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Engadget報道,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套全新系統,可以讓智能手機實現對物體的精確3D掃描。
結合IMU系統,手機的攝像頭能夠在掃描完物體后實際估算出具體尺寸,而使用者只需要確保在掃描時智能手機的移動速度足夠慢,以及捕捉的畫面足夠清晰。這種技術應用之后,或許人們在選購家居的時候無需再測量,用手機拍照即可。

卡內基梅隆大學CMU機器人研究所副教授Simon Lucey表示,雖然當前手機內置的陀螺儀和加速計的精準度尚需提升,難以準確測量,但是與其他傳感器協作工作之后,仍有能力精確掃描物體的尺寸,“令人興奮的是,我們已經研發出了非常廉價,并且精確度很高的傳感器。”目前,研究人員將測量精度提升到了0.5毫米。
為了測試上述技術實際應用的可能性,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眼鏡增強現實應用,可以通過對人臉的3D掃描建立模型,估算人臉的大小,提供虛擬試戴服務。未來,如果這種技術與性能強大的處理器和幀率更高的擴大化現實設備結合,甚至還可以對汽車進行控制,實現無人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