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分家大勢所趨,‘醫’的部分由醫療機構負責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藥’的部分交給專業的公司去做。目前處方藥80%的市場仍是通過醫院渠道銷售,我們相信未來2∶8的市場權重會有提升,這是我們進行醫藥電商戰略布局的主要原因。”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醫藥”)(601607.SH)戰略運營部總經理劉大偉表示。
5月17日晚,上海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京東”)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戰略、資本、業務等三個層面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構建處方藥的線上銷售平臺以及線下配送網絡;在非處方藥領域(包括OTC、保健品、醫療器械等)共同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同時,雙方將共同增資上海醫藥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藥云健康”),致力于構建醫藥電子商務和移動醫療的生態系統。
作為2014年的資本“風口”,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網上藥房數量已達200余家,互聯網醫療在2014年的融資總額創出新高,超出前三年融資額三倍之多。
作為國內醫藥集團綜合實力排名第二的上海醫藥不甘心只做藥商,今年三月,正式宣布殺入醫藥電商領域:3月9日晚間,上海醫藥發布公告稱,將與自然人季軍共同投資設立上藥云健康,涉水醫藥電商,其中上海醫藥出資7000萬元人民幣,占股70%,季軍出資3000萬元人民幣,占股30%,正式進軍醫藥電商行列。
據悉,目前上海醫藥已與超過115188家醫院有直接業務往來,為其提供藥品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管理。
而京東方面,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信息,京東已于2014年12月23日拿到了互聯網藥品交易資格證A證。這是去年第5張互聯網藥品交易A證,全國的第15張,這意味著京東將有資格為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之間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提供服務。
眾所周知,京東的物流系統是其優勢之一,隨著網售處方藥的放開,這個優勢將進一步體現。據京東醫藥商城CEO崔偉介紹,目前京東正著手籌備醫藥物流,未來將打造“全國醫藥中心-各地醫藥物流中心-1公里配送范圍”的全國醫藥物流配送體系。
此次上海醫藥與京東合作,看重的正是彼此的核心資源。
資本層面,雙方將共同增資上藥云健康。上海醫藥以增資方式將上海醫藥眾協藥業有限公司100%股權注入上藥云健康;京東則以現金以及相關資源作價,對上藥云健康實施增資。
據悉,上海醫藥與京東此次在處方藥電子商務領域的合作為排他獨家合作形式。即,京東為上海醫藥在處方藥電子商務領域內的獨家合作伙伴,上藥云健康獨家擁有在京東運營的電子商務平臺銷售處方藥藥品的權利;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雙方亦將互享各自與處方藥電子商務業務相關的數據及資源。
“上海醫藥主要在藥品供應鏈管理上提供專業藥方、醫院藥房、社會藥房、自動取藥/售藥環節的配送和管理,而京東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會在患者取藥環節發揮作用。”劉大偉如此描述。
而京東方面表示,此次與上海醫藥達成戰略合作,將其長期積累的醫藥領域優質資源與京東互聯網技術、供應鏈管理優勢相結合,打通線上線下資源,攜手打造一個切實可行的醫藥電商模式。
醫藥公司提供專業化產品,電商平臺負責線上導流以及物流配送成為了合作“標配”。
有統計顯示,目前京東2014年活躍用戶數已達9660萬,訂單量全年達6.89億,擁有第三方平臺賣家6萬家。與此同時,京東還擁有目前國內最大的電商物流中心,以及最后一公司配送的訂單執行能力。
“目前我們還是以OTC、保健品、醫療器械的網上銷售為主,但未來處方藥的配送銷售肯定會是重點。”劉大偉表示。
據了解,目前我國在售的各類藥物約1.5萬種,其中OTC(非處方藥物)僅為4727種。在2013年,OTC藥品的市場規模為1783億元人民幣,而全國醫藥流通領域的總規模卻高達1.3萬億。也正因此,搶占處方藥的網售市場才成為了各大醫藥電商的重中之重。
實際上,自去年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互聯網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來,一度傳言今年年初會頒布相關條例,采用正面清單的方式,對一部分處方藥放開網售,消息人士稱,這類藥品多數可能為慢性病的處方藥。
