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應用 » 打車APP瘋狂補貼背后:移動支付市場的啟蒙戰爭

打車APP瘋狂補貼背后:移動支付市場的啟蒙戰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1-24 09:37  瀏覽次數:50
  在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宣布繼續投入2億元請全國人民打車后,快的打車和支付寶錢包馬上跟進聯合宣布再投5億元請全國人民免費打車。
  雙方的策略針尖對麥芒:用嘀嘀打車微信支付乘客,每一筆車費減免10元,且額外補貼10元給司機,同時提供10000單免單。后者馬上將對司機師傅的紅包從10元增至15元,在紅包力度上給嘀嘀打車以壓力,且每天設置10001個隨機免單,特意比嘀嘀多出一個。
  嘀嘀打車未透露停止補貼時間表,快點打車更放言:先將5億元補貼花完為止。有意思的是,嘀嘀和快的對用戶的補貼均非完全來自融資,騰訊和阿里巴巴也在背后出力。
?  知情人士透露,快的和支付寶錢包5億元補貼中一半來自支付寶。嘀嘀和微信支付中一半資金來自騰訊。這場打車軟件行業競爭也被認為是一場代理人間圍繞移動支付的戰爭。
  嘀嘀、快的瘋狂“圈地”擠壓下,打車市場紛紛洗牌,國內最早打車軟件搖搖招車也“彈藥”不足,停止相關業務,整體轉向其他方向,主要做公交車的WIFI盒子服務。
  這場大戰也加速了乘客使用手機支付打車費進程,培養出用戶移動支付的使用習慣。在騰訊、阿里巴巴的支持下,正成為一場移動支付的“啟蒙”戰爭,為線下移動支付提供更多場景。
  騰訊阿里“醉翁之意不在酒”
  為何騰訊和阿里巴巴如此大力度支持打車軟件?其奧秘在于,無論是支付寶錢包還是微信支付都希望用戶通過打車應用使用場景綁定銀行卡,讓自身變成一個App Store,為后續開展彩票等其他業務做鋪墊,且均不希望僅扮演支付角色,還希望成為真正的“錢包”。
  當前移動支付正成為一個巨大機會。來自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移動支付業務增速明顯,其中2013年第三季度成交額較第二季度增長173%。
  易觀分析師張萌對騰訊科技表示,2013年移動支付市場已迎來爆發,較2012年有500%增長。隨著2014年微信支付等交易場景打開,移動支付將迎來更爆發增長,移動錢包將成個人金融重要入口。但當前移動支付主要是轉賬、信用卡還款等功能,缺乏基于交易支付場景。
  就目前而言,支付寶錢包主要策略是通過價格杠桿匯集更多移動端用戶,應用場景偏少,且用戶主要是使用支付寶錢包支付淘寶、天貓等商品貨款,在線下基本處于“沉睡”狀態。
  支付寶官方人士對騰訊科技表示,移動支付是支付寶錢包的一個功能,但并非天然存在移動支付場景,要培育用戶習慣就需創造場景,包括AA付款、條碼支付等都是推動移動支付的措施。相對來說,打車支付是一個高頻次、小額支付的應用場景,既方便又不用擔心限額。
  上述人士指出,在一二線城市很多人一天打一兩次車,且受到的教育水平較高,很容易形成移動支付習慣,另外,在移動支付中獲利的司機也是流動載體,會對乘客進行推薦?,F實生活中有很多高頻次場景可使用移動支付,長期以往用戶使用場景可能發生遷移。
  對于微信支付來說,這種培育用戶價值更大。微信支付是個新鮮事物,但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合作突破地域限制,實現移動打車全國化,既加速乘客使用手機支付打車費進程,在全國范圍內掀起司機和乘客相互推薦使用微信支付熱潮,還培養出用戶移動支付使用習慣。
