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海口美蘭機場一行人趕到廣州向微信團隊“取經”。彼時,微信公眾平臺開放已有半年多,南方航空等標桿公眾號的成功引來不少追隨者。美蘭機場抱著類似想法找上微信,“能不能也幫美蘭機場弄一個?”
美蘭機場其實找錯人了。微信顯然不是他們要找的。那些充滿創意的公眾號,基本上出自入駐的企業和個人,以及第三方開發商。由于多數傳統企業對微信后臺的深度開發一竅不通,第三方開發商則成為了微信平臺上的淘金客。

傳統企業的需求在今年上半年開始冒出,刺激著開發者爭相涉足微信產業鏈。偶然拿到的亞洲航空公眾號的開發生意讓手機游戲開發者彭友堅定了創業的想法;客戶不斷提出的建公眾號的需求,讓原本做新浪微博代運營的互動派CMO唐科,和做數據挖掘的V方案聯合創始人龔文茂,幾乎是同時收縮了微博業務,轉而投向微信平臺做二次開發的生意。
市場剛被撕開一個口子,空間卻令人期待。微信多達6億的用戶群讓公眾號已成企業的標配。“客戶聚集在哪些渠道終端,我們都要想辦法提供服務。”興業證券首席信息官劉斌稱,興業證券已在微信公眾號上開通服務號和訂閱號,擴大服務客戶的渠道。
彭友憧憬著,所創立的壹視窗能傍著微信平臺長成大公司,這并非不可能。像彭友一樣的第三方開發商,對于微信的分量舉足輕重,微信期盼著更多企業在公眾號平臺提供服務玩出花樣,增強用戶粘性,而第三方往往是落實者。
發力2014
2013年,可以說是第三方開發者的破冰之年。
許多人覬覦微信二次開發市場,但缺乏說服客戶買單的成功案例。亞洲航空去年3月召開了公眾號開發的競標會,在場公司無一有成功的案例。彭友團隊則以南方航空為“招牌”,拿下了亞洲航空的單子。
不過,讓他迎來事業高峰的是客戶太平洋咖啡在微信合作伙伴溝通會的亮相。在2013年11月的溝通會上,太平洋咖啡的公眾號因打通了微信支付的環節,成為重點展示對象。許多企業第一次體驗到可以通過公眾號在線上支付購買咖啡,拿著生成的二維碼在掃碼器前一掃,便能拿到一杯咖啡。“許多人感到很驚奇,也萌生了興趣。”作為太平洋咖啡公眾號的開發商,彭友站在展臺前一一解釋,結識了不少潛在的企業客戶。彭友稱,由于接近年底,不少企業的預算已經用完,便把公眾號的計劃拖到2014年。
對開發商而言,2014年必將是繁忙且收獲多多的一年。年底已至,另一家第三方開發商互動派每天都要準備五六個提案,以應對源源不斷的企業需求。
2013年,無論是微信平臺的開放體系還是企業對公眾平臺的接受度都處于培育中。一年過后,借由公眾號開辟新天地的傳統企業已有不少,微信對公眾平臺的游戲規則也逐漸出臺,開放資源明朗化。2013年10月底,微信首先對面向企業、商家的“服務號”收取300元認證年費。認證成功后,服務號將自動開通“高級接口”中所有接口能力。
這一切給第三方開發商帶來的,不僅是對市場的信心,還有新的合作需求。起初,企業對公眾號的架構需求還停留在展示企業產品信息和提供服務的階段。隨著微信接口資源的開放,彭友與客戶也有了新的合作項目。微信支付推出后,老客戶眾祿基金和亞洲航空均提出了增加這一功能的需求。
彭友所在的壹視窗公司開發一個微信公眾號的價格在15萬到25萬之間。目前,價格的高低取決于是否有加入支付功能。“加入支付功能,要20萬以上。”創業半年,彭友已賺足了明年的運營成本,約150萬,客戶遍及屈臣氏中國、廣發證券深圳分公司和眾祿基金等。“明年賺到的就是凈利潤了。”彭友對明年的市場充滿期待。并沒有數據統計公眾號開發的市場有多大,車商通聯合創始人李明友對前景絲毫沒有質疑。其公司專門為4S店定制開發微信服務系統。“參與的傳統企業越多,市場份額越大。只要傳統企業持續重視,這個市場就能爆發。”他最擔心,傳統企業無法運營好公眾號,導致大規模退縮。
微信紅利?
