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是中國互聯網爆發式發展的幾年,并購、重組、上市、控股這樣的消息接連不斷,這種爆發式發展的互聯網企業也開始在多個領域和傳統企業產生沖擊,而且愈演愈烈。馬云和王健林對賭一億時過一年,雷軍和董明珠便又立下10億的賭局,暫且不說賭局是否只是個炒作的噱頭,但就僅從氣勢上也看得出,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必定會在日后有更多更大的沖擊。
于是,又一批名詞登上舞臺,顛覆、革新、改造、重新定義。并且從最初的電商,開始向各個領域蔓延開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對于“觸網”意識和意愿的加強,和移動互聯網的大力發展,開始有更多的創新型互聯網企業涌現出來,也有一些老牌的互聯網企業為了更好地迎合發展趨勢而開始尋求移動端的自我蛻變轉型。今天就說說汽車媒體類網站的移動端發展策略。

傳統的汽車資訊類媒體網站一直是主要依靠廣告作為營收來源,但隨著互聯網的大勢所趨,“生態鏈”概念的提出,閉環的重要性愈發地凸顯出來,汽車媒體網站不再甘心只做一個結點,而是開始尋求切入更高發展前景的市場,并且完成整個汽車行業中生態鏈的構造。今年被稱為汽車電商的元年,這一年易車、汽車之家、搜狐汽車都參與了元年的汽車電商大戰,可見三家已經開始對整車銷售的細分市場切入。在這之后汽車領域還有很多的小的細分市場,例如維修保養、二手車、汽車金融保險等,想必這也會是汽車電商大戰之后再爭的市場。汽車媒體網站前段時間被批評“太懶”,缺少革新精神,這句話過于偏激,其實誰都沒閑著,拋開PC端不說,就說移動端的布局,我們以這三家為例,一起看一看。
在看三家移動端產品布局之前,先說下我對于汽車媒體類網站布局移動端時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
1.怎么選擇屬性
毫無疑問,汽車媒體類網站在PC時 代的屬性是“媒體”,然而在移動端,還應該這樣定位嗎?當然不應該,就汽車媒體類網站將要爭搶的市場來看,移動端的產品應該有更突出的“工具”屬性,并且屬性的定位不應該是圍繞產品進行的,而是要占領使用用戶的“心智”,你需要在用戶有限的“直覺反應空間”里占據一個位置,而前提是你需要告訴用戶,你能為 他做什么。PC端的汽車媒體網站能做什么?能看汽車新聞資訊,能看品牌評測報告,能與車友交流溝通,能查看汽車報價起伏,能獲得汽車相關知識……能很多。在移動端,“很多”并不見得是個好事,很多可能意味著不專業,可能意味著缺少核心價值,并且基于時間的碎片化背景,需要的是小而美,而不是大而雜。 就算目前看起來最“大”的微信,在添加新功能性產品的時候,都是“緩慢地”進行,并且時至今日,微信也還是主打著“即時通信”為核心功能的軟件屬性。
2.你需要幾款產品
如果基于第一點原因,可能會有讀者問那依據“工具”的屬性,是不是應該把所有服務都拆分成若干個工具而形成獨立應用產品呢,我的回答是是的,但基于一個前提,就是產品所具有的工具屬性是否對應著一個細分的市場(這個市場的前景和業務量是否足夠),也就是說是否是整條產業鏈的一個“結點”,并且工具所提供的 服務是否是從用戶的實際需求倒推出來的。那對于用戶來說需要重疊使用的產品是否應該整合成一個產品?那這就要看你對產品的期望是怎樣的了。舉個例子,淘寶客戶端與支付寶客戶端的用戶應該是有很大重合的,但為什么支付寶應用不與淘寶應用合并呢,因為阿里對支付寶有著另外的期望,比如金融服務,所以不能與淘寶 應用合為一體。
3.長尾工具型應用的價值
