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應用 » 互聯網電視“賠本賺吆喝” 企業苦尋盈利模式

互聯網電視“賠本賺吆喝” 企業苦尋盈利模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14 09:35  瀏覽次數:44
  搶占客廳入口的背后,互聯網電視生產商似乎在賠本賺吆喝。
 
  10月11日,TCL多媒體集團執行董事及CEO郝義在TCL集團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對記者表示,目前互聯網電視行業還沒有理想的盈利模式,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業內人士認為,在三網融合背景下,內容共享、平臺共享已成為家庭生活的趨勢。不過,目前互聯網電視行業技術、市場仍不成熟,互聯網電視通過增大客戶量贏取廣告收入、增加內容收費的盈利模式或難成功。
 
  搶占客廳入口
 
  電視作為繼電腦、手機、平板電腦后的第四張屏,成為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電視廠商爭搶的寶地。
 
  2013年,互聯網企業的進入擾亂了彩電行業的步伐。樂視網、小米以“電視費用+服務費”的模式,開始了互聯網公司進入電視行業的新探索。傳統彩電生產商則尋求與互聯網內容提供商的合作。TCL聯合愛奇藝推出TV+,康佳推出線上子品牌KKTV,快播發布客廳電腦,百度發布百度影棒,進軍電視市場。
 
  “過去電視的技術是點到面,電視臺播什么觀眾看什么,而電信網、互聯網是點到點的技術。隨著三網融合的推進,電信、互聯網與廣電都能夠做點到點、點到面的內容傳播,因而在這方面的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劍秋告訴記者。
 
  家電行業觀察家梁振鵬表示,“IT家電行業都在探索數字家庭、家庭互聯網的解決方案,今后家電的使用操作都不是割裂的了,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內容共享、平臺共享、多融互動、四屏合一將成為趨勢。”
 
  企業又陷價格戰
 
  10月10日,樂視發布50英寸超級智能電視,售價僅為2499元;TV+普通配置的經典版售價2999元;47英寸、4核、3D版小米電視售價僅2999元;阿里巴巴攜手創維推出酷開TV,最低配的42英寸青春版售價低至1999元。
 
  “互聯網電視的投入包括硬件、內容、平臺、軟件、應用整合、市場推廣等,像樂視、小米這樣,獨自負責整個產業鏈的情況,幾乎沒有賺錢的可能,即使有也不足以支撐企業的良性發展。”梁振鵬對記者表示。
 
  “電視量如果不夠大,小米可能會賠得一塌糊涂。”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也曾對媒體承認。
 
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受到質疑。“互聯網企業進入電視領域的定價戰略是有問題的,一方面宣傳高配置,一方面宣傳便宜,這種產品很難有。如果有的話,企業肯定是虧損的。低價方式沖市場、沖銷量,從目前來看,在傳統電視的強力競爭下,這種模式并不成功。”家電產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除此之外,電視廠商與互聯網內容方的合作也被稱為“同床異夢”。“傳統廠商總是希望整體產品量越大越好,而內容商只是希望把合作的產品賣得越來越好,雙方的合作是不長遠的。”樂視TV副總裁彭鋼在10月10日的新產品發布會上稱。
 
  探索盈利模式
 
  郝義對記者表示,對于TV+,愛奇藝并不參與利潤分成,只是依靠客戶量帶來的后期收入盈利。原聯通視頻公司負責人張磊曾對媒體表示,由于國內互聯網服務、內容及目前帶寬等問題,在互聯網電視第一階段,只有硬件設備生產商能夠盈利。
 
  “內容、應用與硬件相融合的盈利模式,整個行業都在探索。”郝義表示,內容收費是企業看好的盈利來源之一。
 
  然而,收費模式至少短期內難以實施。“目前來看,無論從消費者習慣、人均收入還是版權保護方面,我國消費者都還沒有養成付費消費的習慣。”梁振鵬表示。
 
  而以客戶量為基礎的廣告收入,也難以短期形成規模。“從廣告收入來看,互聯網電視一要面對傳統電視相對固定的廣告投放競爭,二要面臨同行對客戶量的搶食,廣告收入至少短期內不會很高。”劉步塵表示。
 
  TCL董事長李東生對記者表示,從全球來看,將內容、應用與硬件結合得最好的企業是蘋果。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模式的成功并不一定意味著內容與應用的高收益。“蘋果每年的銷售收入是1000余億美元,但是翻閱財報你可以發現,來自軟件、內容上的收入只有幾十億美元,絕大部分都來自硬件的一次性消費。”梁振鵬說。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