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業內人士眼中,以直銷起家的戴爾公司是一家以運作高效而著稱的企業。戴爾公司制定的每一個戰略,都嚴格地在高效體系中貫徹執行。從百分之百直銷到發展合作伙伴來分銷,從單純的硬件銷售商到收購十多家公司轉型為端到端的全面解決方案供應商,戴爾的變化有目共睹。如今,越來越多商業客戶開始用x86服務器替代原來流行的UNIX架構,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帶設備)勢頭強勁,都是戴爾未來發展的機遇,似乎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不過,現在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戴爾不久前發布的財報顯示,戴爾2013財年第四季度的凈利潤為5.30億美元,同比下滑31%;營業收入為143.14億美元,同比下滑11%。再加上戴爾在私有化進程中不斷出現各種變數,也許,戴爾又到了需要做出改變的時候了。
戴爾的組織架構已經進行了較大調整,后端分為軟件、服務、企業解決方案,以及終端用戶計算四大業務單元,前端則由各個專門的銷售團隊服務于不同類型的客戶。
新建四大業務單元
當記者見到戴爾公司總裁兼首席商務官史蒂芬·菲利斯(Stephen J. Felice)時,他已經在亞洲停留了兩周時間。面對戴爾表現不佳的財報,作為戴爾公司銷售和市場團隊的最高領導人,史蒂芬當然要采取新的措施。
“我要向大家了解這個地區的各項業務做得怎么樣,我能夠在哪些方面幫助他們成長。” 史蒂芬介紹了他此次亞洲之行的目的,“我們要集結所有的銷售人員,向他們介紹公司現在的戰略,并對他們進行培訓。此外,我當然還要花很多時間去拜訪本地的重要客戶。我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都見了很多的客戶。”
對于戴爾財報出現的問題,史蒂芬認為其中重要的原因還是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很多企業的IT預算大幅下滑,以致整個IT行業的發展都受影響。“我們在很多區域市場都可以看到PC的銷售量在持續下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史蒂芬說。
不過,史蒂芬認為企業級產品的需求還是在不斷上升。“我們的轉型戰略幫助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市場局勢不佳的困難,而且我們看到這個市場已經有了好轉的勢頭,雖然還沒有恢復到強勁增長的狀態,但是我相信這種好轉會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繼續下去。”他補充說。
史蒂芬特別強調,戴爾的組織架構已經進行了較大的調整。現在戴爾公司的業務分為四大單元——軟件、服務、企業解決方案,以及終端用戶計算。也就是說,戴爾公司已經對原來的SMB(中小企業事業部)和PLE(大型及公共企業事業部)這種以客戶類型進行事業部劃分的方式進行了重組。在銷售和市場的前端,則是由史蒂芬領導的全球商務組織(Global Commercial Organization)負責,以不同的專業團隊去服務各類客戶。“比方說,我們有專門的銷售團隊服務于中小企業客戶,有專門的銷售團隊服務于大型企業客戶,還有專門的銷售團隊服務于中型企業客戶。這樣的劃分保證了各個銷售團隊之間是沒有沖突的。”
將沿襲多年的前后端均按照客戶劃分部門的組織架構,調整為后端產品部門按照業務劃分,前端仍然由專屬團隊服務不同客戶的形式,戴爾的這種調整似乎是從之前的特立獨行,轉變為IT企業普遍采取的企業架構。不過,這種架構顯然更適合提供多產品、多應用、多服務的廠商,也更顯示出戴爾希望更徹底地轉型為端到端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愿望。
據記者進一步的了解,戴爾總部已經調整就緒,戴爾在中國市場的體系架構很快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繼續收購 加速融合
過去幾年,戴爾已經陸續收購了十多家企業,而且收購的目的性非常明確,就是要為企業級客戶提供更全面的軟硬件產品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