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Sony”是平井一夫在2012年4月出任索尼CEO時提出的戰略,彼時的索尼正深陷虧損的泥沼無法自拔。
One Sony戰略最終目標是促進索尼的復興,而“復興消費電子”是索尼子2008年陷入困局后就提出的口號,只是平井一夫接過索尼CEO的權杖,索尼仍然在復興的路上,這也迫使平井一夫不得不下狠手拋售了PC業務,這一消息在2014年2月6日已經宣布,從此,One Sony與曾經創造過無數經典的VAIO筆記本無關。
拋售PC業務是意料之中的事
平井一夫上任伊始,就制定了索尼復興計劃,在平井一夫的復興計劃中,VAIO筆記本業務已經被排除在外,擺在中心的則是Xperia智能手機業務。
平井一夫曾講過,改革的理念就是剝離非核心業務部門,而索尼的核心業務是數碼影像、游戲以及移動業務,其中并無VAIO筆記本業務,這就注定了VAIO將成為平井一夫改革的犧牲品。
PC不僅不是索尼的核心業務,在整個消費電子行業中也早非核心產品。IBM最先參透PC行業的發展軌跡,早在2005年就將PC業務出售給了聯想,而蘋果在2010年發布iPad后,掀起了平板電腦的熱潮,幾乎在一年時間內就讓PC業務頹勢盡顯。戴爾飽受私有化困擾,一度傳出終結PC業務的消息;惠普在蟑螂門后一蹶不振,龍頭地位更是被聯想奪取;昔日風光無限的臺系企業如華碩、宏碁都是增長乏力,宏碁更是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大舉換帥。
不僅下游的OEM廠商發展不順,處于PC產業上游的英特爾和微軟同樣命運多舛,英特爾前有上網本后有超極本,大力推廣都以失敗告終,而微軟則在Vista上大受打擊,Windows 7剛剛穩住態勢,隨后推出的Windows 8再給微軟當頭一棒,最后只能迫使13年老兵鮑爾默含恨隱退,將CEO的位置留給了印度人納德拉。
上下游同時受挫,其實也正是整個PC產業日漸衰敗的表現,據IDC此前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PC出貨量下降7.8%,平板出貨量也首次超過筆記本,而到2015年,平板出貨量將超過PC整體。Gartner預計,2014年全球PC出貨量將為2.78億臺,較2013年下降7%,而2014年的手機出貨量預計將為19億部,較2013年增長5%。在這樣的數據對比下,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索尼2009年虧損14億美元,自此開始了連續四年的虧損,虧損綜合累計113億美元,而2013年預計還將虧損11億美元,盡管包括手機和筆記本在內的MP&C部門將可能處于盈利狀態,但PC業務拖累嚴重。既不是核心業務又對整體利潤有所拖累,索尼似乎沒有理由不將PC業務剝離。
手機仍是索尼復興戰略核心之一
平井一夫的改革策略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加強核心業務,二是復興電視業務,三是開拓新興市場,四是加速創新創造新業務,五是調整業務構成并優化資源配置。
索尼所指的核心業務有三塊,分別是數碼影像、游戲和移動業務,數碼影像和游戲業務是索尼的傳統優勢所在,移動業務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兩塊,這不僅是索尼的運營重點,也是整個行業的重點所在。移動(MP&C)業務已經扭虧為盈,影像(IP&S)業務雖然有所下滑,但仍是強勢盈利部門,而游戲(Game)雖然虧損加重,但這是索尼優勢所在,仍是索尼重中之重的業務板塊,索尼在2014年CES上的主題就是Play Sony,自然離不開游戲業務的支撐。
索尼電視業務雖然表現不夠理想,但仍出現了復興的勢頭,索尼在2013年將推廣兵力幾乎全部放在了4K方面,按照索尼的思路,2014年仍將繼續大力推廣4K產品,此外會增強在2K產品上的力度,畢竟4K電視才是高附加值的產品,索尼電視業務復興的賭注全部押在了4K上。即便4K電視暫時不被市場看好,但長于畫質的索尼依然愿意把賭注壓在4K上,除了4K電視,還大力發展全套的4K解決方案。索尼在拋售筆記本的同時,也將電視業務獨立了出來,這也顯示了索尼電視業務的特殊性。電視未能成為索尼的核心業務,已經被邊緣化,如今再獨立出來,進一步被邊緣化,但是電視被視為是爭奪客廳的最佳入口,索尼的對手們都在不遺余力地發展這塊業務,因此索尼也不愿意將其放開,還是抱著希望電視業務能發展好的心態,但為了避免電視業務的表現影響到整體的財報數據只能將其獨立。
索尼的新興市場指的是日本、北美以及歐洲以外的市場,其中中國是重中之重,索尼在新興市場的銷售目標是經過三年的努力在2014財年實現40%的增長(相對于2011財年),而AV/IT業務的占比也要從2009財年40%增長到2014財年60%。開拓新業務則主要表現在醫療行業、4K領域等方面,在醫療行業索尼是新生力量,已經推出了醫用打印機、監視器等一系列產品,還先后收購了生產細胞分析儀的iCyt和醫療診斷設備的Micronics,醫療版塊有望成為索尼業務的新支柱,而4K領域索尼有整套解決方案,具有傳統優勢。
至于調整業務構成,當初看來不甚明了,如今則逐漸清晰。拋售PC業務、獨立電視業務正是其中的步驟,實際上One Sony這個戰略的精髓就是打破部門墻,部門之間的技術可以相互調用,而在平井一夫的戰略中,則是將數碼影像、游戲、電視等領域先進技術為手機部門所用,手機仍然是索尼One Sony復興戰略的核心之一。
手機業務和中國市場成索尼最大挑戰
拋售PC業務獨立電視業務是平井一夫接棒以來最大的動作,但可以想象,對于肩負索尼復興大計的平井一夫而言,這必然不是終止,因為擺在索尼面前的挑戰還很多。
索尼一度是在設計上最負盛名的品牌,據說喬布斯曾經也是索尼的粉絲,時至今日,索尼在設計上的口碑仍在,只是談及第一時尚品牌很多人想到的是蘋果而非索尼,想必繼續提升品牌美譽度也是索尼要花大力氣做的工作,尤其是要想在移動業務上有所突破,品牌是不可忽視的。
我們一再提到,One Sony的核心是移動業務,移動業務的核心是Xperia智能手機業務,而索尼的手機業務表現并不理想。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索尼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只有2.2%,排在第五,在中美兩大市場,索尼智能手機的排名都不及全球市場,而在日本本土,索尼的份額也只有22%,低于蘋果。不久前,聯想剛剛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在手機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增添了砝碼,平井一夫既然把手機作為復興戰略的核心,接下來勢必還要在這上面多下功夫。
中國市場是索尼復興的重要一步,但索尼的核心業務之一的游戲機還是沒能進入中國市場,盡管在去年9月國務院印發的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中,已經解除了長達13年游戲機禁令,但索尼游戲機進軍中國市場的條件仍不成熟,游戲業務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將對索尼的復興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One Sony,與曾經創造了無數經典的VAIO筆記本無關,也不是拋售了PC業務就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