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5年,智能手表作為智能穿戴設備中的重量級產品,正讓手表這一品類重新進入年輕消費者的視野中。全球智能穿戴設備新品層出不窮的同時,國內市場也不平靜,在最接近消費者的智能手表領域,正不斷磨合探索來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定位之爭 智能手表定位“年輕化”
現階段智能手表發展最大的難題,是很多消費者購買后并不長期使用。造成的結果就是,智能手表市場潛力與當前市場規模不對等,即使Apple Watch很大程度上提振了智能手表的整體銷量,也由于沒達到人們的預期而飽受爭議。
在產品定位上,國內兒童手表的崛起值得參考。兒童手表不是一個新概念,卡通風格的電子表并不讓人陌生,新奇的是位置定位、通話等功能的出現,找準了家長的需求。從目前市場上兒童手表主要賣點可以看出,通話、定位是核心要素,通話便于兒童主動聯系家長,定位方便家長尋找孩子,解決家長擔心兒童因年齡小導致迷路等痛點。
面向大眾的智能手表參考兒童手表發展,如果延展出查看時間之外的功能滿足用戶更多需求,將會受到歡迎。智能手表比智能手環更適合商務場合,使用場景更多,屏幕顯示和互動方式是最大的優勢。蘋果將Apple Watch打造為時尚單品,Moto 360、HUAWEI WATCH、中興AXON WATCH等一系列國產高品質商務智能手表的推出,已讓手表重新被年輕用戶接受,并開始進入大眾主流市場。
新舊之爭 傳統手表“智能化”
智能手表在2015年逐漸得到消費者歡迎,受到最大沖擊的除了智能手環,就是傳統手表。來自瑞士鐘表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瑞士手表廠商在2015年9月出口量下滑9.9%。全球最大鐘表制造商斯沃琪集團聯合投資人埃爾馬·默克坦言,“蘋果手表的上市發售將對傳統手表產業造成一定壓力”。
不過斯沃琪等手表廠商也認為,智能手表并不完全是一個威脅。相反,從長期角度來看,以Apple Watch為代表的智能手表讓一些年輕人養成佩戴手表的習慣,可能還有助于刺激傳統手表銷量。
另一些傳統手表廠商更加積極主動,選擇在傳統手表上加入智能功能。例如,瑞士奢侈品鐘表制造商泰格豪雅發布首款智能手表Connected,設計參照了泰格豪雅經典手表“Carrera”的設計,采用Android Wear系統,售價高達1500美元依然供不應求。
泰格豪雅發售這款智能手表還有一個政策,兩年質保期結束后再支付1500美元,可以更換一塊機械表。不得不說,現有智能手表和傳統手表相比,制作工藝不可同日而語,在年輕用戶通過智能手表養成佩戴習慣后,成熟期購買一款制作更精美、更值得收藏的傳統機械手表也不無可能。
模式之爭 系統平臺成關鍵紐帶
如果說給傳統手表加入智能模塊變成智能手表,是傳統手表廠商切入智能手表市場的模式,互聯網企業和智能硬件廠商布局智能手表則更富想像力。
其中,蘋果以一己之力打造軟硬件結合模式,Apple Watch依托系統支持,配合蘋果獨有的產品設計,掀起智能穿戴設備的風潮,國內外廠商紛紛跟進。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還未形成規模時,蘋果也選擇向第三方應用開放,試圖吸納更多創新應用和玩法。
在跟進的廠商中,大多不具備單獨打造軟硬件結合的能力,有的優勢在軟件服務,有的在硬件制作,傾向于以合作創造共贏。蘋果的老對手谷歌就依靠Android Wear再次爭奪市場,與Moto 360、華為等硬件廠商合作推出新產品。
最令人驚喜的是,這次國內廠商及時追上了國外巨頭的步伐。騰訊在2015年推出“TOS+”戰略和TencentOS系統,為智能手表定制系統,不僅依靠與中興、映趣科技合作在智能手表領域獲得一席之地,還將延伸到虛擬現實等更廣闊的智能硬件領域。阿里巴巴打造的YunOS緊隨其后,將系統從手機延伸到智能手表,與沃邦合作主打移動支付產品。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加入智能手表市場,帶來更多新產品的同時,如何實現軟硬件結合將是最大的課題。系統平臺需要發揮連接硬件廠商和軟件服務廠商的紐帶作用,而在智能手表讓手表重回“年輕”的道路上,蘋果WatchOS、谷歌Android Wear和國產系統平臺堪稱“三駕馬車”。未來這“三駕馬車”的爭奪,將上演更多精彩戲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