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逐步跨入穿戴類設備風行的時代,相較純粹的智能終端,穿戴類產品的美學設計往往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它們不僅作為智能終端存在,而且需要具有一定的裝飾性。比如,谷歌眼鏡在原型產品剛出現時便送抵去年9月份的Diane von Furstenberg T臺秀,也充分表現出這類產品和時尚掛鉤的需求。
蘋果近期剛剛將著名奢侈品品牌YSL(圣羅蘭)前集團CEO Paul Deneve收入麾下,令其擔任“特別項目”的副總裁職位。雖說蘋果方面并未指明這里的特別項目究竟為何,但憑借Paul Deneve在時尚行業的經驗,恐怕他的加入和穿戴類產品不無關聯,好似近期傳言愈盛的iWatch。
蘋果在聲明中談到:“我們對于Paul Deneve加入蘋果感到非常高興。他將作為特別項目的副總裁,直接向蒂姆庫克述職。”
如果說Deneve加入蘋果一事確與iWatch開發相關,那么蘋果好似真的期望在iWatch身上大干一番。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產品并不罕見,像是索尼才剛發布的SmartWatch 2,以及各品牌傳言中即將發布的智能手表設備。不過這類產品大多重在功能性,外觀設計并不出彩,和傳統的高端手表相比,美觀程度還差得遠。
蘋果可以藉由Deneve的加入,在產品設計上重新塑造出類似初代iPhone一般令人眼前一亮的智能手表產品。如果能夠喚起原本不戴手表人群的好感,另外尋得佩戴手表高端人士的青睞,那么iWatch在市場上的地位顯然就比其他公司生產純電子產品的智能手表高出許多。就像谷歌已經開始反省谷歌眼鏡的外觀設計,并宣稱會在未來的消費者版本中更注重其外在的裝飾價值。
比較有意思的是,Deneve和蘋果的淵源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結下了。當時他曾在歐洲擔任過蘋果公司的銷售與市場經理,只是本次再度加盟蘋果之后的職務與營銷并無太大關系。Deneve先前不僅在YSL供職,而且還曾有在Lanvin和Nina Ricci的高管工作經歷——足見他是在時尚領域頗具說服力的人物。
近期,蘋果相繼在不同國家申請了iWatch商標,似乎表明蘋果的這款穿戴式產品已經離我們不遠。將來的iWatch究竟能否在外觀上有所突破,期盼智能手表的用戶還得再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