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6億用戶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但這并不意味著微信支付能夠顛覆傳統支付手段。但是,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現階段移動支付還未進入普及階段,爆發更是無從談起,顛覆更是荒誕不經的言論。

最近支付領域的兩件大事兒,都與移動支付有關。一是微信挾6億用戶推出微信支付布局O2O;另一件事兒是支付寶PC端轉帳將收費,而手機端轉帳繼續免費。對此,不少媒體和業內人士紛紛感慨:移動支付即將爆發,銀聯或將被顛覆。
的確,微信6億用戶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但這并不意味著微信支付能夠顛覆傳統支付手段。在筆者看來,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現階段移動支付還未進入普及階段,爆發更是無從談起,顛覆更是荒誕不經的言論。
央行發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第二季度全國共發生電子支付業務62.45億筆,金額251.0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41%和24.62%。其中,網上支付57.87億筆,金額247.8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87%和24.10%;電話支付0.86億筆,金額1.08萬億元,同比分別減少6.07%和13.53%;移動支付3.71億筆,金額2.0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4.70%和363.92%。
從規模上來看,移動支付的規模還是相當小的。不可否認,移動支付最近一年的增長速度非常迅猛,但要在電子支付領域中占據一席之地,還需要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說白了,移動支付概念雖然火爆,但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仍面臨不少困難。
安全至今仍然是影響移動支付普及的一個因素。目前,移動支付通常構筑在智能手機這一硬件設備上的,以客戶端結合硬件的形式完成支付。也就是說,移動支付涉及到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和運營商,每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會引發安全問題。正因于此,很多用戶對移動支付的安全性還心存疑慮,安全因此成為移動支付普及中的一個絆腳石。
相比之下,應用場景太少才是影響移動支付發展的最大障礙。
在銀聯的推動下,刷卡支付也成為了一種潮流。追根溯源,信用卡和銀行卡支付方式之所以能夠高度普及,與POS機豐富的應用場景有著緊密的聯系。五年前,很多大商場和超市才能刷卡;現在呢,大大小小的商家以及街邊的快餐店都可以刷卡支付,這是刷卡普及的硬件基礎。再看移動支付,應用場景至今非常有限。
據悉,攜6億用戶的微信支付,目前只能微信這個封閉的體系內應用。盡管微信支付可以通過刷二維碼購買飲料、咖啡以及手機充值,但前提是,商家必須有相應的APP配合使用才能實現。也就是說,微信支付要想普及,必須有強大的地推團隊,在各商家安裝APP來配合微信實現二維碼支付。對于商家們而言,與安裝銀聯的POS機相比,無論是維護,還是投資,微信支付的成本都要高得多。
再看基于支付寶的移動支付,同樣存在應用場景少的詬病。不久前,銀泰商業集團與支付寶錢包達成戰略合作。消費者在銀泰可以無現金消費,拿出支付寶錢包直接在全國37家銀泰百貨、銀泰城門店享受手機支付服務。除了銀泰外,能夠使用支付寶移動支付的商家并不多。
顯而易見,無論是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錢包,目前應用場景都相當有限,與傳統的銀行卡支付應用場景有著太大的懸殊。未來,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錢包為代表的移動支付要想普及,必須有豐富的應用場景為支撐。想當年,支付寶能夠迅速普及,并成為主流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就是因為應用場景豐富,因為很多電商網站都可以使用支付寶支付,這是關鍵所在。
歸根結底,移動支付空有龐大的用戶規模是沒用的,應用場景的數量取決于移動支付的規模和發展速度。透過POS機普及和支付寶普及不難看出,盡管移動支付增長迅猛,但應用場景少的現狀,注定了移動支付短期內仍處在普及階段,爆發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