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對81家企業生產的81批次汽車GPS導航產品檢測結果。結果顯示12家產品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輻射騷擾/輻射干擾場強,均為廣東企業,深圳11家,東莞1家。
業內人士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圳汽車GPS導航生產廠家占據國內半壁江山,但規模和品質參差不齊,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乏企業以低價贏取市場,降低成本犧牲產品質量。
國家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稱,有關部門將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對上述檢測不合格汽車GPS導航產品生產企業進行處罰,具體處罰結果須走完程序之后再由質檢總局公布。
低價競爭犧牲品質
國家質檢總局表示,本次共抽查了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湖南、廣東等6個省市81家企業生產的81批次汽車GPS導航產品,依據GB9254-2008《信息技術設備的無線電騷擾限值和測量方法》、GB/T19392-2003《汽車GPS導航系統通用規范》等標準要求,對汽車GPS導航產品的系統定位精度、位置更新率、安全性、電源端子騷擾電壓/電源端子干擾電壓、輻射騷擾/輻射干擾場強等19個項目進行了檢驗,抽查的合格率約為85%。
記者發現,此次被檢出不合格的12家企業,除1家來自東莞外,其余11家均來自深圳。這12批次產品中,除深圳市泓匯聯鑫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為電源端子騷擾電壓/電源端子干擾電壓項目不合格外,其余均為輻射騷擾/輻射干擾場強項目不合格,即輻射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