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絡最熱門的話題莫過于微軟收購諾基亞了。雖然兩者的交易早在人們的意料之中,但真正發生的時候,還是引起了媒體和用戶的極大關注。
對于微軟收購諾基亞,媒體這兩天熱炒的是陰謀論。大家普遍認為微軟前雇員史蒂芬·埃洛普是微軟安排在諾基亞的棋子,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收購諾基亞。用戶則更多的是惋惜和震驚,惋惜曾經的手機巨頭走向了衰落,震驚的是這件事情真正發生了。在媒體和用戶的眼中,諾基亞成了失敗者,是值得同情和惋惜的。
但真是如此嗎?何璽認為,與其說是微軟收購了諾基亞,不如說這是諾基亞一次重生的機會。
諾基亞賣了什么?
通過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發給微軟全體員工的公開信知道。諾基亞賣掉的是他的設備及服務業務,包括他們的智能手機和手機業務、獲獎的設計團隊、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和組裝工廠,以及運營、銷售、營銷和支持團隊。
史蒂夫·鮑爾默說“對微軟來說,這是一筆聰明的收購,對兩家公司來說都有利。我們將獲得優秀的人才、技術和知識產權。”
從這里我們知道,諾基亞賣給微軟的主要是手機業務和服務業務,我們也看到,這次諾基亞從手機行業的推出很徹底。
何璽相信,這對諾基亞董事會來說這是個無比艱難的決定,但是現在他們卻做了這個無比堅決的決定。這說明什么?說明諾基亞認為這并不再是自己的主要市場。既然不是自己的主要市場,那就徹底放棄吧,要不然,這就是諾基亞的包袱。
所以,微軟買下諾基亞,在史蒂夫·鮑爾默看來是值得的,對微軟是有利的,但對諾基亞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從諾基亞148年的歷史可以看到,這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創新精神在公司流傳,雖然幾經磨難,但每一次都能重新找到方向,并最終走向成功。
諾基亞還剩下什么?
據媒體報道,諾基亞目前剩下三個業務部門:NSN(重組后的諾西網絡)、HERE(諾基亞的地圖業務)、以及先進技術(Advanced Technologies)。
NSN是2006年6月諾基亞與西門子各出資50%成立的諾基亞西門子網絡公司(Nokia Siemens Networks),主要業務是專注于移動網絡基礎設施和服務市場,主要面對企業大客戶。2012年,諾西進行了全球性的裁員與重組,從此西門子退出合資,諾基亞一手掌控NSN。目前,NSN的業績不錯。
HERE地圖業務由諾基亞之前的Ovi地圖業務轉變而來。諾基亞的HERE地圖業務提供了180多個國家詳細地圖,支持全球74個國家、 46種語言的語音導航,諾基亞對于這個平臺的目標是“將它打造成一家引領獨立地理信息服務的云平臺公司,為不同的操作系統與不同尺寸的屏幕提供地圖與地理 信息服務。”相信在未來的大數據和云計算時代,諾基亞的HERE地圖業務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先進技術(Advanced Technologies)是依賴于諾基亞現有專利的基礎上開發新的產品,其任務是探索更廣闊的商業空間,它是諾基亞整體業務長線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諾基亞跟IBM上個世紀90年代的轉型很像。卸下手機業務包袱的諾基亞,正在轉型為一家技術和服務公司。
諾基亞的轉型靠譜嗎?
何璽認為,目前來看還是很靠譜的。
分析一下會發現,諾基亞剩下的NSN(諾西網絡)、HERE(地圖業務)、先進技術(Advanced Technologies)這幾項業務,有的是移動互聯網的基礎服務,有的是移動互聯網的空間,然后是預見性服務工具,而這幾項業務都偏技術,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這些,或是諾基亞今后重建帝國的基石。
現在的移動互聯網,好比是一掘金比賽,起步早的人,已經走了老遠。起步晚和反應慢的人,才開始啟程。現在,起步早的人在途中就發財了,起步晚的人,聽到前方傳來有人挖到金礦的消息,開始加油。
但不管是先行者還是后進者,都還在通向移動互聯網的路上。移動互聯網是長跑,先行者不見得能拿到最大的好處,它需要輕裝前行,這樣才能跑得更遠更持久,并盡可能的到達目的地,獲得最大的紅利。
現在的諾基亞就是好比是反應慢的移動互聯網后進者,發現自己已經落后于別人了,想要贏得比賽,就必須要有取舍,更努力。
從諾基亞的角度來說,手機業務就是自己的包袱,想要跑得更快,就要卸掉包袱。
卸掉包袱后的諾基亞,將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