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P2P網貸平臺大量出現,其背后是數量眾多投資者的進入。一份由《每日經濟新聞》與網貸之家聯合發布的 《2013年P2P投資者調查報告》 顯示,這些投資人大部分都屬于草根群體,他們盡管資產有限,但是對P2P抱有極大熱心。以下是這份報告中的一些數據。

1.P2P行業的投資者年收入10萬以下的投資者占比60%,年收入20萬以上的占比僅15%。
2.有34%的投資者將八成以上的資產投入到網貸中,五成以上的投資者將50%以上的資產投入到網貸行業。
3.在P2P投資者群體中,男性占85%,20歲到40歲的占到整個投資者群體的80%,而且投資者大部分分布在經濟發達區域。
4.有38%的投資者在2012年進入P2P行業;41%的投資者在2013年進入P2P行業。
5.只有3%的投資者預期年化收益率在18%以下,61%的投資者的預期年化收益率超過24%。
6.而有94%的投資者在P2P行業獲得了正收益,其中87%的人收益高于18%。
7.盡管有27%的人在投資中承受過損失,但只有6%的投資者表示會降低網貸投資額度。
這些數據說明,草根投資者在傳統金融機構的門檻面前,并沒有多少理財機會,因此幾十上百元就能投資的P2P行業,為這個群體提供了一個現實可行的投資選擇。然而這些投資者對收益預期太高,對風險的估計不足相對不足,投資具有一定盲目性,這也是為什么不少P2P平臺短時間能夠拿到錢并且跑路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