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一晃而過,又到年底做總結的時候了。對于2014年的國產手機,哪些最能引起你的共鳴、哪些又讓你覺得槽點無限。身先士卒,我就先和大家聊聊我腦海中所記錄的國產手機2014。
? ? 關鍵詞:千元機
? ? 要說2014年國產手機在哪一塊“廝殺”的最兇,那一定就是千元機了。為什么這么說?想想看吧,就連一向“高冷”的魅族也坐不住即將進軍這一領域了,也想要在千元機市場分得一杯羹。
? ? 當然,除了魅族之外還有很多,在此之前已經布局千元機市場的就不說了。重點還是要關注一下傳統手機廠商,華為。
? ? 按照時間來看,華為的動作稍快,榮耀品牌從華為“獨立”出來的時間是在去年的這個時候(12月)。榮耀品牌立足于電商渠道, 3C、3X兩個系列也一度被大家認做是紅米勁敵,這也讓榮耀在千元機領域越來越具有話語權。

? ? 從此來看,雖然國內的千元機市場“拼殺”依舊異常慘烈,但從實際市場反應來看,這個市場的潛力依舊巨大。而我認為,如果想在今后的千元機市場有長遠的發展,必須找到與他人的不同點(即差異化),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消費者獲得認可。
? ? 實際上參與千元機廝殺的遠不止華為一家國產廠商,而參戰的心理卻各不相同,魅族、華為屬于主動應戰,擊破了價格的紅線,將戰火從千元以上燒到了百元級別,甚至拉動了其他廠商紛紛跳水;而另外一些國產廠商則是匆忙應對,屬于價格的被動跟隨者,這樣推出的產品很可能并不成熟,因此你可以看到品質差距較大。
? ? 整體來說,降價、千元機是2014年的一大關鍵詞,國產手機成功將價格一次次拉低至1799、1499甚至599元的價位,不僅令三星等國際大廠措手不及,也成為持續至2015年的一個重要趨勢。
? ? 關鍵詞:輕薄
? ? 2014國內手機廠商還在哪一方面拼的很起勁兒?那肯定是“輕薄”!前有金立Elife S5.1的吉尼斯記錄,在之后不久就被vivo拉下馬來,從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vivo X5Max機身厚度最薄記錄再次被刷新,達到了4.75毫米。
? ? 5.15mm、4.85mm再到4.75mm,國產智能手機的制作工藝,真心是越來越強了,這一點我不得不佩服、而且也很是自豪。
? ? 不過,話有說回來了,手機這樣一味追求輕薄真的有必要么?有沒有真正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想問題呢?就拿今年11月份推出的某款手機來說,為了追求更加纖薄的機身,放棄了3.5毫米的耳機接口,轉而和充電口混用Micro USB。很明顯這樣的設計是無奈之舉,雖然廠商給出的解決辦法是隨機配送了一根USB轉3.5mm的接頭,但音質方面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呢?還有,這樣的設計在使用性上同樣也變得很不方便,假如你出門忘記帶那根轉換線而恰巧又想拿手機聽歌,豈不是會很尷尬?即便是別人把耳機借給你,你也還是不能用。
? ? 硬件方面的工藝很多國內手機廠商真的可以堪比國際大牌了,在“軍備競賽”上已經很難分出高下。如果要想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還可以從系統UI方面多做用戶調研,在好用和易用的道路上還是有很大上升空間的。
? ? 其實超薄背后反映的是廠商研發方面的硬實力,雖然僅僅是數字上領先0.1mm,但你可以看到為了這個數字真是煞費苦心,單面臨界布板、與或卡托、繭式互鎖耳機座等等新技術涌現出來,由此也讓我們看到中國手機業界一股新的研發活力。
? ? 關鍵詞:4G網絡
