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免費WiFi的覆蓋率不高,手機流量不能滿足人們暢游網絡時,免費WiFi應用便應運而生。尤其在近兩年隨著智能手機的大規模普及而備受年輕人追捧。
WiFi 萬能鑰匙、WiFi 伴侶以及WiFi免費通是這類應用的代表。

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支持搜索附近開放的WiFi熱點,通過內置的數據庫或網友分享,來幫助用戶免費上網。WiFi 伴侶和WiFi免費通還可以通過下載指定應用,獲得獎勵積分。攢夠一定積分來兌換運營商的免費上網流量。
誠然,這類應用的出現給廣大受流量困擾的人們帶來了福利,也確實解決了部分人上網難的問題。然而“不限時、不限量地暢游移動互聯網”聽上去很美好,但其弊病也不容忽視。
用戶體驗:沒那么美好
雖然這些應用號稱內置上萬條甚至幾十萬條熱點數據,但是把目光放到全國范圍來看,這遠遠不夠。因此也就出現不少用戶使用時無法找到免費的WiFi,以致于評價這應用為“垃圾”的情況。
事實是,這類應用只能滿足一部分用戶在特定地點的需求,不可能討好所有的人。而且就算有的顯示能接入,但由于密碼過期或其他網絡原因,會導致無法連接網絡,用戶體驗大打折扣。
據業內人士指出,此類提供免費wifi的軟件,就是利用網友上傳的或軟件開發者掌握的WiFi密碼建立數據庫,當用戶使用某WiFi熱點時將數據庫中的密碼輸入。如果WiFi提供者的密碼更新了,也就無法連接了。
為了能免費接入網絡,用戶不得不忍受手機屏幕上的廣告橫幅,還要一次次下載安裝可能自己不需要的的應用來獲取積分。這些很可能摧毀用戶的耐性,失去對此類應用的興趣。
運作模式:免費的代價
無論是提供wifi熱點密碼,還是免費使用電信運營商的WLAN熱點,都需要一定的商業模式來支撐。
比如WIFI伴侶提供一鍵接入中國移動(微博)CMCC網絡的服務。其實質是向中國移動大規模采購上網時長卡,然后通過技術動態分配上網時長給用戶的過程。WIFI伴侶相當于中間商的角色,不過他不要求用戶付費,而是看廣告。
目前WIFI伴侶通過積分墻(CPA)廣告獎勵用戶“歪點”,用戶下載廣告主提供的應用獲取相應“歪點”,而“歪點”可以用來消費,以換取免費上網時長。
業內人士稱,這種運作模式存在一定風險,一旦運營商停止這種合作,那么應用也就走到窮途末路;而另一方面,廣告主投入的廣告費用,能否支撐這個應用去購買足夠數量的上網賬號,也很難預測。
更重要的是,雖然這類應用一開始是免費的,但之后是否會為了利益而內置第三方吸費軟件,甚至竊取用戶隱私,都很難下定論。
法律風險:游走在灰色地帶
盡管免費WiFi應用聲稱并非破解密碼工具,但還是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比如WiFi萬能鑰匙就提倡用戶“分享已知的公共Wi-Fi密碼”,以此來規避法律風險。但是如果用戶自身的密碼被別人透露或破解,并上傳至網絡,那么不僅自己的網絡有被別人蹭的危險,甚至是隱私的泄露。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利用非正規手段蹭網,造成對他人網絡資費的占用,就構成盜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未經允許破解并使用他人密碼的行為是違法、違規的。
此類應用由于許多積分限制,網上多有破解版下載。但是破解版應用的安全性很值得懷疑。
如果有人利用此類軟件獲取WiFi密碼進行黑客行為,從而窺探隱私,嚴重的可能會導致重大泄密,法律后果可能很嚴重。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真正免費的蹭網APP。對于用戶來說,要接受廣告的騷擾和賺取積分的麻煩。而隨著流量資費的下調,公共場所免費wifi熱點布局的增多,免費上網APP生存的空間勢必將越來越窄。
說到底,它只不過是在這個特定時期的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