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據科技博客網站AppleInsider報道,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當地時間周四披露的材料顯示,iPhone或其他移動設備可以根據監測到的用戶行為的改變,向設備機主報警或自動鎖死設備。
蘋果的專利申請材料顯示,iPhone等移動設備將采用行為識別技術,判斷設備當前的用戶是否是機主。當使用模式與機主的使用模式不匹配時,設備會發出警報或采取其他措施。
系統依賴模式識別和學習工具發現異常的使用模式。任何形式的輸入或設備使用方式都可以成為行為模式數據,其中包括地理位置、動作傳感器數據和輸入手勢模式。另外,語法、詞匯,甚至鍵盤方向等數據也會存儲起來,供以后分析使用。
蘋果的技術會不斷檢測用戶的行為,與機主以往的行為進行比較。例如,iPhone的加速度傳感器能生成與用戶步態有關的數據,然后與存儲在設備或遠程服務器上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工作也可能在遠程模式學習服務器上完成。
出于隱私擔憂,用戶可以對行為學習服務器進行設置,使之忽略某些類型的行為,例如位置偏好。
為了減輕計算壓力,模式學習服務器能夠對行為分類,把數據組合成集群,而非單獨地分析和比較每次活動。如果數據超出預先設置的范圍,意味著系統檢測到了異常行為,識別服務器可以發出信號,遠程鎖死設備。用戶通過密碼,或Touch ID指紋傳感器等其他手段驗證身份后,才能重新激活設備。
識別服務器可以向第三方設備發送通知。蘋果在專利申請材料中列舉的一個例子是,當年長的機主跌倒或出現需要得到幫助的狀況時,護工會接到通知。
目前尚不清楚蘋果是否會在未來版本的iOS中部署行為學習功能。最新的測試版iOS 8尚不支持這樣的功能。鑒于日趨增長的隱私擔憂,即使未來有一天這一技術得到應用,設備可以監測的行為范圍也會大大減少,用戶也許需要以手動方式開啟這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