? ? 作為一個差不多有十多年的中國移動用戶,今年一年的網絡環境變化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此之前,移動網絡不論是3G還是2G,都是被廣受吐槽的。但從去年底移動正式獲得4G網絡(TD-LTE)牌照之后,移動給人的感覺就像進入了“快車道”。我在升級移動4G網之后,也是有一種再也回不去了的感覺。
? ? 再到后續電信和聯通獲得許可,開展LTE混合組網試驗。國內很多手機廠商也都在4G網絡(手機)方面有所布局,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金錢。從最早的僅支持移動4G網絡,到現在的雙4G網通用,也從另一個側面展現出了我們國家在4G網絡方面的建設速度。當然了,消費者的需求也同樣不能忽視,更快、更通暢的移動網絡速度和手機終端也是大家的心聲。如果現在推出的新手機還不支持4G網,真可是要被消費者分分鐘Pass掉的節奏。
? ? 2014年可以說是4G元年,這一年從終端廠商到運營商再到普通消費者,都投入了4G的懷抱,資費降低,產品實惠,用戶當然也能得到更快的移動上網速度,但是在這里我們也發現一大怪現象,就是“被4G”,很多用戶之所以選擇4G,是由于3G產品已經沒得可選了,這種被迫提速的現象其實有點拔苗助長,而現階段的情況是3~4線以下的城市可能繼續沿用3G是比較好的結果,過快的上馬4G可能反而會帶來浪費。
? ? 關鍵詞:2K分辨率
? ? 說完了4G網手機的逐步普及,再來聊聊關于手機屏幕的一些事兒。從諾基亞塞班時代的QVGA(240*320像素)屏幕,到720p、1080p再到現在的2K屏,屏幕技術上的革新速度也是越來越快。在增加手機廠商競爭壓力、近一步壓縮手機利潤的同時也是給我們普通消費者以實惠。
? ? 就拿IUNI今年推出的U3來說,以2000元的價格就能買到配備2K屏幕的智能手機(當然其他硬件配置也不錯),這要是放在國際手機品牌中肯定是想都不敢想的。三星推出的帶有2K屏幕的Note4現在最便宜也得要價4800元。
? ? 其實2K屏幕早在去年底vivo Xplay3S就已經率先采用,一年來在各家的旗艦機型上多有出現,盡管外界對手機用上遠遠超過人眼分辨能力的2K屏頗有微詞,例如亮度以及透光性不好,待機負擔加重等等,但不可否認的是,2K屏熱潮一定會延續到2015年,同時我們有理由認為,隨著工藝的不斷更迭,2K屏的一些硬傷是可以被解決的,這樣就使得我們擔心的問題轉移到了:2K的游戲和電影能否快速跟上?畢竟當硬件成熟的時候,是需要消費內容來做支撐的。
? ? 關鍵詞:音質
? ? 實際上音樂手機本不是新生事物,但恰恰就是由于在智能手機時代很多廠商忽視了對這項功能的深挖,因此讓很多消費者誤以為“裝個軟件就算音樂手機了”,由此也使得個別很拼的廠商在2014年異軍突起。
? ? 實際上這方面的代表廠商就是vivo、魅族、錘子等,我們看到在2014一整年,正是由于它們在音質方面的努力打拼,使得這方面的優勢牢牢把控在國人手里。
? ? 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vivo X5Max,它引入了來自YAMAHA的KTV混響芯片(YSS-205X),新增了KTV模式能讓用戶通過WiFi Display的形式將手機畫面傳遞到大屏幕上,此外HiFi 2.0架構重建了手機模擬信號的處理基礎,采用兩級運放協同工作。真是將音樂手機玩出了性格,由此也形成了較高的競爭壁壘,如果你想在移動音樂方面有所追求,那么其實可選的手機可能只有十余款,但如果你想在手機上K歌而且獲得好的音效,那么幾乎就只有一個牌子的兩個產品可選。由此也形成了一個局面,那就是國際品牌在音質方面只能點到為止,因為沒有太多的競爭資本。
