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阿里巴巴宣布10億元現金補貼發放給北京區域消費者后,天貓超市首度披露了核心業務情況,數據顯示,天貓超市在北京的受歡迎程度暴增,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740%,約9成消費者都開始用手機逛超市。
7月的北京氣溫節節攀高,甚至一度出現40°C的“燒烤模式”,天貓超市的“高溫補貼”應運而生。在寫字樓、公交車、地鐵等處,集中出現的天貓超市廣告引起了北京市民的注意。因其發放的50元現金補貼促銷力度極大,引發消費者的口碑傳播,進而登錄天貓超市,發現足不出戶便可購遍生活百貨,于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天貓超市銷量迎來了740%的暴增。
事實上,天貓超市在北京一炮打響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天貓超市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全力打造的網上超市,與天貓單品單店的傳統模式策略截然不同。
在商品層面,天貓超市主打生活百貨一站購齊,為消費者提供休閑零食、糧油米面、進口食品、家清個護、家居百貨、母嬰用品等商品,并利用天貓與全球供應鏈及品牌深度合作的優勢,直接由品牌方提供產品,并承諾正品保障。在服務層面,天貓超市擁有自主物流體系,不僅把米面糧油等大件包裹送貨上樓,更有當天送達、夜間配送等貼近消費者需求的深入服務。
在天貓超市頁面上,“北京專享”的推廣活動已經展開,每天9點、12點、20點三個時段,北京市用戶可以搶收50元專享紅包。此外,隨著天貓超市北京訂單量的暴漲,菜鳥網絡專門推出的“當日達”的服務將專用配送站點擴充了兩倍,并增加了每日發貨頻次,近期還計劃在北京周邊再啟用一個天貓超市“巨無霸”倉庫。
借助強大的菜鳥網絡支撐,北京的天貓超市用戶在上午11點之前下單,當天即可收貨,并且可自主選擇送貨時間,最晚能派送至當天22點。這在整個阿里巴巴交易平臺乃至整個中國電商界,都有不可比擬的巨大優勢。
在此基礎之上,天貓超市的“高溫補貼”成為催化劑,讓北京消費者對便捷的生活百貨購物需求,與天貓超市在貨品和物流服務兩方面巨大的優勢,發生了化學反應,從而爆發出了740%的巨大增長。
據天貓方面的數據統計,在這個剛剛開始的網購盛宴中,近9成消費者選擇用手機“逛超市”。這表明一線城市的用戶購物途徑已經明顯從傳統的線下商超向網購遷移,并隨著電商的發展和促銷活動的刺激,逐漸培養成購物習慣并沉淀下來。在復購率高、黏性強的商超業態中,這一點體現得更為明顯。
數據顯示,在北京地區,80后成為天貓超市購物的中堅力量,而在高校云集的海淀區,大批90后涌入了掌上超市。天貓超市的便利和實惠,逐漸滲透進新生代的生活中,成為了一種購物新潮流。
這種潮流的形成,與阿里巴巴布局零售商超業務的整體策略密不可分。數年來,阿里巴巴集團布局銀泰等大型線下商業,并不斷試水O2O,打通物流、支付等各個環節,布局城市生活各個消費場景。如今,整合零售業態的策略已初顯成效。
隨著天貓超市的大舉進軍,線上線下的商業業態將迎來全面洗牌。
線下商超業務近年來正呈現自然衰退。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包括店面租金、人工成本等費用剛性上升等因素,2014年超市行業凈利潤同比下滑5.87%。而根據聯商網的數據,今年僅上半年,百貨業門店關閉了25家,已經高于去年全年的23家。
在業界人士看來,線下百貨關店數量大增,預示著傳統百貨行業的轉型步伐正在加快。此消彼長,隨著電子商務對用戶需求的不斷滿足,網上超市成為白領、大學生等網購主流人群的購物新場景,在電商平臺運營策略的有效刺激下,其規模將可能會出現井噴。
北京近9成消費者手機逛超市,網上超市成為主流人群購物新場景
7月的北京氣溫節節攀高,甚至一度出現40°C的“燒烤模式”,天貓超市的“高溫補貼”應運而生。在寫字樓、公交車、地鐵等處,集中出現的天貓超市廣告引起了北京市民的注意。因其發放的50元現金補貼促銷力度極大,引發消費者的口碑傳播,進而登錄天貓超市,發現足不出戶便可購遍生活百貨,于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天貓超市銷量迎來了740%的暴增。
事實上,天貓超市在北京一炮打響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在商品層面,天貓超市主打生活百貨一站購齊,為消費者提供休閑零食、糧油米面、進口食品、家清個護、家居百貨、母嬰用品等商品,并利用天貓與全球供應鏈及品牌深度合作的優勢,直接由品牌方提供產品,并承諾正品保障。在服務層面,天貓超市擁有自主物流體系,不僅把米面糧油等大件包裹送貨上樓,更有當天送達、夜間配送等貼近消費者需求的深入服務。
在天貓超市頁面上,“北京專享”的推廣活動已經展開,每天9點、12點、20點三個時段,北京市用戶可以搶收50元專享紅包。此外,隨著天貓超市北京訂單量的暴漲,菜鳥網絡專門推出的“當日達”的服務將專用配送站點擴充了兩倍,并增加了每日發貨頻次,近期還計劃在北京周邊再啟用一個天貓超市“巨無霸”倉庫。
借助強大的菜鳥網絡支撐,北京的天貓超市用戶在上午11點之前下單,當天即可收貨,并且可自主選擇送貨時間,最晚能派送至當天22點。這在整個阿里巴巴交易平臺乃至整個中國電商界,都有不可比擬的巨大優勢。
在此基礎之上,天貓超市的“高溫補貼”成為催化劑,讓北京消費者對便捷的生活百貨購物需求,與天貓超市在貨品和物流服務兩方面巨大的優勢,發生了化學反應,從而爆發出了740%的巨大增長。
據天貓方面的數據統計,在這個剛剛開始的網購盛宴中,近9成消費者選擇用手機“逛超市”。這表明一線城市的用戶購物途徑已經明顯從傳統的線下商超向網購遷移,并隨著電商的發展和促銷活動的刺激,逐漸培養成購物習慣并沉淀下來。在復購率高、黏性強的商超業態中,這一點體現得更為明顯。
數據顯示,在北京地區,80后成為天貓超市購物的中堅力量,而在高校云集的海淀區,大批90后涌入了掌上超市。天貓超市的便利和實惠,逐漸滲透進新生代的生活中,成為了一種購物新潮流。
這種潮流的形成,與阿里巴巴布局零售商超業務的整體策略密不可分。數年來,阿里巴巴集團布局銀泰等大型線下商業,并不斷試水O2O,打通物流、支付等各個環節,布局城市生活各個消費場景。如今,整合零售業態的策略已初顯成效。
隨著天貓超市的大舉進軍,線上線下的商業業態將迎來全面洗牌。
線下商超業務近年來正呈現自然衰退。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包括店面租金、人工成本等費用剛性上升等因素,2014年超市行業凈利潤同比下滑5.87%。而根據聯商網的數據,今年僅上半年,百貨業門店關閉了25家,已經高于去年全年的23家。
在業界人士看來,線下百貨關店數量大增,預示著傳統百貨行業的轉型步伐正在加快。此消彼長,隨著電子商務對用戶需求的不斷滿足,網上超市成為白領、大學生等網購主流人群的購物新場景,在電商平臺運營策略的有效刺激下,其規模將可能會出現井噴。
北京近9成消費者手機逛超市,網上超市成為主流人群購物新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