而如今距離征求意見稿發布已逾一年,網售處方藥卻遲遲未能落地。也正因此,業內預計此次合作的短期最大關切正是網售處方藥的落地時間。
5月17日晚,上海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京東”)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戰略、資本、業務等三個層面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構建處方藥的線上銷售平臺以及線下配送網絡;在非處方藥領域(包括OTC、保健品、醫療器械等)共同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同時,雙方將共同增資上海醫藥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藥云健康”),致力于構建醫藥電子商務和移動醫療的生態系統。
作為2014年的資本“風口”,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網上藥房數量已達200余家,互聯網醫療在2014年的融資總額創出新高,超出前三年融資額三倍之多。
作為國內醫藥集團綜合實力排名第二的上海醫藥不甘心只做藥商,今年三月,正式宣布殺入醫藥電商領域:3月9日晚間,上海醫藥發布公告稱,將與自然人季軍共同投資設立上藥云健康,涉水醫藥電商,其中上海醫藥出資7000萬元人民幣,占股70%,季軍出資3000萬元人民幣,占股30%,正式進軍醫藥電商行列。
據悉,目前上海醫藥已與超過115188家醫院有直接業務往來,為其提供藥品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管理。
而京東方面,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信息,京東已于2014年12月23日拿到了互聯網藥品交易資格證A證。這是去年第5張互聯網藥品交易A證,全國的第15張,這意味著京東將有資格為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之間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提供服務。
眾所周知,京東的物流系統是其優勢之一,隨著網售處方藥的放開,這個優勢將進一步體現。據京東醫藥商城CEO崔偉介紹,目前京東正著手籌備醫藥物流,未來將打造“全國醫藥中心-各地醫藥物流中心-1公里配送范圍”的全國醫藥物流配送體系。
此次上海醫藥與京東合作,看重的正是彼此的核心資源。
資本層面,雙方將共同增資上藥云健康。上海醫藥以增資方式將上海醫藥眾協藥業有限公司100%股權注入上藥云健康;京東則以現金以及相關資源作價,對上藥云健康實施增資。
據悉,上海醫藥與京東此次在處方藥電子商務領域的合作為排他獨家合作形式。即,京東為上海醫藥在處方藥電子商務領域內的獨家合作伙伴,上藥云健康獨家擁有在京東運營的電子商務平臺銷售處方藥藥品的權利;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雙方亦將互享各自與處方藥電子商務業務相關的數據及資源。
“上海醫藥主要在藥品供應鏈管理上提供專業藥方、醫院藥房、社會藥房、自動取藥/售藥環節的配送和管理,而京東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會在患者取藥環節發揮作用。”劉大偉如此描述。
而京東方面表示,此次與上海醫藥達成戰略合作,將其長期積累的醫藥領域優質資源與京東互聯網技術、供應鏈管理優勢相結合,打通線上線下資源,攜手打造一個切實可行的醫藥電商模式。
醫藥公司提供專業化產品,電商平臺負責線上導流以及物流配送成為了合作“標配”。
有統計顯示,目前京東2014年活躍用戶數已達9660萬,訂單量全年達6.89億,擁有第三方平臺賣家6萬家。與此同時,京東還擁有目前國內最大的電商物流中心,以及最后一公司配送的訂單執行能力。
“目前我們還是以OTC、保健品、醫療器械的網上銷售為主,但未來處方藥的配送銷售肯定會是重點。”劉大偉表示。
據了解,目前我國在售的各類藥物約1.5萬種,其中OTC(非處方藥物)僅為4727種。在2013年,OTC藥品的市場規模為1783億元人民幣,而全國醫藥流通領域的總規模卻高達1.3萬億。也正因此,搶占處方藥的網售市場才成為了各大醫藥電商的重中之重。
實際上,自去年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互聯網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來,一度傳言今年年初會頒布相關條例,采用正面清單的方式,對一部分處方藥放開網售,消息人士稱,這類藥品多數可能為慢性病的處方藥。
而如今距離征求意見稿發布已逾一年,網售處方藥卻遲遲未能落地。也正因此,業內預計此次合作的短期最大關切正是網售處方藥的落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