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線上全國購全球購繼續升溫,線下實體零售加大力度保食品安全

線上全國購全球購繼續升溫,線下實體零售加大力度保食品安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9-25 08:25  瀏覽次數:45
? 中秋、國慶“雙節”將至,各大零售賣場進入個人、家庭消費的采購高峰。隨著經濟企穩,零售市場逐漸活躍,今年“雙節”期間的消費市場,回暖跡象更明顯,線上線下零售消費市場均呈火熱態勢。與此同時,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優質產品的需求不斷“升級”,保質保量保安全已成為傳統零售企業與電商爭搶市場的新“高地”。再加上今年國慶期間適逢新《食品安全法》實施,不少零售企業紛紛主動升級食品安全體系,適應消費市場的新變化。
線上全國購全球購繼續升溫
今年雙節期間消費品零售市場回暖跡象明顯,尤其是隨著網購渠道、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全國購、全球購正成為一道亮麗風景。
據阿里大數據統計,中秋節前一個月,在淘寶、天貓等阿里系平臺,銷售增長最快的月餅,近一個月整體銷售額較上一周期環比增長10倍多,銷量增長則超過7倍。
在網購市場,中秋消費的“熱門明星品”,還包括燕窩、阿膠、石斛、西洋參、蜂蜜、枸杞和蟲草等秋季傳統滋補品。據淘寶指數顯示,滋補品近30天的搜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04%。僅燕窩一項就占據滋補品類目搜索的39.42%。
面對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利用大數據指引備貨的商家們,也早早將中秋節當做傳統滋補品的重要銷售節點。據阿里指數顯示,8月12日起,傳統滋補品的1688采購指數和供應指數都成倍增長。截至9月23日,最近30天傳統滋補品在“食品、飲料行業”中1688采購指數排名第2。
網購渠道還讓消費者在“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節日里,不僅能購買到家鄉特產一解“鄉愁”,還能享受到來自全球的優質商品。
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和嘉興等城市成為月餅銷售重鎮,每天都有大量訂單從這些城市發出。來自中國臺灣、香港地區,以及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華人聚集地的百年老字號月餅也開始在國內走俏。
順豐優選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今年中秋節前“海淘”市場出現一個囤貨小高峰,“9月比8月增長約150%,銷量最大的是奶粉和紙尿褲。”據該人士稱,為方便國內消費者海淘,該公司今年物流進一步提升,4-5天就能到貨。”
隨著中國網民的消費需求不斷升級,今年跨境購物備受消費者熱捧。據尼爾森最新發布的《2015跨境網購消費報告》顯示,通過購物網站進行海外購物已成國人獲得國外商品的主要渠道。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受訪消費者國內網購頻次為10次、跨境購物為7次;最近一次花費方面,國內網購人均消費為754元、跨境購物人均為1232元。
線下實體零售加大力度保食品安全
在“雙節”消費高峰期,網購市場紅火,線下實體零售企業則因品類齊全、安全度高而保持著消費主渠道的“霸主”地位。今年國慶日適逢我國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多家傳統零售企業更是加大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和投入,并將“食品安全保障”視為與電商爭鋒的有力武器之一。
記者日前參加了國際零售巨頭麥德龍位于廣州天河商場店內的食品安全管理體驗活動。在肉類食品區域,記者剛一踏入,就明顯感覺到“寒冷”,貨架上擺放著的袋裝豬肉、牛肉均處于低溫環境。記者留意到墻上掛著的計溫器,其中加工操作間的溫度顯示為≤10℃,而銷售區和儲藏區的溫度設置則控制在0℃—4℃。在蔬菜鮮果區,記者還試用了其可追溯系統的移動應用。
“新《食品安全法》提出,企業要實現食品可追溯,目前,我們構建的可追溯體系已涵蓋3000多種商品,包括果蔬、畜禽制品、奶制品、水產品和綜合類五大類產品線。”麥德龍公司質量經理段惠萍告訴記者,目前在該商場內,60%商品已可追溯,消費者只需掃描二維碼就可準確、快速獲得商品生產、流通信息,未來,該公司計劃將可追溯體系覆蓋到更多商品。
“今年雙節安全預案,我們還特別增加中秋節月餅食品安全重點檢查,10月1日之前還再次舉行返包突擊大檢查。”家樂福有關人士也介紹。”
記者發現,今年家樂福、沃爾瑪、廣東永旺、華潤萬家等不斷加大、加強自有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如9月23日,啟動并投放使用的家樂福中國供應鏈華中物流中心,就專門配備了18至22攝氏度的專業溫控室,專供酒類、巧克力及奶粉的儲存。
沃爾瑪也告訴記者,該公司每個沃爾瑪生鮮配送中心都設有專業的快速檢測實驗室,對蔬菜、水果產品集中進行農藥殘留檢測,避免不合格產品進入門店。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在鮮食配送中心產品檢驗就超過6.2萬次。據悉,2013—2015年沃爾瑪持續投入于食品安全領域,至今累計投入預計超3億元。
有零售業人士指出,在“雙節”消費高峰期電商各出奇招搶客流,但在食品、洗護日用品等領域,特備是生鮮食品方面,電商還是稍遜一籌。原因是,“電商們很難像傳統零售企業那樣有資金、有經驗、有能力構建完善而龐大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故對于傳統零售商而言,食品尤其是生鮮食品成為對抗電商的重要武器。”
■記者觀察
線上線下融合 促進消費增長
近幾年,隨著國內消費方式、消費習慣和消費需求急劇變化,國內零售市場的兩股力量從先前的博弈—競爭,最終走向融合。商務部在本月初曾透露,目前正在起草有關政策性文件,支持線上線下融合,促進商貿流通創新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有利于發揮各自優勢,促進消費增長。”
無可否認,網上購物渠道因方便、便捷、商品豐富、品類多、更新快,而迅速吸引年輕、時尚一族的消費力,蠶食了部分傳統線下零售企業的市場份額。不過,線下零售實體企業也有優勢,它們憑借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完善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以及貼心人性化服務等購物體驗,仍然穩穩成為消費者日常商品采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
今年10月1日實施的新《食品安全法》,被視為國家對食品安全監管“加碼升級”,尤其對網購食品,新法將其納入監管范圍。在促進新興網購市場規范發展的同時,其實也進一步促進線上、線下零售業的融合。傳統零售企業擁有強大的采購商品、保障商品質量安全的體系,線上零售企業則擁有快速分銷、流通、消費觸角靈敏的能力,兩者若是結合、打通,優勢互補,則可將中國銷售、中國制造體系拉升到一個新階段。
事實上,今年這種“融合”正在快速進行著,傳統零售企業們自覺融入“互聯網+”,如華潤萬家、家樂福、麥德龍、沃爾瑪以及本地的廣百、廣州友誼、摩登百貨等均已開辟電商業務,并積極、主動應動微信支付、支付寶等新技術;線上零售巨頭們也在積極布局“落地”,如當前蓬勃發展的O2O商業模式,就是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具體表現。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