? ? 其實音樂手機只是2014年手機市場的一個細分,當智能手機大一統的概念深入人心的時候,很多人可能覺得智能手機是無所不能的,但實際上這兩年的發展表明細分市場仍然是這個時代的一個主旋律,音樂、拍照、女性、老人等特定的應用人群都是足以支撐這個市場的,與其妄圖用一款旗艦機型爭霸天下,不如從龐大的蛋糕里分一杯羹,因此細分市場仍將是延續至2015年的一個主旋律。
? ? 關鍵詞:撞臉
? ? 盡管今年發布的iPhone 6的外觀設計飽受大家吐槽,但不可否認的是當iPhone 6正式開賣,銷量上的數字必然會讓其他同行“羨慕嫉妒恨”。而且在此之后,相信你也看到或聽說過很多和iPhone 撞臉的國產手機。
? ? 谷峰和尼采這兩家一抄襲見長的大戶我就不多少了,不但外觀和iPhone 6大撞臉,甚至就連手機UI界面和官網宣傳都能做到高度統一。這股“認真”的勁兒,我也是醉了。
? ? 還有給“iPhone 6換上藍寶石屏”的大可樂3,最近在網絡上也是搞的風生水起。如果要是沒有這撞臉的外觀來制造話題,僅憑大可樂自身的品牌效應,相信它是很難再次回到大眾的視野中來。
? ? 國內一些小廠商鬧騰鬧騰也就算了,沒曾想世界500強的聯想也要來湊湊熱鬧。最近上市的“筍尖”S90和剛剛曝光工信部照片的S60,再次和iPhone6、iPhone 5c撞臉。本來聯想手機在最近一兩年就鮮有發生,一心想找突破口的急迫心情也可以理解,但推出這兩款撞臉的手機真的是有點欠考慮。
? ? 從第一代iPhone發布到現在,幾乎每代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模仿者樂此不疲,但這些模仿者最終也只是曇花一現。要想成長為一個靠譜的品牌,還得看自身的創造、研發能力。而僅僅靠一時的噱頭進行過度宣傳,往往只會落得被消費者打臉的地步。
? ? 在我們看來,爭相模仿iPhone 6的外觀好像一出鬧劇,廠商似乎有意無意地將這個設計上的槽點當做了營銷手段,當然這也多少反應出我們在外觀設計方面對于知識產權的遵循不夠完善,我們不知道會有多少消費者愿意花錢買一款抄襲之作,也許更多的只是一笑了之。
? ? ?關鍵詞:口水仗
? ? 沒錯,老羅和自如兄的優酷“約架”,絕對可以當選2014年度手機圈兒最熱口水仗。最為錘子科技負責人,老羅維護自家企業的心情也無可厚非;自如兄要想讓更多消費者看到錘子手機到底好不好的求真態度也不為過。但要不要選擇在公眾面前爭辯的面紅耳赤,還真的值得商榷。老羅在此后也公開承認當時的表現很不體面,而自如一方也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 ?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一不小心成為大家茶余飯后談資的同時,這次口水仗也算是讓各自都明白了一些事情。不忘初心,堅持做自己的東西,或許他們在此后還會有所交集。
? ? 當然了,國內手機圈兒口水仗不僅僅只是老羅和自如。小米、魅族、華為三家也還是你來我往。1799元魅族MX4的價格一石激起千層浪、手機芯片不點膠到底是不是“做工粗糙”,也是那段時間被談及最多的話題。
? ? 看似一些無足重輕的小事兒,竟能引得各方不依不饒大打口水仗。除了能引起大家的關注外,也是讓我們看到了國產智能手機行業競爭的激烈性。這個激烈性,可以用兩個字概括,那就是“營銷”。
? ? 是的,在2014年底我們冷靜下來看,很多口水仗其實都像鬧劇一般,吵嘴的雙方在觀眾散場后也許彈冠相慶,因為雙方都獲得了知名度的提升與媒體的炒作,可謂是皆大歡喜,因為在這個年代,就怕沒有新聞。所以我們也看到了一大怪象,就是很多廠商“求吵架”,近乎于主動約架一般,甚至還有人主動加入原本和自己不相關的戰局,以博取媒體的曝光,如果這也算是互聯網時代營銷的一種方式,那可真是累心啊。
