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O2O行業歷經了五年的探索期后已進入市場啟動期,同質化、資本傾斜將令行業整合。昨日,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上門美容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5》顯示,上門美容行業進入市場啟動期,但面臨市場、安全和場景限制大的阻礙因素。
在“互聯網+”的風口下,去年以來,小美到家、美容總監、河貍家、容么么等美容O2O平臺紛紛涌現,并獲得資本關注。分析顯示,美容需求量的增加、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和消費者消費能力的增強,這些因素共同催熱了上門美容市場。易觀智庫的分析認為,目前上門美容市場競爭格局基本形成,但由于產品同質化嚴重和資本向行業領先廠商的傾斜,市場開始整合,競爭加劇,行業進入市場啟動期。
對此,美容總監CEO趙一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上門美容市場目前已經度過了原始和浮躁的探索期,行業整合是發展趨勢,通過優勝劣汰市場將進入良性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來自市場、安全和場景的三方面因素成為上門美容行業的發展痛點。報告指出,目前上門美容平臺仍處于用戶培養階段,消費者認知度低,用戶黏性較差;同時,上門美容行業的市場監管和政策尚不健全,市場監管存在漏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曾指出,上門美容的產品資質在產品方,美容資質在美容師手中,平臺的功能是建立聯系,打的是“擦邊球”。此外,上門美容易觸及消費者隱私,對消費者和美容師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最后,美容服務往往需要儀器設備,上門美容由于場景限制而難以提供大型專業儀器。
不過,趙一并不認為服務場景阻礙了上門美容行業的發展,他認為,上門美容市場是對美容市場的補充,屬于增量,不是對傳統美容市場的替代。上門美容平臺提供的是偏手工服務類的美容服務,而需要大型儀器才能實現的美容服務需多人配合、程序繁瑣,用戶本應在實體店內消費。對于安全問題,趙一表示,美容師均實名登記,只向女性消費者提供服務,規定晚上九、十點后不提供服務,避免安全隱患。
上門美容用戶體驗也有待提高。數據顯示,該行業用戶消費頻次偏低,使用頻次為一周至一個月的占43.7%,頻次為2-3天的僅占16.1%。對上門美容App的滿意度調查顯示,用戶非常滿意僅占33.5%,一般、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用戶合計占比達40.6%。
報告指出,中國美容市場有千億級的規模,但由于面臨上述限制因素,市場規模仍然較小、使用人數較少,客單均價在100-200元左右,用戶為小眾群體。易觀智庫分析認為,在線上預訂、線下美容師上門服務的單一模式背景下,優化服務和合作擴展將成為未來上門美容平臺破局的關鍵。趙一表示,未來多樣化、覆蓋范圍、融資能力及人才儲備將成為制勝突破口。
在“互聯網+”的風口下,去年以來,小美到家、美容總監、河貍家、容么么等美容O2O平臺紛紛涌現,并獲得資本關注。分析顯示,美容需求量的增加、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和消費者消費能力的增強,這些因素共同催熱了上門美容市場。易觀智庫的分析認為,目前上門美容市場競爭格局基本形成,但由于產品同質化嚴重和資本向行業領先廠商的傾斜,市場開始整合,競爭加劇,行業進入市場啟動期。

不過,趙一并不認為服務場景阻礙了上門美容行業的發展,他認為,上門美容市場是對美容市場的補充,屬于增量,不是對傳統美容市場的替代。上門美容平臺提供的是偏手工服務類的美容服務,而需要大型儀器才能實現的美容服務需多人配合、程序繁瑣,用戶本應在實體店內消費。對于安全問題,趙一表示,美容師均實名登記,只向女性消費者提供服務,規定晚上九、十點后不提供服務,避免安全隱患。
上門美容用戶體驗也有待提高。數據顯示,該行業用戶消費頻次偏低,使用頻次為一周至一個月的占43.7%,頻次為2-3天的僅占16.1%。對上門美容App的滿意度調查顯示,用戶非常滿意僅占33.5%,一般、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用戶合計占比達40.6%。
報告指出,中國美容市場有千億級的規模,但由于面臨上述限制因素,市場規模仍然較小、使用人數較少,客單均價在100-200元左右,用戶為小眾群體。易觀智庫分析認為,在線上預訂、線下美容師上門服務的單一模式背景下,優化服務和合作擴展將成為未來上門美容平臺破局的關鍵。趙一表示,未來多樣化、覆蓋范圍、融資能力及人才儲備將成為制勝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