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消息,在“315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HTC近期聯合多家法律機構,在北京和上海兩地推出了“3.15 消費者權益保護援行”系列活動。走進高校和社區,為消費者帶來專業的手機維權常識,提供免費法律援助、咨詢服務。作為全球手機創新與設計的領導者,HTC希望通過這樣的公益宣傳活動,讓消費者掌握更加豐富的手機產品知識,在消費過程中更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手機與人們日常生活的結合日益緊密,手機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更是大大的提高。而在手機消費過程中,不少消費者仍存在一個誤區:認為水貨手機是物美價廉的好選擇。但實際上,這些來源“龍蛇混雜”的水貨手機中有著為數眾多的“半水貨”手機,潛藏著很多難以預計的危害,更將嚴重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HTC在今年的“3.15 消費者權益保護援行”系列活動中向消費者詳細講解了“半水貨”手機的危害。
產品質量不過關,硬件配件不合格
對于消費者而言,購買半水貨手機,并是精明之選。由于“半水貨”手機的配件來源復雜,且裝配水準根本無法保證和原廠產品一致,因此在手機使用過程中經常會發生軟件與硬件的沖突。比如:不能通過GPRS上網、不能發送簡體中文短信、頻繁死機就是家常便飯,更有甚者會造成手機重要功能的缺失。近期,一位叫“蘇小梗”的網友發微博稱自己遭遇撬門盜竊,用手機撥打110報警求助,可電話中總是語音提示,遲遲聯系不上110接警員。后來發現是因為自己購買的水貨手機沒有獲得入網資格,所以打不通110報警電話。
此外,半水貨手機中大量充斥著很多假冒、翻新、拼裝的機器,很多奸商經常使用C類的翻修或者組裝手機冒充A類水貨手機進行銷售,造成“價格更低”的假象吸引消費者。同時,相關配件如電池或充電器等,也都會被不良商家偷梁換柱,用更為廉價的商品來替代。在一些手機電池爆炸傷人的事件中,究其原因也是消費者購買了這些組裝的水貨手機。如果不幸買到這樣的水貨手機,實在是得不償失。
輻射超標難防范,危害大
各大手機品牌都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自己的手機輻射值(SAR),并對出廠產品進行嚴格的檢測,控制自身產品的最大輻射值是在人體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的。手機輻射值的高低是由材質、硬件等決定的,正規廠商能保證材質和硬件的質量,能根據不同產品的材質、硬件配置,通過技術手段,降低手機輻射值。而一些水貨、半水貨手機,因為存在大量翻新、拼裝的機器,商家自身又不會建立相關的檢測環節,這些商品輻射超標,對人體造成的損害是非常大的。現代人對于手機的依賴越來越大,有些人甚至24小時不關機。這樣長期近距離接觸超標的輻射源,消費者健康難以保證,并且一旦出現問題,也很難索償或追究商家責任。
售后服務是最大硬傷
由于大多數走私手機的販賣點規模小,缺乏資金和技術,無法建立起自己的維修網點,因此他們經常利用保修條款的漏洞躲避保修責任,使得消費者無法得到保修服務。雖然現在有一些水貨手機商家信誓旦旦的承諾一年保修甚至終身保修,但是在實際的保修過程中,卻大玩“貓膩”:增大人為損壞的范圍,將手機損壞的責任盡可能多的轉嫁給消費者本人;或是在保修過程中利用消費者對手機產品的不了解,構建陷阱,讓消費者付出更加高昂的維修成本。此外,由于沒有經過手機廠商的技術培訓,因此水貨手機商家的維修技術水平往往不高,很可能經過了長時間的維修卻沒有找到出現問題的真正原因,而在這個過程中手機反而出現了新的問題,讓消費者更加苦惱不堪。更有甚者,會在拆機維修過程當中,對原來的手機零件進行調包,而消費者因為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根本發現不了。
半水貨手機因為來源復雜,且不需要開具正規銷售發票,也不用負責售后服務,所以在售價上具有極大的優勢。但是,通過非法途徑進口不合格的手機,本身就是違法行為,而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的權益也難以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作為消費者,在購買手機的時候應該仔細考慮,不要為了貪小便宜,而吃大虧。面對水貨和半水貨手機的低價誘惑,需要果斷的說“不”,做精明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