應用太多應該怎樣均衡呢?你看BTA每家都有幾十個應用,但不是每個應用都有短時間就變現的能力,但因為必不可少而成為了移動產品的一員。多點布局有時候不僅僅是為了占坑,而是為了讓生態鏈完整起來,不能變現的A應用,可能是變現能力特別強的B應用的堅強后盾,就例如奇虎360中的變現軟件是要基于免費的服務軟件輸送“血液”一樣。所以,只要是準確的入口,哪怕暫時不能變現,它的價值你也不應該忽略。
4.在移動端,你需要一個新名字來體現獨立與專業性
當然,這里的“體現”說的只是第一印象,更重要的需要落實到產品本身上去。但就單單“第一印象”的效果,在移動互聯世界,也是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汽車媒體網站在移動端的最主要目的還是做“轉化流量”的工作,有人想買車,那把這個流量轉化到汽車銷售的接口上;有人要買二手車,那就轉化到二手車的接口上。所以說汽車媒體網站的移動產品的工具屬性還要有個“尾巴”,因為不僅要提出問題,還要推送解決問題的“方案”(變現的重要一步),既然提供方案,那就得保證 自己的獨立客觀和專業。在第一印象里,產品名很重要。用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PC端產品名)來命名 一個新產品絕不是個最佳的決定,雖然你會說廣為人知的名字會讓品牌效應得以施展,更快速地建立信任感,但廣為人知的名字已經在用戶心里得到了一個根深蒂固的“直覺定位”,這是很難改變的,并且現在的汽車媒體類網站并沒有給用戶帶來差異化的認知。汽車媒體網站在用戶心中的第一印象——看看?逛逛?你希望你的 移動端產品被如此認知嗎?況且你只有一次機會展示給他看。
5.搶占的,其實是消費者心智中的第一位置(這里的“心智”指用戶在某個行業領域中關于品牌(產品)的第一反應)
為什么在淘寶天貓做的很大的時候,依舊可以有電商平臺接二連三的涌現?因為淘寶占據了用戶心智中關于“網購”的第一位置,但后來由于這一心智空間的擴大,用戶有了更細分的心智空間。你看,后起之秀多是以垂直類平臺做起的,京東的3C數 碼,當當的圖書,樂蜂和聚美的化妝品,一號店的零食,他們的成功都是即時地搶占了用戶的相關心智,他們的核心業務也成為了用戶在進入某個類目購物時的第一反應平臺。所以汽車媒體網站的移動端產品也是一樣,你要做到的是:用戶的在產生需求的同時能直接條件反射到你的應用上。用戶的心智位置,就是最核心的流量 入口競爭力。并且一旦爭取到,便很難被撼動。
在說完以上幾點注意事項之后,我們看下三家汽車媒體類網站在移動端的布局:
從產品投入數量上看,搜狐汽車有6款應用,易車15款應用,汽車之家3款應用,均有資訊外的衍生產品,只是比重不一;
從產品覆蓋領域看,易車最廣,搜狐汽車其次,汽車之家暫時無太多拓展;
從命名策略看,易車與搜狐汽車以需求為出發點倒推產品,汽車之家走品牌下沉路線;
雖然汽車媒體網站在開始瞄準移動端,但也依舊還沒形成集團效應。其中擁有15款移動應用的易車,也只是把重心放在其一個最核心推廣的應用“汽車報價大全”上,易觀數據顯示單款產品“汽車報價大全”的用戶總量過2000W,近其全線移動產品的1/4,有點小馬拉大車的感覺。這就好比騰訊的微信,主推一個,再盤活周邊應用。唯一的瑕疵是旗下應用“汽車品牌之家”的命名與汽車之家的“之家”系列產品名容易產生混淆。
綜合就上述5點注意事項和統計的數據來看,現階段三家中易車在移動端的布局策略雖然略勝一籌,不過最后到底能不能登陸成功,搶灘用戶心智第一位置,還需看產品功能和運營能力。
十年磨一劍,汽車媒體平臺在過去的十年間盤活了各自在PC端的運營套路,直到等來了今天,移動應用輕輕推開的他們的大門。如何擁抱和面對移動互聯的時代,相信會是未來在汽車領域中,下一個十年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