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文化產業司組織產、學、研、政多方面人士,經過2年多的努力,近日出臺了手機動漫的行業標準,標準從何而來?又意味著什么?
產業發展的“集體智慧”
手機動漫市場究竟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值得“興師動眾”地去制定標準?
“從近段時間手機游戲題材的火爆上看出端倪”,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陳洪副教授注意到,從今年5月以來,手游題材在資本市場上炙手可熱,已有十幾家上市公司主動與手機游戲“觸電”,紛紛用手游概念拉高股價。“這其中既有炒作因素,更主要的還是人們看到了未來讀圖和互動的發展趨勢”,陳洪說。據愛奇藝和騰訊的統計,現在用手機上網的用戶已超過PC上網的用戶,而愛奇藝的用戶中有30%是看動漫的,騰訊的用戶中有不少是玩互動游戲的。
“動漫不僅是兒童的"專利",也正在成為全齡化的娛樂產品,手機動漫市場發展很快,中國移動手機動漫基地去年付費用戶才3000萬人,今年就增加到8000萬人,而去年的收入為3億元,今年就達到10億元。”中國移動手機動漫基地總經理張燕鵬形容,手機動漫標準是“起點高,門檻低”。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如果沒有標準,就會無序發展,可能未來要經歷很長的時間去重新尋找方向,如今在發展之初就制定標準,全行業明確了方向,可謂“起點高”;而“門檻低”,是指有了標準后,個人創作者和中小企業都可以進入,不必用太多時間去摸索,少走彎路。
“做一個好的標準不容易,而在產業日新月異時要做一個能指導未來發展的標準就更不容易”,據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動漫處處長宋奇慧介紹,一開始只是手機動漫的標準,隨著移動終端的發展,覆蓋到了手機(移動終端),這個標準集中了各方面的集體智慧,由政府牽頭,聯合高校、產業一起去制定標準,既不能讓標準被企業所壟斷,兼顧公益性,同時又要利用現有企業的強勢渠道去推廣標準,兼顧適用性。在文化部的指導下,數家單位成為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準的支撐單位,有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600050,股吧)三大電信運營商,有愛奇藝、騰訊這樣的網絡平臺,有擅長動漫的天津神界公司和湖南拓維公司,同時還有北京郵電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學者的深度參與。
終結“五花八門”的格式
“文件格式不統一,各種各樣的內容模式很混亂,需要花大量時間、人力和物力進行內容轉換和后期的制作發布。”愛奇藝副總裁楊向華談起沒有標準的“苦惱”。他認為手機動漫是“四個標準一個體系”,文件格式標準、運營服務要求標準、內容要求標準、用戶服務規范標準四個方面,涵蓋了產業發展的核心環節,將為手機動漫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不僅終結了"五花八門"的格式,更重要的是在知識產權保護上有了技術"門檻"。”中科亞創市場總監董震武介紹說,原來上傳到互聯網的都是明文漫畫,可以隨意下載,無法保護原創者的版權,作者辛苦創意和創作一年的內容,在沒獲得絲毫收益時一分鐘內就能被復制了,而現在的手機動漫標準采用加密保護,能有效防止盜版。
“沒有手機動漫標準,一些制作者簡單地把影視動漫轉化成手機動漫,這顯然不符合手機的屏幕特點和碎片時間觀看的使用習慣。”宋奇慧說,“手機動漫標準就要適應這些新變化,雖然還可以用原來的品牌和形象,但要充分考慮移動終端的體驗特性,要求創作者用新的創作方式,形成新的產品,去滿足消費者聽、讀、看、玩、賞的多重體驗。”
新標準推廣運用“組合拳”
“從無到有,只是手機動漫標準的第一步,關鍵要運用,要得到行業人士的認同,否則就是一紙空文。”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常務副院長李劍平認為,“要充分考慮到標準推廣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在業內廣泛運用。”
“如果說四個標準還有些專業術語,令人費解,那么簡版就一目了然,完全可以成為用戶的"寶典"。”天津神界漫畫有限公司總經理邵清仔細地觀察了手機動漫標準編寫組提供的基礎入門教材,簡潔實用,操作性很強。
近日在廈門舉行的“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新標準應用推廣工作會”上,業內人士看到了手機動漫標準推廣運用的“組合拳”,辦大賽、寫教材、師資培訓“多管齊下”。據文化部文化產業司介紹,由北京郵電大學組織編寫的手機動漫標準教材將供全國動漫專業學生使用,讓學生們在校園就能了解標準,并在自己的實踐中體驗和使用標準。同時,還特意開展了高校動漫師資的手機動漫標準培訓,培養使用和推廣標準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