  更重要的是,財付通在PC時代交易量和商戶數量均低于支付寶,微信支付卻盤活財付通的資源。如今財付通在加快應用場景構建,與航空公司試點移動購票,接入優酷、拉手、美團、當當等眾多企業,隨著微信支付與更多線下商戶打通,財付通擁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喚醒更多線下沉睡用戶
  打車應用僅僅是O2O中的一個場景,其最大價值是在轟轟烈烈補貼大戰中對普通用戶起到啟蒙作用。一位移動支付行業人士給騰訊科技算了一筆賬,平均一個用戶20多元成本,相比廣告投放,直接補貼用戶顯得更經濟劃算,還讓移動支付在中國社會如此廣為人知。
  實際上,2013年以來移動支付不斷普及,隨著微信打通O2O支付,移動商務交易場景豐富,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錢包不斷走向線下,類似打車應用這種補貼戰略可能在更大范圍延伸。
  當前,微信支付、支付寶正加速與線下百貨、餐飲等企業展開合作,最典型的是,支付寶錢包與銀泰達成戰略合作,就是希望創造更多使用場景,喚醒線下的沉睡用戶。一旦真正喚醒沉默的大多數,支付寶錢包就不再僅是支付功能,而是真的“錢包”,甚至具有更大威力。
  當然,這一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多家大型百貨皆在關注微信支付、支付寶錢包。一家大型百貨公司新聞發言人曾對騰訊科技表示,公司已成立專門的部門進行研究。“只要是能帶來用戶、帶來商機的機會都會考慮。目前正在觀望有沒有成功的案例、合適機會。”
  這也在于在商戶端,商戶有成本和效率考慮,相對容易接受。且終端改造的數量有限,成本不高。最大挑戰是,用戶習慣刷卡或現金付費,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錢包只是提供不斷場景。
  移動支付當前的體驗也并不完善。以打車軟件為例,過去幾周,打車軟件在補貼過程中引發風波:出現由于網絡原因無法支付的情況,或乘客手機顯示已支付,司機未收到賬單的情況。
  原因在于打車軟件使用移動支付是移動支付典型O2O場景應用,移動支付和PC端支付區別在于這種場景下對交易支付實時性要求更高,難度比PC端支付高。如果打車軟件能夠將移動支付徹底跑通,既教育了大批移動支付用戶,也為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錢包提供成功案例。
  移動支付更大想象空間在于,與嘀嘀打車合作,使微信應用場景從娛樂、社交遷移到O2O還僅僅是第一步,未來微信會從娛樂走向電商,其支付和電商功能可能和其游戲一樣突出。
  互聯網分析人士謝文()對騰訊科技表示,嘀嘀打車和快點打車在打車軟件市場上的競爭是很正常的商業行為,騰訊和阿里巴巴在支持各種陣營搶奪平臺流量入口。但這件事要放在更大格局層面看,即阿里巴巴不甘心移動時代只做電商,還做“來往”,做手機游戲,是繞開著打。
  平臺擴張是自上而下,明星應用是自下而上。謝文指出,打車軟件僅是一個當紅應用,相比微信幾億用戶來說量級太小,如果僅捧紅一個應用,這樣的“肉搏戰”會無窮無盡。
  “微信更應該做的是標準支付,從當前相對隱秘的菜單中脫離出來。在平臺層面做一兩個堅定動作,將平臺開放姿態展現出來,吸引更多第三方,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將有更大發展。”
  謝文也表示,阿里巴巴內部有太多山頭,淘寶、支付寶、余額寶 淘寶 但缺乏社交、web 2.0等內容,阿里要有一種決心將淘寶、天貓變成一種應用,上面有更通用層面產品凌駕在這些之上。從目前看這一挑戰相當明顯,因為阿里越拆分就越難成為平臺。
  當然,如《紐約時報》文章所言,技術潮流的變化往往會扼殺反應太慢的企業。然而,毀滅的威脅也會激勵各家公司,要么涅槃重生,要么搜尋下一波熱潮。
? ??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