? ? 不過口水仗也有一個副作用,就是讓很多東西變得透明起來,比如老羅和王自如的約戰就自曝了很多圈里的做工、質檢內幕,對于旁觀者來說還真是一次學習知識的好機會。如果每次辯論都能提升國民的認知層次,那么我們歡迎這種“科普”的機會再多一些。
? ? 關鍵詞:情懷
? ? 依然是和老羅以及錘子手機有關,正是因為老羅的營(kou)銷(wu)能(zhe)力(lan),讓很多人對錘子科技以及他們所推出的手機都格外關注。為什么說是錘子是情懷手機,我想引用一段網上寫的很不錯的文字來解釋。
? ? “老羅在發布會產品介紹的尾聲曾這樣說到,‘嘗試努力去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是我們啟動這個公司的初衷。通過處心積慮地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來獲取利潤,而不是通過處心積慮地獲取利潤來獲取利潤。’”
? ? 然后,大屏幕上放出這個中年胖子在工作臺前埋首鉆研的照片,字幕閃出:我不是為了輸贏,我就是認真。舞臺上的老羅沒有說話,轉過頭,長舒了一口氣,迎接發布會最后的掌聲和喝彩。
? ? 這可能就是我所理解到的錘子手機所擁有的情懷吧。或許,包括老羅在內的一些人早已不把它當做一部手機,而是更多地將它賦予了某種價值觀,也就是“情懷”,當然這也就超出了產品價值的本身。
? ? 不過,再多的情懷,也抵不住現實的殘酷。由于產能問題預估不足,錯過最佳銷售窗口時間,無奈錘子手機只能降價銷售,其中3G版本更是有著1千多元的降幅,這也讓很多想看錘子笑話的人抓到了痛點,一時間“情懷只值一千元”的梗也是被拿出來各種調侃。
? ? 在經歷了創業過程中最難熬的日子后,老羅也終于感覺到一個人的戰斗太累了。在國家會議中心做完最后一次個人演講,老羅也逐漸轉入到幕后。再也沒有老羅的微博刷屏,我感覺好像還有些不太習慣。
? ? 不管你認可也罷,不認可也罷,錘子和它的“情懷”依舊在那里。
? ? 關鍵詞:指紋識別
? ? 雖然說iPhone 5s并不是第一款支持指紋識別的智能手機,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iPhone 5s的出現才讓昔日里看似很高大上的指紋之別功能在智能手機領域逐漸普及開來,也就有了現在華為、vivo、魅族等國內手機廠商紛紛將自家旗艦加入指紋識別。
? ? 且不論他們采用的指紋識別技術到底哪家強,也不談究竟是背部指紋識別、正面指紋識別哪個體驗更好。僅僅從這一現象我們也不難看出,國內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對手機安全、隱私方面的保護也是越來越重視。另外,在加入指紋識別之后,還可以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加方便。通過指紋驗證來進行商品交易,目前雖然沒有形成規模(現在已經正在進行小規模的嘗試),但完全可以預見到的是,今后這種類型的金融交易肯定會是越來越頻繁。現在進行這方面大膽嘗試的手機廠商,到那時一定會比別人先嘗到甜頭。
? ? 此外我們還看到,一年來國產廠商在指紋識別方面的進步飛速,去年底推出的產品其實體現并不理想,與當時的iPhone 5s相比差距不小;但是一年后的今天再看新近發布的旗艦機,體驗已經不輸于當下的iPhone 6了,甚至在應用場景方面還由于本地化的優勢而更加寬泛,當然這也激活了指紋識別技術的上游廠商的一次革新,可以說2014年這條產業鏈是表現最為活躍的,完全突破了蘋果在這方面的技術壁壘。
? ? 不過我們擔心的其實是技術以外的應用安全以及使用平臺,可以說技術的突破并不算困難,難就難在沒有一個統一的指紋交易平臺,使得每個廠商都各自為政,這就分散了研發的能力,使得單打獨斗的應用平臺較容易被黑客襲擊,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尚處于萌芽狀態的移動支付遭到使用恐慌,所以在2015年手機廠商在支付安全性方面將面臨更大挑戰,那就是如何穩固自己的支付平臺,同時橫向打通這個應用,讓更多的第三方開發商加入進來,共同完善這項前景極為廣闊的應用。
