碼頭于今年1月底剛剛完成B輪1億美元融資,其隨后對外透露,洋碼頭2014年的銷售額已達到6.6億元規模,比2013年增長了2倍多,預計2015年將增長3倍以上,達到20億-30億元規模。
與洋碼頭相比,已成功在美上市的唯品會實力也不容小視。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今年3月起唯品會高調與鄭州海關、鄭州檢驗檢疫、鄭州政府等部門合作,在鄭州正式開通唯品會專屬的海淘跨境自建倉庫。隨后,唯品會又啟動了“青島市中韓海運跨境電子商務直購進口”項目,大舉發展跨境業務。
就在唯品會布局海外之前,唯品會已經在國內大規模建設物流倉儲。據唯品會高級副總裁唐倚智透露,唯品會在建和擁有的倉儲用地超過6000畝。而在未來,這些倉儲僅60%留給唯品會自用,其余倉儲將預留一部分給品牌商,另一部分給快遞公司和物流公司。
燒錢熱議
布局倉儲物流讓跨境電商從輕資產模式轉向重資產模式。不過,伴隨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各方對此種模式的態度不一。中老年用品電商蜜爸媽聯合創始人兼CEO嚴明表示,電商的核心是供應鏈,自建供應鏈、自建物流是為了控制長期成本,同時還能確保整體環節在自己的控制范圍,為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在嚴明看來,電商向重資產轉型是大勢所趨。
不過,在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看來,轉型重資產并非跨境電商發展趨勢。徐勇表示,跨境電商未來將是電商行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企業海外投資建倉可能為降低運營成本,也可能是資本投資行為。提前布局海外倉儲可以取得倉儲物流優勢,甚至可能會得到當地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因此盡早自建倉儲是企業出于戰略布局的考量,屬于行業個例。
來自北商商業研究院的觀點認為,當下海外投資建倉耗費巨大資金,跨境電商轉型重資產顯然只能是土豪們的游戲。不過,重資產模式初期企業必然面對巨大資金壓力,能否博弈好企業長遠利益與投資者的現實利益已然成為跨境電商的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