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應用 » 從3G門戶看傳統媒體

從3G門戶看傳統媒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25 09:12  瀏覽次數:67
?3G門戶的母公司久邦數碼終于登陸納斯達克。有意思的是,久邦數碼上市最主要的籌碼并不是其最知名的3G門戶。
 
  即便你不去問今天身邊還有誰在用3G門戶,隨便打開一個安卓應用市場,在閱讀與新聞分類的熱門應用中均很難找到3G門戶的APP。
 
  在安卓應用下載流量最大的360手機助手中,3G門戶的下載量僅有18萬次,和第一梯隊的搜狐新聞(2375萬次),騰訊新聞(1806萬次),VIVA手機雜志(1499萬次),網易新聞(1280萬次)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這一在WAP時代曾聲名鵲起要攻下三大門戶的手機網站,到了APP時代完全可以用“衰退”二字來形容。
 
  早在2年前我去搜狐做客,那里的弟兄已經把自己的PC門戶稱為傳統媒體了。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把WAP網站定義為“傳統媒體”。由這一“傳統媒體”演變過來的3G門戶的新聞APP顯然就目前的成績來說是“轉型失敗”。
 
  一個互聯網基因起身的公司在新聞APP的改造過程中轉型失敗,但久邦數碼作為一個公司則轉型成功,完全拋開媒體形態的全新產品GO桌面在海外四處開花,異軍突起。這不由得讓我再次思考一個老問題:傳統媒體現在的新媒體轉型嘗試能成功嗎?究竟路在何方。
 
  都知道大勢不可逆。
 
  互聯網讓內容與新聞已經不屬于傳統媒體的壟斷資源,廣告主永遠在尋找最精準的抵達目標人群的傳播方式。
 
  放眼國外,傳統媒體的衰落趨勢甚至都不需要舉數字了。大報大刊被迫關門轉手越演越烈。而在國內,報紙的廣告收入急劇下降,街頭報刊亭紛紛關門也是眾所周知。這兩年和我們合作的雜志中宣布停刊的已經蔓延到時尚、財訊這樣的大集團。
 
  自從買了智能電視后,我再也沒有打開遙控器選擇電視臺的習慣,從來都是直接進APP看節目。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傳統媒體的領導都意識到了危機,言必談新媒體,且“傳統媒體衰亡論”喊得比任何人都響,也確實加強越來越多的嘗試和革新。但殘酷的是,對于傳統媒體來說,優柔改良無法治本,必須創新革命才可能拯救未來的自己。所以,傳統媒體必衰!
 
  中國傳統媒體的組織文化依然是“精英統治,領導為王,資源經營,品牌效益”,而新媒體則講究開放平等服務創新。兩者直接沖突。
 
  傳統媒體是做一篇稿件讓讀者“學習吸收”我的價值觀,而新媒體則是為用戶的需求創造內容甚至大量使用用戶內容,兩者直接沖突。
 
  在廣告投放上,傳統媒體的發行作假、收視率作假和新媒體動輒需要第三方驗證數據也是直接沖突。
 
  當前者依然能謀取大量利益時,有多少人能有勇氣全面轉型做一個后者的公司?
 
  被既得利益誘惑而不進入創新領域,偏偏是互聯網時代的大忌。
 
  看看現在新媒體部門在傳統媒體內的弱勢和不被理解就能知道其復雜度了。所以,未來衰退是必然的。
 
  骨子里,傳統媒體人多數還是文人情節大于商人思維。
 
  這也就是為什么,眾多開明傳統媒體人談新媒體變革比新媒體人更深入更徹底,但在治理自身媒體時依然難越傳統慣性,革新很難徹底推動或中途作罷。
 
  這里有體制的原因,但也有自身的原因。提意見提模式容易,否定一個長期被別人當牛人的自己談何容易。
 
  既有人才難以短期轉型,外部人才又缺乏機制引入,衰退自然也不可避免。擁有VOGUE等頂級雜志的康泰納什集團2013年敢于派一個長期從事數字業務的人來做中國區總裁,是很讓我佩服的。在中國我認為這樣的魄力絕無可能。
 
  很多人有新媒體誤區。在我看來,新媒體從來就不是傳統媒體的救命稻草。而是兩個基因完全不同的物種。傳統媒體的出路一定是一個更廣泛的商業模式重構。
 
  比如,《創業家》的牛文文,和《華夏時報》的水皮很早就提出“服務”的概念來經營自己的媒體公司。在我眼中,他們更多的已經像公司CEO而不是一個主編出版人,所以轉型得非常不錯。成都有一本刊叫《女刊》,南京有一本刊叫《潮流志》,完全可以把它們當一個電子商務公司,收入驚人。  
 
  可更多的傳統媒體依然在建網站、建APP,建微博微信,管第三方新媒體公司收點版權費找政府做點更多保護上做掙扎努力。在本質上,對新舊媒體的競合沒有清晰認識,能不敗給新媒體么?
 
  VIVA從2009年全面進入手機雜志領域,至今已然是中國最大的手機雜志運營公司。但在我的眼里,它分分鐘都會變成“傳統”媒體。盡管用戶和收入依然在攀升,但這種危機感覺經常讓我寢食難安。我們正經歷一個否定自己重塑自己的階段,這充滿痛苦。
 
  但我深信,用產品思維替代媒體思維,用商業模式思維替代單純收入思維,才能創造不斷突破的良機。
 
  就這個產業而言,“傳統”必衰,只有“創新”才能前行。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