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電商自誕生以來,一直以打破中間環節、提供低價產品為賣點,這也引發酒企公開與電商撕破臉。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酒業電商在潛移默化中開始轉變思路搶奪市場份額。越來越多的酒類電商開始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與絕大多數酒企都達成了合作關系,告別之前的低價廝殺,主動與酒企示好,以求具備自我造血功能。有業內人士認為,酒業電商僅靠明顯偏離產品市場價格的低價生存已經不太現實,甚至會導致自身陷入惡性循環。酒業電商已經將視線轉移到拼服務、拼質量,如此才能在激烈的角逐中生存。
聯動酒企欲告別低價
日前,有媒體曝出了1919的三年規劃,在2019年將突破1000億元。如此龐大的銷售額,用以往靠低價與酒企對抗的方式已經很難完成了。
對此,1919 CEO楊陵江公開表示, 公司將逐步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與絕大多數酒企達成合作關系。
縱觀國內酒業電商,這也不算是新鮮的玩法,據悉,酒仙網也早開始通過互聯網定制款,相繼與瀘州老窖、全興、水井坊等酒企達成合作。
業內人士稱,國內酒業電商除了與上游直接定制產品或是獨家合作,酒業電商巨頭也對電商流露出收購意向,如網酒網便曾提出,欲收購上游酒企,從而掌握定價權擴大中間收益。
除此之外,酒業電商也紛紛推出多元化服務,如京東、網酒網、酒仙網都推出了期酒服務,以鎖定小部分高端消費人群。
相關資料顯示,去年“雙11”之際,曾與多家電商割席斷交的五糧液,首次與1919酒類直供合作推出425ml的52度水晶瓶,通過包裝規格的差異來規避不同渠道的價格沖突,該產品穩居后者“雙11”銷量第一的寶座。無獨有偶,洋河也推出“洋河1號”App客戶端布局O2O。茅臺旗下的茅臺物聯網云商城也于本月進入內部評測階段。
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指出,從過去的完全對立到今天的合作,酒企和電商都在放低姿態尋找整合的路徑,重構產業的新規則。
打破電商燒錢怪圈
事實上,對于酒類電商來說,如果長期燒錢以低價換流量,屬于“殺敵三千,自損八百”,自身也會陷入非良性的成長環境之中。而一味燒錢以低價換流量的時代已成為過去。
面對國內酒業電商從根本上的這場變革,除了希望可以借此提高利潤率之外,推出酒企定制款從而對產品進一步把控也是一個考慮,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酒業電商的自我造血功能。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酒業電商都在扎堆登陸資本市場,以獲取更多的融資渠道,這也說明了酒業電商對于資本的渴求,所以僅靠明顯偏離產品市場價格的低價生存已經不太現實,甚至會導致自身陷入惡性循環。酒業電商已經將視線轉移到拼服務、拼質量,如此才能在激烈的角逐中生存。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員則表示, 現在中國酒類市場仍處于調整過程當中,這次調整對于行業來講是修正錯誤、恢復理性、回歸正常的過程,它使行業回到與社會、經濟、消費水平同步發展,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正確軌道上來,雖然痛苦,但卻為今后的長期良性發展奠定了一個基礎。
B端成酒業電商新逐利點
據酒仙網最新財報顯示,公司B2B業務漲幅顯著,2014年B2B業務營業額1.16億元,2015年營業額則為6.32億元,增長率高達445.71%。據悉,該業務的前身是中釀酒團購,相當于一個酒類批發平臺,中小型客戶可借此采購酒水。
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日前公開對媒體表示,去年酒仙網專注于B2C核心業務,同時大力發展B2B業務。今年還將繼續加大B2B業務,預計翻一番,爭取達到20億元。
無獨有偶,作為酒仙網的勁敵,1919酒類直供也推出了B2B業務隔壁倉庫,主要面向經銷商及餐飲、酒吧、KTV、茶樓等目標商戶,通過整合散亂餐飲等渠道訂單,滿足采購需求,并降低其庫存壓力。
除此之外,中酒網在去年便提出要打造中酒產業聯盟B2B大社區,以整合行業上下游資源,做酒業的沃爾瑪。易酒批、丹露網等酒業電商都已涉足B2B業務。
有業內人士認為,酒業電商的B2B業務,可以考慮采用電商大數據系統,采集終端數據并對經銷商的采購進行指導,加速渠道信息對稱透明、減少流通渠道及中介費用,這符合酒業消費升級的趨勢,這點極有可能成為未來酒業電商新的盈利利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