? ? 關鍵詞:跨界
? ? 跨界這個詞應該最常見于娛樂圈,但在手機圈也是大有人在。最近魅族的動作還真挺大的,一口氣認證了五個新官微,除了魅藍手機外還有魅藍電視、魅藍路由器、魅藍平板、魅藍手表,這顯然不是之前“高冷”的魅族啊,看來魅族也感到了來自競爭對手的各方面壓力。
? ? 從這些新官微的名稱來看,魅族要進軍智能硬件的大棋也是再明顯不過了。但從目前的形式來看,魅族顯然要比競爭對手小米慢上至少半拍。小米已經在手機之外找到了智能家居這個新的增長點,并且以手機為基礎進行拓展延伸,發展出了頗具規模的生態系統。如果魅族再不求變,僅想靠手機單品和小米生態對抗就力不從心了。
? ? 雖然魅族之前也和一些其他智能硬件廠商展開過合作,但雙反合作并不緊密。魅族自己也清楚,要想繼續維持一個競爭的態勢,那就必須跨界、進軍智能硬件做新產品,打造自己的生態鏈,這樣才能增加自己品牌的競爭力。
? ? 其實在2014年,很多國產廠商都屢屢玩跨界,電視盒子、智能路由器、手環、智能眼鏡甚至空氣凈化器都成為手機廠商的一項“副業”,其實這里面有一項看似合理實則謬誤的認識誤區,那就是“手機并不是智能家居的核心”。
? ? 乍看起來,手機有著得天獨厚的接入與控制優勢,而且目前家里的確有一些傳統電器被手機掌控了起來,似乎用手機遙控其他電器就算是智能生活了,這種自我陶醉似的認知可能是很多手機廠商在2014年大玩跨界的一個動力。實際上這只是智能家居的一個初級階段。
? ? 真正的智能家居應該是將控制權還給家電自身的,這樣才能達到直覺化的自然操控,試想一下,如果你想打開空調,是抓起手機更加直覺呢,還是對著空調說上一個“開”字更方便呢?
? ? 因此我們也想給2015年繼續醉心于跨足智能家居領域的手機廠商提個建議,如果哪家廠商能夠搭建出一個成熟的平臺,那就算是贏得了智能家居的初步戰役,否則只能是將消費者當小白鼠的試驗舉動。
? ? 關鍵詞:專利
? ? 最近,小米又惹上了“專利”麻煩。先是發布了899元的空氣凈化器被指抄襲巴慕達空氣凈化器,隨后手機業務也在印度受阻。由此看來,專利問題并不容小覷。
? ? 這也讓我想起前段時間中興、華為向包括小米等在內的國內手機廠商發出“律師函”,指稱后者侵犯了其WCDMA專利。一時間也是引起了不小的波瀾,雖然說最后的結果不了了之,但也著實給一些手機生產廠商敲響了警鐘。沒有自己過硬的研發實力和技術,要想在這么激烈的手機行業競爭,困難程度可見一斑。
? ? 實際上由于客觀國情的存在,國產廠商在國內可以用“肆無忌憚”來形容,這種發展狀態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廠商以及消費者嘗到甜頭,但是一旦踏出國門就會遭到迎頭痛擊,這種事例已經不勝枚舉,而隨著國內市場的飽和國產廠商不可能不揚帆出海,因此在明年乃至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專利都是國產廠商的一個必修課,當然前提是廠商要有專利以及相關的保護意識。
? ? 小結
? ? 千元機、4G、輕薄、情懷……相信大家記憶中的國產手機2014并不止于此。在瞬息萬變的手機行業,已經逐漸在由量變轉向質變,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也會對手機產品更加“挑剔”。不管是“情懷”,還是“發燒”,最終還是依靠產品來說話。這也讓我更加期待2015,期待國產手機在明年會有怎樣的挑戰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