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以移動互聯網為主體的各類創新已然拉開了新一代技術革命的序幕。然而,就在阿里獨占鰲頭之際,騰訊卻以微信平臺為載體完美演繹了一出逆襲大戲。在微信最新5.0的測試版中,麥當勞中國推出的麥當勞官方公眾號,已經可以實現線上購買線下消費;用戶將可以隨時隨地在微信平臺上購物,比如話費充值、火車票和飛機票購買、數字內容或虛擬物品消費等。無獨有偶,春節期間,微信紅包引發的狂熱跟風,更是令大家真切感受到了移動支付的前景。根據相關統計,2013年國內移動支付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據此,分析人士普遍看好移動支付未來的發展空間,預計二級市場上與移動支付相關的個股會再次引起關注,如國民技術、東信和平、恒寶股份及天喻信息等。
微信紅包打響移動支付爭奪戰
據有關媒體報道,微信支付借勢紅包功能實現“用戶一夜破億”,對此,微信紅包開發負責人、財付通產品總監吳毅持相對謹慎的態度,并稱微信才剛剛起步。
據悉,目前通過微信搶到的紅包僅允許綁定銀行卡提現,但騰訊方面表示,春節之后將盡快推出無需綁卡也能提現,以及“紅包”金額直接充話費等應用場景。據騰訊的數據顯示,從除夕開始至大年初一16時,參與搶微信紅包的用戶超過500萬,總計搶紅包7500萬次以上,領取到的紅包總計超過2000萬個,平均每分鐘領取的紅包達到9412個。而支付寶的數據也停留在上線第一天的數據層面:即發出22萬個紅包,總金額超過1800萬元。
在喜慶的功能和不完整的數據PK背后,業界對兩家公司移動支付戰爭硝煙彌漫背后的思考更為關心。有電商觀察人士認為,微信紅包是一個病毒式營銷案例,目的是通過社交圈擴散的方式讓人開通微信支付。移動支付的應用場景包括打車、手游、O2O、轉賬、理財,應用場景需要在商業系統長期布局,也需要創新,現在騰訊的應用場景布局比支付寶要好,其實雙方也都在起步,支付寶的移動布局過于分散了,PC端的模塊可以更分散,但移動端必須集中,而這將是雙方下一步的競爭方向。
ZenNew創始人謝璞則指出,支付從來沒有所謂的決戰,講究的是“日拱一卒、步步為營”的博弈。注冊用戶之外,活躍用戶數與打開頻次同樣重要。“換句話說,即便微信7億用戶都成功遷移為財付通支付用戶,騰訊財付通還要與支付寶錢包比拼誰對接的銀行多、誰支持的商家多、誰的支付場景更多以及誰的用戶打開更頻繁。”
兩大巨頭開戰 騰訊攻城阿里守城
有很多分析人士將這場“紅包大戰”比做“騰訊攻城、阿里守城”:微信支付利用社交屬性力爭支付用戶,而支付寶意在粘連社交性能提高用戶活躍度和應用場景。
目前,打車軟件在國內興起不過1年時間,就已形成了北有“嘀嘀打車”、南有“快的打車”的雙寡頭格局。今年1月2日,嘀嘀打車宣布完成C輪融資,而之前嘀嘀打車已獲得來自金沙江創投的300萬美元A輪融資和來自騰訊的1500萬美元B輪融資。
據數據顯示,2013年三季度,中國打車APP用戶數累計市場份額中,快的打車與嘀嘀打車分別以41.8%和39.2%的占有率居前兩位,第三位的搖搖招車僅占9.0%。不過,真正主導這場大戰的并非打車軟件自身,而是其背后的巨頭。
據央行最新披露的2013年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移動支付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共完成業務4.98億筆,金額2.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0.97%和490.20%。
艾瑞咨詢認為,伴隨著移動支付技術的發展,線下將成為互聯網巨頭、收單機構、運營商、銀行等多方競爭的核心戰場。而伴隨著線上市場的逐步成熟,互聯網支付企業將聚焦線下到線上的反向O2O市場,以期在線下市場取得突破。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樣勁頭十足地燒錢,拼的并不光是一個打車市場,而是為了用手機打通線上線下的通道,將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動互聯網化,而燒錢也只是為在初期迅速積累用戶、占領市場。
支付寶公關經理張道生也曾明確表示,打車的支付屬于零錢支付,是可以用移動支付來替代的。“我們要拼命在出租車這個領域來推,出租車是一個高頻的應用,你用得多,當然更便于你去培養整個用戶的使用習慣。”
移動支付迎千億規模大發展
根據Iresearch的報告,移動支付未來發展的空間非常巨大大,特別是在交通通信、食品方面、教育文化、居住等方面滲透會有大幅的提升。以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例,潛在的覆蓋領域在14321元左右,占比人均消費支出總量的86%,可能實現的支出達到1666元,占比接近10%,接近2012年網絡購物在社會零售總額中5%的占比。考慮到移動近場支付本身也可以開發遠程互聯網支付的功能,因而看好移動支付近場支付長期的發展空間。
隨著國內智能終端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絡支付的使用率增速漲幅較大,并成為亮點。東興證券認為,移動支付有望加速崛起,在移動端的各項應用中率先普及。目前全球移動支付的市場空間巨大,據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移動支付規模達到1.45萬億元,同比增長了45%;而2009-2013年的年均增速超過60%。2013年全球移動支付用戶超過2.45億人,同比增長了22%。而2012年國內移動支付市場規模為1511億元,2013年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長了89%。東興證券認為,未來三年將是國內移動支付市場高速增長的階段,年均復合增速將超過50%。
而隨著移動支付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國內支付產業鏈相關公司將顯著受益行業的高成長。在整個移動支付產業鏈中,上游行業里芯片設計制造與卡片制造是最核心的部分。二級市場上,國內移動支付智能卡供應商主要包括恒寶股份、東信和平及天喻信息,而國內主營芯片設計研發的主要是國民技術。