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據Apple Insider網站報道,蘋果已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了一項智能管理設備電源管理系統專利。根據專利描述,該系統能夠跟蹤和預測用戶使用設備習慣,自動調整設備操作性能,從而達到電能有效利用目的。
該系統全名為“從電能使用情況和充電趨勢來推斷用戶意圖”。根據專利描述,該系統能能夠監測到設備電池充/放電周期,并使用這些信息來預測用戶在特定時間段手機使用習慣。依靠這些預測,設備就能夠改變設備不同的參數:比如顯示屏亮度和CPU運行速度,從而實現保存電能,或者提供最大CPU處理電能。
該系統全名為“從電能使用情況和充電趨勢來推斷用戶意圖”。根據專利描述,該系統能能夠監測到設備電池充/放電周期,并使用這些信息來預測用戶在特定時間段手機使用習慣。依靠這些預測,設備就能夠改變設備不同的參數:比如顯示屏亮度和CPU運行速度,從而實現保存電能,或者提供最大CPU處理電能。

該系統的核心就是“即時性”和“長期性”的電能分配。在特定時間內,系統通過預測用戶習慣而獲取信息會表明,如何以一種最佳的方式在設備不同部件間分配電能。比如,系統可以預測出某用戶在進入一間暗室中喜歡使用光度較暗的屏幕。這樣系統就會將更多電能分配給CPU,從而提高游戲體驗。“長期電能分配”主要是為了確保設備電能的在某個時間點的使用不會耗盡全部電能,不會影響到用戶。
為了進一步增加電能管理進程,蘋果還將從設備陀螺儀、光傳感器、地理位置和無線網絡獲取的外部數據考慮進去。這些數據將用來建立更為詳盡的資料庫,從而對用戶行為的突然改變做出更為快速的反應。
比如,當用戶前往一家咖啡店喝咖啡時,該系統會借助GPS定位預測出,該用戶將在未來20-30分鐘時間戴在咖啡店。在這段時間內,用戶可能會不停地使用手機,比如看新聞,玩游戲。這些信息將會“告知”電能管理系統,接下來20-30分鐘時間,需要消耗大量電能來滿足用戶對手機操作性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