眼前的勢頭雖好,但彭友并沒有太樂觀。
他預估,微信公眾號的二次開發需求只能持續兩三年時間。當公眾號完成技術的架構后,剩下的便是長期的運營。微信能給他帶來多久的紅利期?他一直在思考。目前,有客戶向彭友提出外包運營的需求。他考慮增加公眾號代運營業務,延續自身在微信平臺上的價值。“如果企業有100萬的預算放在公眾號上,一部分放在技術開發,一部分放在運營。而我兩方面業務都有,就可能都拿下。運營中出現的新的功能需求,也能給技術開發帶來新的業務。二者的聯動會增加公司的效益。”彭友如此考慮。
彭友選擇延伸產業鏈。同是從為公眾號做深度定制開發起家的V方案,則開始嘗試走標準化的產品輸出方式。V方案聯合創始人龔文茂算了一筆賬。團隊5個月花了3個月為維也納酒店開發公眾號上的房間預訂系統和會員管理系統,報價7萬。“周期太長,回款很慢,人力成本太大。”他說。在定制化的基礎上,他把酒店公眾號的主要功能房間預訂系統和會員管理系統標準化,并以五千到九千的價格推向市場。
推出一個月后,已和佛山、深圳兩家酒店簽訂協議。從某個代表性公眾號定制化,再凝練出標準化的行業產品,龔文茂打算將這一模式復制到其他行業。在他的規劃中,后續將推出針對不同行業公眾號的標準化模板,由分散在全國各地的代理商銷售。
“價格戰已經打響了。”龔文茂稱目前行業價格缺乏標準,報價參差不齊。他認為,未來市場價格將透明化和標準化。出于業務擴大的考慮,曾經把一筆天使投資退回去的龔文茂又開始接觸風投。
不過,拿到風投,并不容易。一位IDG人士告訴記者,第三方開發商對微信平臺的依附性太強,充滿變數,需要一段觀望時間。與騰訊做生意,被該人士認為是風險極高的事情。“成不成不在于創業者,而在于騰訊的決策。騰訊哪天說不干公眾號,他們不就玩完了。”
幫韓都衣舍等淘寶商家在微信上開店的第三方技術服務商微信逛,是讓不少投資人警醒的案例。微信逛今年拿到了中路資本的投資,風光一時,不久便受到阿里騰訊之戰的波及。阿里屏蔽微信上的淘寶客類營銷賬號數據接口后,微信逛便無法幫商家把在天貓和淘寶上的非公開信息,如用戶的等級、收藏的產品等信息搬到微信上。
沒有微信的日子
不僅是投資人,社交平臺的快速迭代也讓創業者如履薄冰。他們雖生于微信,卻早已思考著離開微信的生存之計。
李明友已考慮在一年后把服務延伸微博等其他用戶量和活躍度較高的社交平臺。他所創立的車商通開張3個月,便拿到一千萬融資。車商通已為180家4S店搭建公眾號,并啟用了獨有的社交客戶管理系統(SCRM)。
唐科所在的互動派則在設計商業模式之初便著眼趨勢,不局限于微信。
從新浪微博到微信,唐科是企業賬號代運營的老兵。“除了前三名的公司有品牌意識,其他公司都看重的是交易量。為什么微信需求多,因為可以交易。”唐科認為,微信的電商潛力是企業對其趨之若鶩的主要原因。轉戰微信平臺后,他把社交電商作為公眾號代運營的主要賣點。
完成公眾號架構后,唐科提供了一套引流量和達成交易的解決方案。以唯品會為例,其新浪微博運營和微信開發均交由互動派。今年9月,互動派與數據挖掘公司合作,對唯品會微博18萬粉絲進行分析,并成功導流2萬粉絲到其公眾號。緊接著在公眾號上推出搖一搖得優惠券的活動,吸引用戶拿優惠券到唯品會的網站交易。唐科眼中最理想的做法是,商戶在公眾號中直接搭建微商城,結合微信支付,打通公眾號內的交易環節。他最終的訴求是,與客戶建立基于公眾號內交易量的分成模式,增強運營營銷的變現能力。
“社交平臺就是養羊的,把用戶做大;數據公司則是分析羊的種類,我們則是把羊變現的公司。”唐科稱,目前,已和昂達平板和日本專業運動品牌阿瑟士達成微信電商的合作。唐科則認為,社交電商是未來的方向,不管未來如何,只不過是換個平臺做生意罷了。
眼下唐科的探索多少受到了微信平臺的限制。“微信也在矛盾,怎么追求商業化和用戶體驗的平衡。”唐科認為,微信也在觀察各個行業如何利用微信,他們可能也會做出改變。盡管整個平臺還處于不完善階段,但還是要擠進去先嘗試。
“要是等平臺完善了,門檻就高了。”唐科說。走過魚龍混雜混沌不清的初始階段,第三方開發者們相信,很快會迎來第一輪的洗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