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想當運營商其實已經不是大新聞,2011 年ComputerWorld 曾經報道稱,早在 2005 年,美國無線通信和互聯網協會(CTIA)前任主席 John Stanton 就已經和喬布斯商量過在未授權頻譜上架設自己的無線網絡,讓蘋果可以踢開運營商,自己提供網絡服務。
去年蘋果也有在這方面的動作。美國和英國的用戶們會發現在iPad Air 2 的可插卡移動數據版上,內置了一張Apple SIM 卡,激活設備后用戶可以直接選擇 GigSky, T-Mobile, Sprint 或者 AT&T 等運營商的網絡套餐,省去了自己再去電信運營商買卡的步驟。如今蘋果要自己當虛擬運營商,相當于將這些網絡服務包裝成自己的。

但是和運營商的談判永遠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即使是在美國,時至今日,iPad Air 2 中內置的 Apple SIM 卡仍然不支持 Verizon 的網絡,Verizon 之所以不愿意和蘋果合作,是為了想讓用戶直接通過 Verizon 而不是蘋果官方購買iPad。如果你想在iPad Air 2 上使用 Verizon 的網絡,要么就去 Verizon 官方店購買iPad,要么就買完iPad 后再去 Verizon 買張卡。
同樣的問題未來可能繼續存在。雖然已經有向京東一樣的虛擬運營商在租用網絡設施,但是當有一天這項服務來到中國的時候,不知道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中國電信這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態度會是怎樣的。是會聯合起來抵制,還是選擇如何向蘋果展示自己在基站和移動網絡方面的優勢,游說蘋果租用自己的網絡設施?
在iPad Air 2 上的 Apple SIM 卡,終有一天會拿到iPhone 上來。不過這件事情在蘋果之前已經有人開始做了。Google 在今年 4 月份發布了Project Fi,這是一個 MVNO (虛擬移動網絡運營商)+ 智能Wi-Fi選擇的無線服務。提供了 20 美元的基本套餐(包括通話、短信、熱點)以及每 GB 10 美元的全球統一資費。
對于運營商來說,向蘋果租用網絡設施固然賺錢,但是用戶很可能就不會來自己這里購買iPhone 了。而對蘋果來說,如果運營商們缺乏為iPhone 宣傳推廣的動力,iPhone 的銷量有可能會不如從前。如何使兩者的利益處在同一方向上,會是當下蘋果和運營商談判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